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费疫苗的选择
在我国,预防接种可分为免费计划免疫和自费预防接种两大类。为避免 7 种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我国政府按一定的程序免费为每个孩子接种 5 种疫苗,既包括 1 岁内的基础免疫, 1 岁后的强化免疫。这 7 种病是指结核病、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乙肝。 5 种疫苗被称为卡介苗、脊灰糖丸、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
自费疫苗种类:
甲肝疫苗、乙肝疫苗、肺炎疫苗、 Hib (嗜血流感杆菌)疫苗、 M-M-R Ⅱ(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疫苗、水痘疫苗、腮腺炎疫苗、风疹疫苗、防感灵(流感疫苗)等。 这些疫苗均有很好的免疫原性,副作用少,能保护孩子少得很多疾病,唯一要斟酌的是家庭经济负担能否承受。
专家建议:
只要经济允许,孩子没有接种禁忌证,就应选择接种。因为这些疫苗人群接种率未达 80% 很难靠人群免疫屏障保护自己,只能靠宝宝自己接种来避免得病。
免疫专家热线
“为什么要有计划地按一定的程序接种呢?”
专家:因为不同的疫苗注射后产生免疫力的快慢、强弱、在体内维持时间长短不尽相同。一般死疫苗产生抗体慢,维持时间短;活疫苗产生免疫力较强。每种疫苗什么时候开始接种,还和孩子是否对该病具有先天免疫力有关。比如麻疹疫苗 8 个月才接种,就和出生时母体给了孩子一定的抗体有关。
“为什么有的疫苗要打好几次呢?”
专家:这是由多次接种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决定的。
“为什么有的疫苗 1 岁后还需强化免疫呢?”
专家: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体内的抗体水平在不断下降,打加强针后利用免疫记忆的原理,抗体水平可迅速提高,这样才可以保证个体不得病,同时也可保证群体有效免疫水平,避免疾病的流行。
“我们这儿把流脑、乙脑的预防针也列入计划免疫,这是为什么?”
专家:这和你们当地的传染病流行趋势有关。我国幅员辽阔,各地传染病流行情况和人群免疫状况,是不可能一样的,所以,计划免疫的安排也不可能完全一致。所以,何时接种哪一类疫苗请家长一定要听保健医生的安排。
1岁以前,在你的小可爱的生命里,没有什么能比预防免疫更至关重要了。虽然,现在在大多数城市的家庭里,已经知道要按时给宝宝接种,但是还有很多新爸新妈,没有将免疫接种提高到足够的重视程度,漏打、错打针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且,也有不少家长自作主张帮宝宝“省略”了一些其实非常必要的预防针。
在全国预防免疫接种日就要来临的时候,《母子健康》特以此文献给天下所有把自己的宝宝“捧在掌心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父母!
国家规定的计划免疫 一定不能忘:
年(月)龄 接种疫苗
出生时 卡介苗、乙肝疫苗 ①
2 月龄 脊灰疫苗 ①乙肝疫苗 ②
3 月龄 脊灰疫苗②、百白破疫苗①
4 月龄 脊灰疫苗③、百白破疫苗②
5 月龄 百白破疫苗③
6 月龄 乙肝疫苗 ③
8 月龄 麻疹疫苗①
1.5 ~ 2 岁 百白破疫苗加强 ④
4 岁 脊灰疫苗加强 ④
7 岁 麻疹疫苗②、白破疫苗
注:⊙内数字表示针次
有些疫苗的接种时间与当地发病季节有关,比如流脑、乙脑、流感在南方和北方有明显的流行病学的差异。根据疫苗接种后一般一个月左右就可以有足够的抗体产生,所以接种时间往往定在可能流行的前 1 ~ 2 个月。
只有严格按照合理程序实施接种,才能充分发挥疫苗的免疫效果,才能使宝宝获得和维持高度免疫水平,逐渐建立完善的免疫屏障,有效控制相应传染病的流行。
预防接种的原理,就是通过接种抗原刺激机体,使宝宝体内产生特异性抗体来对付细菌、病毒。但是,有些时候,宝宝身体出现了某些特殊情况,就不适合接种,我们称这种情况为 " 禁忌证 " 。每种疫苗所含抗原不同,禁忌证也会不同。
禁忌证一般分两大类,一类是暂时禁忌证;另一类是绝对禁忌证。早产儿、难产儿,正在发热或患一般疾病的急性期儿童就属于 " 暂时禁忌证 " 。这些宝宝可以在疾病康复后补种。但是,如果你的宝宝具有免疫功能缺陷、或是严重过敏体质,就属于 " 绝对禁忌证 ",接种疫苗可能发生异常反应,甚至危及生命,所以绝对不可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的禁忌证 一对一
卡介苗禁忌: 早产的宝宝、低出生体重的宝宝(出生体重小于 2500 克)、难产的宝宝应该慎种。正在发热、腹泻、严重皮肤病的宝宝应缓种。结核病,急性传染病,心、肾疾患,免疫功能不全的宝宝禁种。
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禁忌: 服苗前一周有腹泻的宝宝,或一天腹泻超过 4 次者,发热、急性病的宝宝,应该暂缓接种。有免疫缺陷症的宝宝,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如激素)的宝宝禁用。对牛奶过敏的宝宝可服液体疫苗。
百白破疫苗禁忌: 发热、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期的宝宝应缓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有抽风史的宝宝,严重过敏体质的宝宝禁用。
麻疹疫苗禁忌: 患过麻疹的宝宝不必接种。正在发热或有活动性结核的宝宝,有过敏史(特别是对鸡蛋过敏)的宝宝禁用。注射丙种球蛋白的宝宝,间隔一个月后才可接种。
乙型脑炎疫苗禁忌: 发热、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期的宝宝应缓种。有脑或神经系统疾患,过敏体质的宝宝禁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禁忌: 脑及神经系统疾患(癫痫、癔症、脑炎后遗症、抽搐等),过敏体质,严重心、肾疾病,活动性结核病的宝宝禁用。发热、急性疾病的宝宝可缓种。
乙肝疫苗禁忌: 肝炎,发热,急性感染,慢性严重疾病,过敏体质的宝宝禁用。
甲肝疫苗禁忌: 发热、急性病或慢性病发作期的宝宝应缓种。免疫缺陷,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宝宝,过敏体质的宝宝禁用。
有些家长明知宝宝有接种禁忌证,但仍心存侥幸,接种前不向医务人员说明情况,这样接种疫苗是十分危险的。万一出了问题对的宝宝可就是百分之百的损失,到时候就追悔莫及了。
疫苗反应
疫苗虽经灭活或减毒处理,但毕竟是一种蛋白或具抗原性的其他物质,对人体仍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而引起的。其实这也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就象感冒发热一样是机体在抵御细菌或病毒。
正常反应:
局部反应如轻度肿胀和疼痛。百白破疫苗接种后,宝宝屁股上出现硬结就是吸附制剂接种后常见的现象。
接种疫苗后的全身反应有发热和周身不适,一般发热在 38.5 ℃以下,持续 1 ~ 2 天均属正常反应。无论局部还是全身的正常反应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多喂水、并注意让宝宝多休息即可。如果宝宝高热,可服用退烧药,可以做物理降温、吃些富有营养又好消化的食物、多喂水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
专家提醒:
有时会赶上接种疫苗刚好和其他病偶合的情况,只有仔细地观察和分析才可鉴别。万万不可以看到接种后发热就只想到接种反应,遗漏了原发病造成误诊。
异常反应:
局部感染、无菌性脓肿;晕针、癔病;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
遇到晕针、过敏性休克应立即让宝宝平卧、头部放低、口服温开水或糖水;与此同时立即请医生作紧急对症处理。
出现皮疹,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应用脱敏药。
出现过敏性休克一般表现为接种后很短时间内宝宝面色发白、四肢发凉、出冷汗、呼吸困难、甚至神志不清、抽风等。此时一般医生会立即给宝宝进行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同时给激素和脱敏药观察治疗。
【专家:加强针不能漏】相关文章:
上一篇:疫苗接种的原理与禁忌
下一篇: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