《银河补习班》影片中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80、90年代,讲述了一对父子跨越漫长时光收获爱与成长的亲情故事。从这部影片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
网络配图
毁掉一个孩子
一句否定的话就够了
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说:“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父母就是整个世界的中心。”
如果父母认定你是个坏孩子,那你就一定是。
然而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我们随口的评价,会对一个孩子的自我认同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影片中,邓超饰演的马皓文因被诬陷被判入狱7年,在缺失父爱的这7年里,儿子马飞从一个非常聪明伶俐的孩子变成了问题少年。
同学给马飞起难听的外号;
教导主任当众讽刺马飞:“煤球再怎么洗,永远变不成了钻石”;
虽然马飞的妈妈跟继父都是实心实意对孩子好,为了不让孩子退学百般恳求校方,但是他们从来没有真正的了解过孩子的内心喜好和梦想,老师觉得孩子笨,一根筋,他们也这样觉得。
网络配图
出狱后的马皓文没有放弃马飞,并鼓励马飞说:“不要信你们老师说的话,你是地球上最聪明的孩子。”
在爸爸的信任和鼓励下,马飞仿佛重新找到了自己,终于开始努力学习,成绩也慢慢好转。
言传+身教的力量
为了鼓励儿子好好学习,马皓文每天晚上跟他一块儿在灯下用功,认真地看工作资料。
马飞夜里问爸爸,我现在是该看书了吗?马皓文回答:“你自己的事儿,别问我。”说完就继续伏案工作。
儿子受到影响也自动地认真地看了两月书,从倒数第一考到了倒数第五。
网络配图
我们经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马皓文做到了,他给了儿子思想的引领,也做出了榜样。
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有父母的影子。父母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孩子,远远比口头教育更有效果,但言传+身教双管齐下,会让教育效果翻倍!
陪伴不只是陪着
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这么功利,当我们放下工作,放下手机陪伴孩子的时候,我们并不是心甘情愿的,而只是因为所谓“好父母”的标准是这样的,所以我们也要这样做。
但是这样做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希望孩子朝着我们期待的方向去做,否则我们就会为自己的付出感到愤愤不平,掉入受害者模式,觉得这是自我牺牲。
与孩子在一起,哪怕只是眼神的交流,或与孩子简单的几句对话,或是和孩子玩耍片刻,都会让孩子感受到母亲的关注,这会给孩子内心带来极大的满足感和安全感。
就像邓超饰演的“爸爸”马皓文说的:每个孩子身上都长着一个神奇的感受器,他们就是能感觉到,大人对他们的感情,是不是爱。
网络配图
父母的参与度,其实就是对孩子的接纳和尊重度,是爱孩子的最高体现。
影片中马飞的妈妈再嫁之后,把儿子送进重点学校寄读,一个月回家一次。她为有能力送儿子进重点学校自豪,自认尽到了一个母亲最大的责任,并且她觉得寄宿生涯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却不知青春期的孩子过早的寄读会切断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精神沟通的纽带。
所以马皓文出狱后,看见儿子懒散、不上进的样子,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儿子带在身边,生活上悉心照顾,精神上不断给予鼓励,一步步打破孩子原先的自我认知,重新建立起孩子的自信与自尊。
这才是高质量的陪伴,陪伴并不是陪着!
这部电影颠覆了传统教育理念,提出要引导孩子感受生活、养成独立思考思维模式,还有对中国当下教育模式的一些探讨和反思,这种教育方式不见得完全正确,但是不得不说,影片中的很多桥段都是现实生活的一种映射。
应试教育虽然可以选拔人才,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行,但是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它也可能成为扼杀儿童本性的一种慢性毒药。应试教育也不能满足当下生活、社会交往的需求。
真正的教育,不是把知识灌输给孩子,而应是给孩子赋能!一种语言沟通、人际交往、情绪管理、自我认知、观察记忆、想象创造、数学逻辑等能力!
因为有了孩子这些能力,你会发现:
学习效率更高了
更懂得表达
越来越自信
做事越来越专注
对自我有明确认知
能察觉他人的情绪,并能巧妙处理人际关系
……
而这些,3Q儿童商学院可以做到!
1
END
1
【邓超暑期电影《银河补习班》:父母的教育里,藏着孩子的未来!】相关文章:
★ 还在为孩子学习发愁?优秀父母只做一件事,轻松教出学霸孩子
★ 胆小可能是天生,但是父母应该学会这4招,帮孩子“克服恐惧”
★ 奶奶超市暴打孙女,隔代“亲”还是“虐”,隔代人养育孩子的弊端
上一篇:李鸿章主管洋务
下一篇:宝妈十二时辰:噔噔噔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