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严重细菌感染性疾病,是由于细菌侵入血循环,并在血液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如能及早进行积极的抗感染治疗是可以治愈的。
患败血症的新生儿可表现为原有的黄疸加重,体温不稳定多数发热,但有时体温正常或不升高。常有呕吐、厌食、腹泻等症状,有的烦躁或嗜睡、哭闹不安、甚至惊厥。早产儿可表现出面色发灰、全身虚弱、吸吮无力、哭声低微,对各种刺激都呈反应低下状态。
新生儿易患败血症主要有以下原因:
新生儿的皮肤、粘膜薄嫩,容易破损;未愈合的脐部是细菌入侵的门户;更主要的是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感染不易局限,当细菌从皮肤、粘膜进入血液循环后,极易向全身扩散而致败血症。
妈妈怀孕期间患感染性疾病时,某些细菌及其毒素,可以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这种情况新生儿多于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
胎儿娩出时,由于母体羊膜早破、羊水污染、产程延长、助产过程消毒不严等,均可增加感染机会,而致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反应能力低下,当有某些局部感染时,未被及时发现,如:脐炎、口腔炎、皮肤小脓疱、脓头痱子、眼睑炎等,均可成为病灶,如不及时治疗,则可发展为败血症。
预防新生儿败血症要注意围产期保健,积极防治孕妇感染,以防胎儿在宫内感染;在分娩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产房环境、抢救设备、复苏器械等要严格消毒;对早期破水、产程太长、宫内窒息的新生儿,出生后应进行预防性治疗;做新生儿护理工作,应特别注意保护好皮肤、粘膜、脐部免受感染或损伤,并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在护理新生儿时,要细心观察吃、睡、动等方面有无异常表现,尽可能及早发现轻微的感染病灶,及时处理,以免感染扩散。
【败血症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相关文章:
★ 新生儿发热
★ 新生儿黄疸诊断
上一篇:破伤风,多发生在出生后4-6天
下一篇:婴儿腹泻常常使家长感到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