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具有音乐性,节奏鲜明,对听觉器官是一种良性刺激,并通过大脑产生生理效应。朗读诗句是一种口腔运动,而口腔运动具有健脑作用。所以,反复吟诗,可使大脑皮层的兴奋、抑制过程达到相对平衡,血液循环加速,体内的生化代谢更加旺盛,能增加一些有益的激素及活性物质的分泌,这些物质能使血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趋于最佳状态,十分有益于体力和智力的发育。
古诗有其独到的韵味和韵律感,宝宝学古诗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是非要学会多少,而是从故事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培养孩子的预感以及良好的韵律感,对孩子今后的生长发育是有好处的。
但古诗相比故事和歌曲会枯燥一些,建议买一些古诗配图或者动画光盘让孩子一边看一遍念。最重要的还是大人的不断重复,在宝宝心情很好的时候,可以适时的随口念一些古诗,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千万不要强迫孩子去念故事,先让他听,慢慢的,听得多了,宝宝自然就会说出来的。
儿童适当地背诵一些古诗,对训练儿童的记忆力,培养儿童对文学的兴趣,陶冶情操都是有好处的。但是在教儿童学古诗时,切忌用强迫、答应条件、死记硬背等办法,防止对诗的内容不加以选择等倾向出现。
0-3岁唐诗诵读和背诵仍然是许多早教专家的重点推介,甚至在早教流派中出现了所谓“诗词派”。现在的普通父母,虽然没有如此极端,但对唐诗都抱着“读读,背背,表演”的态度。(但一般家有老人的,是比较注重孩子幼学古诗)。这就是我们孩子早期接触唐诗的现实。这可能与我们传统中的早开蒙早读书观念相关,所以比较希望孩子尽早接触书面语:诗歌。同时,台湾的读经运动开展,也让我们一部分年轻父母重新感觉到传统文化的重要,从而开始关注我们的孩子。而且把唐诗读给孩子听,相信他本身会根据自己的能力作出选择的。
6岁以前的孩子其实更应该从日常生活中去学习。 家长们认为孩子从小开始背唐诗,将来能有一些文学积淀,但这只是成人的想法。对于孩子来说,无论学唐诗还是学广告词,都是一种对语言的模仿学习,同样能够满足他们酷爱模仿的需要。孩子们对电视里的广告词能倒背如流,是因为广告词声情并茂,并配有生动画面,自然要比诗词中那些抽象、概括的语言更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当然,也可以教孩子们背一些简单浅显、容易理解的唐诗,但不要勉强学龄前的孩子去背那些很长很难理解的唐诗。
3岁以前的孩子主要以机械记忆为主,所以家长不妨教孩子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如果加上点表演,更能吸引孩子的兴趣。因为孩子的学习大多数是从兴趣出发的,比如一些孩子起初爱背唐诗也是出于对新事物的好奇,但如果长期采用家长背一句,孩子跟着学一句的机械方式,时间一长,孩子的新奇感就会逐渐消失,他们的兴趣点就会转移。
教儿童学古诗要注意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儿童喜欢具体形象的事物,根据这个特点可以为要学的古诗配上一幅简单生动的画,既引起儿童兴趣,又能加深记忆。内容选择上要挑一些通俗易懂,儿童能够理解,知识性和思想性较强的诗,不要把那些带有封建色彩,婚姻嫁娶及不健康内容的诗教给孩子,儿童时期不可能理解,也没必要理解这些内容。
应该选择与幼儿生活接近的古诗内容。与幼儿生活接近的古诗幼儿学起来易懂、感兴趣。如骆宾王的《咏鹅》,鹅是小朋友们最熟悉最喜欢的动物之一。熟悉它的外形特征,白毛、红掌、长脖颈,熟悉它高吭的叫声,熟悉它在河中戏水的景态。因而理解起来比较容易,诗句也就自然而然印在脑海里。又如李白的《静夜思》,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都是比较接近幼儿的生活、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好作品。
在日常生活中学古诗。将古诗教学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幼儿通过学习,受到教育。如每天吃饭时幼儿会将米粒洒到桌子上、地上,无意中浪费了粮食。于是餐前与幼儿一起学习古诗《悯农》,让幼儿了解我们每天吃的米饭来之不易,是农民伯伯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换来的,我们小朋友要懂得珍惜劳动果实。以后小朋友在吃饭时不小心把米粒掉在桌子上,会情不自禁地说“粒粒皆辛苦”并将桌子上的米粒捡起来吃掉。
【儿童学唐诗】相关文章:
★ 儿童补钙
★ 亲子阅读
★ 宝宝能吃草莓吗
★ 儿童预防龋齿
★ 儿童肥胖症的食谱
★ 儿童补锌的方法
★ 儿童秋燥
★ 小儿铅中毒
★ 儿童电动牙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