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2~3天会出现皮肤、黏膜、白眼球发黄,4~5天后黄疸最重,可能会波及到躯干和四肢近端,后7~10天将逐渐消退。这期间除了黄疸以外,宝宝没有其他异常反应,精神好、吃奶香,大便也正常,这种症状被称为生理性黄疸。据统计,足月儿中有70%~80%的宝宝都会出现此现象。若黄疸持续时间达2~3周,这对宝宝的生长发育并无任何不良影响,则不必特殊治疗。新生儿发生黄疸的原因与以下生理特点有关:
这种病理性的黄疸称为核黄疸,又称胆红素脑病。核黄疸一旦发生,病死率极高,即使存活也会留有后遗症,如智力低下、手足抽搐、视听有障碍、头抬不起来、流口水等等。病情严重者,如果延误治疗就会造成脑神经系统不可逆转的损害,因而必须及早到有良好治疗条件的儿科医院进行综台治疗。
.新生儿红细胞多,破坏后产生的胆红素较多。
肝脏功能尚不完善,参加胆红素代谢的肝脏酶的活性较差,胆红素到肝脏后变成结合胆红素并在排除的过程中受影响。
胆道排除胆红素的功能尚未完善。
胎便黏稠,使大便排除胆红素的过程受影响。上述原因促使胆红素在体内堆积,7天后各项功能会逐步完善,新生儿黄疸也会随之减轻并消退。
新生儿发生黄疸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病理性的黄疸有以下表现:黄疸出现早,可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且程度重,发展快。不仅面黄、白眼球黄,可能手心足心都出现黄染,并伴有宝宝精神差、嗜睡、不吃奶、情绪低落,甚至有高热、惊厥、尖叫等。
【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相关文章:
★ 新生儿常见疾病
上一篇:预防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下一篇:宝宝得了血管瘤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