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女儿特别挑食,十种蔬菜里有九种都不吃,只要吃到绿色蔬菜就会一直干呕,甚至会吐出来。
朋友带女儿看了很多次医生都没有效果,最后看了心理医生才知道,孩子挑食与她平时逼孩子吃饭有很大关系。
原来,朋友见孩子不爱吃蔬菜,每餐都会规定孩子吃下指定数量的蔬菜。孩子吃不下去,经常不咀嚼就直接把菜吞咽下去。
时间久了,孩子对蔬菜越来越反感,甚至到了一闻蔬菜就反胃的地步。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网友每顿饭吃完,碗里都会剩下一口米饭。她自己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即使没有吃饱也会剩下一口,她说这样做了会觉得很舒服。
后来,一个学心理的朋友指出了她这个行为背后的原因——她是在用这种方式反抗妈妈。
原来,这位网友小时候,总是被妈妈用鸡毛掸子逼着吃饭。
小时候不敢反抗,但却在心里留下了阴影,长大后她潜意识地在用这种行为来反抗妈妈。
吃饭本应该是一件十分愉快和享受的事,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了孩子挥之不去的阴影。
孩子挑食,挑的是父母的态度
教育家约翰·杜威说:教育不是把外在的东西强迫孩子吸收,而是父母需要让孩子「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
在吃饭这件事上,孩子「与生俱来」的能力是「我要吃」,而不是「要我吃」。
去年,湖南卫视《少年说》中有位五年级的小学生,在天台上大呼:
「姥姥,我真的吃不下了!」
「可不可以别再让我吃那么多东西了?」
女孩的话道出了多少孩子的委屈。
见过这样一位妈妈,每次吃饭她都会给儿子准备一个特别大的碗。
一半米饭,一半菜。她在盛饭时都会用力把饭压实,然后再把各种菜加得满满的。
她说儿子从4岁起就这样定量吃饭,现在8岁了,不管饭喜欢不喜欢吃,每次必须吃完才能走。
孩子很听话,每次都会吃完,一粒米都不剩。但这背后,总是让人觉得隐隐的心酸。
说实话,第一次看到孩子的大碗时,我被吓到了,那个饭量作为一个成年人吃下去都有点费劲,更何况是一个孩子。
当吃饭变成了一种任务,孩子还有何快乐而言?
一个长期被强迫吃饭的孩子,大脑会发出这样的信号:
吃饭,是件不高兴的事。
接收到这个信号的孩子会各种不配合,他们会逃避吃饭、挑食,甚至厌食。
孩子不爱吃饭的根源,往往来自于父母的强迫。
孩子挑食,我相信挑的不是食物本身,而是父母的态度。
挑食,是对父母的一种反抗。
别把吃饭变成焦虑
《正面管教》一书中曾提到:如果你总是在孩子面前指责他们的一个缺点,那最终孩子也会朝着相应的方向发展。
如果我们主观认定孩子不爱吃饭,并且总是批评孩子的话,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不爱吃饭了。
一次和朋友外出,她把6岁的女儿果果放在我家。晚饭,我做了韭菜鸡蛋馅饺子。
果果对我说:「阿姨,我不喜欢吃韭菜。」
我说:「阿姨放了一种特别的秘方,可以让韭菜变得非常好吃。你想不想试试看?如果真的不喜欢,咱们就换别的。」
结果,这一试,果果一下子吃了10个饺子。
晚上,朋友得知女儿吃了韭菜馅饺子,惊讶得不得了。她说,女儿从小就不吃韭菜,所以一直就没给她做过。
自从在我家吃了韭菜后,朋友经常会给女儿做。
后来朋友分析原因,觉得可能是她一厢情愿地认为孩子不吃韭菜,所以孩子才会认为自己不吃的。
表姐和老公身材都不高,她担心儿子以后也长不高,于是对儿子的饮食十分关注。
一旦儿子有不好好吃饭的苗头,她就会用尽各种办法,能逼孩子多吃一口是一口。
结果儿子身高没怎么长,体重却比同龄人超出许多。
一次,表姐又因为劝儿子不吃饭发火。孩子哭着说道:「难道我为你吃成一个胖子,你就开心了吗?」
这句话,让表姐深刻地反思起自己的行为,孩子竟然认为吃饭是为妈妈吃的。
原来,这么长时间以来,孩子的每一顿饭都是在自己的逼迫下进行的。
很多时候,是我们把吃饭的焦虑传染给了孩子,孩子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到了这种焦虑。
只有我们放松,孩子才能吃出快乐。
孩子挑食,
你可以这样做帮孩子建立信心
我们要对孩子有着足够的信心。吃饭是孩子天生的一种生存能力,它不需要后天培养。
女儿小时候,有段时间也非常挑食。后来,我经常鼓励她:
「吃米饭会变得更有力量。」
「吃鱼会让头脑变聪明。」
「吃蔬菜皮肤会变得滑滑的。」
……
一天,女儿突然举起她的手臂对我说:「妈妈,你看我有没有变强壮?」
我一时没所应过来,女儿接着说道:「我今天吃了两碗米饭。」
谁说一定要强迫,孩子才会吃饭的?
孩子天生就喜欢吃饭,鼓励孩子,相信孩子,吃饭是一件顺其自然的事。
1、增强用餐仪式感
很多父母可能不知道,餐桌礼仪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增强孩子食欲的。
比如吃饭前洗手,让孩子帮忙端饭菜、摆餐具,这些都在告诉孩子,准备吃饭了。
比如让孩子参与做饭的过程,洗一下菜,放一勺盐,加一点水,这个参与过程对孩子来说意义非凡,会极大增强孩子吃饭的欲望。
比如给孩子买一套专属于他的餐具,每次吃饭用上心爱的碗筷,孩子会感觉吃饭是件很有仪式感的事情。
另外,我们在陪孩子一起吃饭时,还可以和他们聊聊天、谈谈话,让孩子有被重视的感觉。孩子的心理期待被满足,他感到快乐,食欲自然大开。
仪式感,会让孩子感受到快乐,当吃饭成为一种享受,孩子自然会主动进食。
2、尊重孩子,并保有底线
教育专家李玫瑾曾说过:「如果孩子吃饭不积极,不用刻意等待,等到饭点一过,餐盘收走,饿到下一顿,孩子就不会再不认真吃饭。」
一个孩子晚饭不好好吃,一会儿玩玩具,一会儿吃一口饭。当孩子玩完再次回来吃饭时,发现妈妈已经收走了碗筷:「晚饭时间已经结束,你只能等到明早再吃了。」
晚上7点多孩子饿了,哭着喊着要吃的。婆婆想要给孩子吃的,却被这位妈妈拒绝了,结果孩子真的饿到了第二天早上。
从此以后,孩子再也没有不好好吃饭过。
很赞同这位妈妈的做法,不让孩子吃饭,并不是消极地惩罚孩子,而是让孩子明白,进餐是有规则的:不能边玩边吃,不能总把饭含在嘴里,不能不把吃饭当一回事。
我们在尊重孩子自已选择食物,尊重孩子吃饭速度的同时,也应保有一定的底线。
这样孩子才会明白,在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而不是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
尼采说:真正「活过」的人,都是由他自己选择如何经历自己的人生,而不是像个木偶一般被生活所经历。
爱孩子,请不要把孩子限制在你爱的意志里面。
让孩子活出自己的人生,就从把吃饭的权利还给孩子开始吧!
【“妈妈,我吃不下了”,孩子挑食的真相让人心疼】相关文章:
★ 宝妈坐月子,不听婆婆劝坚持洗头,哪知落下“月子病”后悔了!
★ 孕妈唐筛是“低危”,听婆婆的话少做个检查,孩子出生后全家伤心
★ 致家长:废掉一个孩子最好的方法,是让他用喜欢的方式长大!
★ “妈妈,我不笨,只是学得慢”,孩子学得慢你可能忽视了这些原因!
★ 妈妈喂1岁宝宝吃饭,爸爸悄悄走近亲了宝宝,宝宝的反应笑倒爸爸
★ 曾是大火的“斗鱼一姐”,今却哭着四处借钱买房,网友:人间冷暖
★ “妈妈,我怕”,教孩子勇敢面对恐惧,建议用“行为接触改善法”
★ 出生后因为美貌迷倒众人的婴儿,四个月后的模样发生了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