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有过异地流浪的梦想,无论曾否付诸实行,毕竟那是我们成长的印记。周榕榕(07新亚新传)跨上单车,踏遍天涯,以意志和体力在青春的扉页上,为我们显影着梦想的注脚。
那夜,凌晨4时,周榕榕淮备骑单车翻越海拔4,668米的白马雪山,入藏线上的第一座高山。她清楚记得当晚无星无月,就只有旅馆庭院的一盏灯,晃动着微黄的光。面对无边的黑暗,那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教自以为天生胆大的周榕榕伫立旅馆门前整整10分钟,才能够鼓起勇气,跨上单车,涌身扑进那车灯的光照不及两米的黑暗。她形容那片黑暗是有质感的,当时自己就像回到小时候半夜乍醒,面对幽暗的走廊,迟迟不敢走向另一端的洗手间那样。
内心恐惧,周榕榕对它的感受与当晚的漆黑有同样的质感,不过,恐惧只是她在旅途上其中一种探寻出来的感觉,而她要追求的并不仅是五味架上的感觉。
周榕榕说:旅途上须克服的困难很多,我们永不知道到时自己会怎样应付,我正想看看自己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我觉得透过这些旅程,可以看清真正的自己摔倒并不痛苦,苦的是要挣扎着爬起来。我骑车或者只是为了想知道自己会在哪一个点上放弃挣扎。
直到旅程结束,我才发现最难的,不是疲倦、寒冷或者其他,而是与放弃这个念头对峙。
内蒙、西藏、新疆、广西、贵州、哈尔滨自言差不多走遍神州每片土地的周榕榕特别锺爱拉萨。她说中国发展得很快,近年内地面貌已与她中学时代初踏足中国时大不相同,很多地方发展旅游,游客比当地人还要多!独爱拉萨是因为那里仍有一抹个性,也自有其与别不同的风土人情,毕竟,在今天的神州大地上,未经商业化玷污的土地已愈来愈少。行遍万里,见尽人性被物质扭曲的情况,周榕榕慨叹小孩子会向游客要钱、索好处,如被拒绝,就报以唾涎!更有父母坐在山腰,监视着子女掷石头击破公路上往来车辆的玻璃,阻截汽车,以求乞讨或买卖的机会!她坦言有些藏民已形成了某种「不好的文化」!
山河大地的雨雪风霜洗涤了这个城市长大的女孩心灵,也令周榕榕对生命另有一番体会。她记得有次在高原上避雨,看到有位农妇只是简单地生活着,让周榕榕顿悟到原来生命以这个形式存在也可以,而毋须达成甚么理想或成就,遑论事业,更不需要名利;同时,亦印证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作者米兰昆德拉所说:生命永远是个痛苦的旅程,而存在则是最愉悦的。那句话的真确。
骑单车入西藏让周榕榕真正觉得「踏」实,平日吃饭生活,我们往往会忽略了存在的感觉,但昏暗的路上,在那份孤单感觉的衬托下,存在的感觉便会凸显出来。周榕榕说骑车旅行有个特点:不论是独自上路,或者与人结伴同行,其实都是独个儿的。类似长跑,即使观众、途人再多,你面对的、能陪伴你的,始终只有自己。因为你不可能一边跑/骑,一边与别人说话交流;和你交流的就只有自己,平时察觉不到的心跳脉搏呼吸、平日捕捉不到的思绪,都清晰可闻,因为这样的自己比任何时候都来得敏锐,何况一路上的风景如此壮丽。
能够让人诚实地面对自己,包括某一刻的软弱、孤单、恐惧、无能为力旅途上,周榕榕惊觉自己并不如想像般坚强,不过,她也发现了勇敢的真正意义:心底不无畏惧,但仍会鼓起勇气,迎难而上之谓勇敢。即使知道那是一趟苦得令人想哭的冒险,也有力量跨出第一步。至于出发的勇气,我想那是慢慢累积回来的,像屋外无声的细雪,不知不觉就达到一定厚度,积累沉淀、可走于其上。过往的经验、畏惧与榜徨让周榕榕有能力咬咬牙背包出门。
生命是自己的,要努力活得出色,否则便会后悔。
骑单车旅行这念头虽不是起源于唸中大时,但她不讳言中大是累积「勇气」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如那时没有四处闯荡,恐怕后来也不敢、不能踏上这样的旅程。在学时,周榕榕是新亚书院篮球队队员,宿舍生活令她更善于与自己相处,而新亚儒者的襟怀,包括慎独,也是她追慕和景仰的人生态度。当年在宿舍,吃香蕉做午、晚餐对周榕榕来说是等閒事,也暗合儒者箪食瓢饮的淡薄。
认清了生命的本质,旅途上对一切人事物的诠释使周榕榕更能领略到知足常乐这个老生常谈的道理。要她数算快乐,她会说出大堆早被城市人视为理所当然的平常事:完成当天旅程、洗澡、饱餐一顿生命、存在,在她眼中,正是可以如此这般。当然,她也乐意与校友分享在然乌旅途上的一个浪漫片段:未被高原上发高烧所吓怕,周榕榕与同伴久别重逢,结伴徒步踏上冰川,期间走走停停,甚至堆起营火,与志同道合的同路人天南地北无所不谈,是旅程上的一大快事,开心程度还大过进入拉萨。
既有快乐,旅途上的落寞、气愤,甚至伤怀的事,旁人便不难想像得到。周榕榕犹记得送同伴上火车,临入闸的一刻,同伴那情辞恳切的叮咛。即使只是生离,但明日天涯,关山阻隔,其实已同死别,她形容「那一刻很伤怀,只像有綫牵绊心头,却又一下子被剪断而无所依托一样。
纵有离别的伤感,以及身心上的焚炼与磨难,周榕榕仍觉得用半年时间骑行滇藏、深入阿里,再往尼泊尔和印度是十分值得的一段人生体验。试想:当你筋疲力尽时还要拼尽最后一点体力,踩完最后几公里才可投宿,你便会知道她那句我永不会原谅自己放弃!的铿锵确如黄金铸造出来一样。
周榕榕反覆强调要认真对待生命,却不必过分细意经营。太过谨慎考量,可能会令我们错过生命应有的精采,因此,她觉得对待生命不妨粗糙一些。
生命是自己的,要努力活得出色,否则便会后悔。这是周榕榕的人生态度。读书考试成绩极佳并没有影响她选择另一种生活方式:写作、旅行,再写作。你不必认同她的做法,但也应为这小师妹(或师姐)打气并不是人人都有她这份勇气的。
史书记载,晋代酒仙刘伶不以家产有无介意,他常乘鹿车,携一壶酒,着人扛一柄铁铲跟在后面,说死了便将他就地埋葬。周榕榕的作品《死在路上也不错》书名可谓与这种生活态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忌讳死绝非玩世不恭,反而是对生命反思过后的尊重。读过《死》一书,当会令你对意志、毅力、生命等重新评价。
【探索·解读:活的出色,生命何妨粗糙对待】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