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原因
由于母亲的血型与胎儿(或婴儿)的血型不合,如Rh血型不合或ABO血型不合引起同族免疫性溶血病,Rh血型不合所致溶血常较ABO血型不合为严重。
1、Rh血型不合
Rh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在我国的发病率较低。通常是母亲为Rh阴性,胎儿为Rh阳性而血型不合,并引起溶血,一般第一胎不发病,而从第二胎起发病,但如果Rh阴性的母亲在第一胎前曾接受过Rh阳性的输血,则第一胎也可发病。
2、ABO血型不合
该病以ABO血型不合最常见,其中最多见的是母亲为O型,胎儿(或婴儿)为A型或B型。第一胎即可发病,分娩次数越多,发病率越高,且一次比一次严重。尚可见于母亲为A型,胎儿(或婴儿)为B型或AB型,母亲为B型,胎儿(或婴儿)为B型或AB型,但少见。胎儿(或婴儿)为O型者,可排除该病。
发病机制
胎儿由父亲方面遗传来的显性抗原恰为母亲所缺少,胎儿血因某种原因进入母体,母体产生相应的IgM抗体,当胎儿血再次进入母体,母体发生次发免疫反应,产生大量IgG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使胎儿、新生儿发生溶血。只要0.1~0.2ml的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循环就足以使母亲致敏。
1.Rh血型不合溶血病
多数是母亲为Rh阴性,但Rh阳性母亲的婴儿同样也可以发病。第一胎发病率很低,因为初次免疫反应产生IgM抗体需要2~6个月,且较弱,不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而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多数发生在妊娠末期或临产时,故第一胎常处于初次免疫反应的潜伏阶段。当再次妊娠第2次发生免疫反应时,仅需数天就可出现,主要为IgG能通过胎盘的抗体,并能迅速增多,故往往第二胎才发病。Rh系统的抗体只能由人类红细胞引起,若母亲有过输血史,且Rh血型又不合,则第一胎也可发病。母亲的母亲(外祖母)为Rh阳性,母亲出生前已被致敏,则第一胎也可发病,此即外祖母学说。
2.ABO血型不合溶血病
多数是母亲O型、胎儿A型或B型;少数为母亲A型、胎儿B型或AB型,或母亲B型、胎儿A型或AB型时发病。因为A或B型母亲的天然抗A或抗B抗体主要为不能通过胎盘的IgM抗体,而存在于O型母亲中的同种抗体以IgG为主,因此ABO溶血病主要见于O型母亲、A或B型胎儿。BO溶血病可发生在第一胎,这是因为食物、革兰阴性细菌、肠道寄生虫、疫苗等也具有A或B血型物质,持续的免疫刺激可使机体产生IgG抗A或抗B抗体,怀孕后这类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可引起溶血。由于A和B抗原也存在于红细胞外的许多组织中,通过胎盘的抗A或抗B抗体仅少量与红细胞结合,其余都被其他组织和血浆中的可溶性A和B 血型物质的中和和吸收,因此虽然母婴ABO血型不合很常见,但发病者仅占少数。
【导致新生宝宝溶血症的发病原因是什么?】相关文章:
下一篇:家长应该如何预防新生儿破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