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新生儿 从出生后脐带结扎时起到生后足28天为新生儿期。绝大多数新生儿为足月分娩,即胎龄满37周至不足42周,出生体重超过2500g,无任何疾病。
一、外观特点
足月新生儿皮肤表面胎脂少,肤色红润,皮下脂肪丰满,胎毛少。头发分条清楚,耳廓软骨发育良好。乳头突出,乳晕明显,乳腺处可摸到结节。指(趾)甲超过指(趾)尖,整个足底有较深的足纹。男婴睾丸多已入阴囊,阴囊皱襞形成。女婴大阴唇遮盖小阴唇,四肢呈屈曲状。
二、各系统生理特点及护理
(一)呼吸系统
胎儿在宫内通过胎盘进行物质交换,得到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不需要肺进行呼吸,但胎儿有微弱的呼吸运动。出生后随着脐带被结扎,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刺激呼吸中枢,同时本体感受器及皮肤温度感受器受到比宫内温度低的空气的刺激,立即开始呼吸。正常新生儿在出生后2秒钟内开始吸气,5秒钟内啼哭,10秒~1分钟内出现规则而有效的呼吸。肺泡中有表面活性物质,有利于肺的扩张。肺泡中还有少量液体( 液体量约为30ml/kg ),在正常分娩过程中,由于胸廓受挤压,部分液体( 约1/3 ~ 1/2 )被挤出气道。故在第一次吸气前应迅速将口腔和咽部的粘液和羊水吸出,以免吸气时将这 些物质吸入,引起吸入性肺炎。
新生儿肋间肌薄弱,呼吸运动主要靠膈肌的升降,故为腹式呼吸。若胸廓软弱,可随吸气而凹陷,则通气效能低。在早产儿中能引起窒息。新生儿呼吸运动较表浅,但呼吸频率快,约40~45次/分。由于呼吸中枢发育未完善,常有节律不匀,短暂的呼吸频率增快 80次/分,无重要的临床意义。新生儿衣着应宽松柔软,不宜过紧,以免影响呼吸运动。
(二)循环系统
胎儿出生后血液循环和动力学发生了重大变化:
① 脐带结扎。
② 由于肺的膨胀与通气,使肺血管阻力降低,进入肺部的血流量增加。
③ 卵圆孔及动脉导管关闭。在一些病理情况下,如肺部疾病、肺循环阻力增高,又可使动脉导管和卵圆孔开放,引起右向左分流而出现明显青紫。有的新生儿在生后一、二天内,心前区听到杂音,这与动脉导管尚未关闭有关,不一定是先天性心脏病。
新生儿心脏每分钟搏出量为180~240ml/kg,比成人多2~3倍,这与新生儿新陈代谢旺盛、耗氧量高相适应。新生儿的血压约10.0/5.32kPa( 75/40mmHg )。正常新生儿心率波动较大,生后24小时为:85~145次/分,1~7天为;100~175次/分,8~28天为:115~190次/分。新生儿血液多集中于躯干、内脏,而四肢少,故肝、脾易于触及,四肢易发冷,末梢易出现青紫。
(三)血液系统
新生儿血容量的多少与脐带结扎的迟早有关,若推迟结扎5分钟,血容量可以从78ml/kg增至126ml/kg,血象也随断脐早晚而有差异。延迟断脐者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均增高。一般血红蛋白为180~195g儿,最高可达220e/L,其中胎儿血红蛋白( HbF )占70%,5周后才减到55%。红细胞( 5~6 ) X 10^12/L,最高达 7 X 10^12/L,初生时周围血中可见有核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在出生后较高为4%~6%,一周为0.5%~1.5%,红细胞压积可达0.53;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白细胞计数第一天平均为18X10^9/L,第三天开始明显下降,第五天接近婴儿值。分类计数;第一天中性粒细胞0.7左右,淋巴细胞0.2,至第4~6天发生第一次交叉,二者几乎相等。周围血中可见幼粒细胞,生后第一天平均为0.036,第二周为0.002。血小板( 150~400 ) X 10^9/L,但凝聚力降低,一般少于100 X 10^9/L 为病理性,血小板寿命为7~10天。生后2~5天凝血因子I,Ⅶ,Ⅸ,X呈生理降低,易有出血倾向,必要时需加维生素K。
(四)泌尿系统
大多数新生儿生后第1天排尿,少数第2天才排尿,如生后48小时仍不排尿需检查原因。胎儿出生时肾脏已具有与成人数目相同的肾单位,但组织学上还未成熟,滤过面积不足,肾小管容积更不足,因此新生儿肾小球滤过率按体表面积计算仅为成人的 1/4 ~ 1/2,1岁以后才能达到成人水平。肾脏的稀释功能在生后不久与成人相仿,但浓缩功能较差用F出同样的溶质,新生儿所需水分比成人多2~3倍。因此,新生儿应补充足够的水分,牛奶喂养的新生儿更应如此。新生儿肾的排磷功能也差,牛乳喂养者血磷偏高,使血钙降低。这是新生儿出生后出现低钙血症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消化系统
新生儿消化道面积大,消化吸收面积相对也大。肠壁的通透性高,部分食物的蛋白质分子( 包括免疫球蛋白 )能被吸收至体内,人乳喂养的新生儿血中 IgM,IgA,IgG 浓度较人工喂养者高。某些蛋白分子通过肠壁可产生过敏,如牛乳过敏、大豆过敏。新生儿胃呈横位,贲门括约肌松弛,而幽门括约肌较紧张,因此新生儿易溢乳。新生儿唾液分泌少;口腔粘膜干燥;容易损伤和感染,尤以鹅口疮多见。新生儿消化道能够分泌足够的消化酶,唯胰淀粉酶要到生后4个月才能达到成人水平。胎粪是由胎儿期的肠道分泌物,胆汁及咽下的羊水中的胎儿皮脂等形成,呈稠糊状,墨绿色。一般生后12小时内即开始排出胎粪,2~3天内排完,若24小时不见胎粪排出,就应检查是否有消化道畸形,如肛门闭锁等。
(六)内分泌
出生后垂体前叶已具有功能,能够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素及促性腺激素,后叶分泌功能很弱( 抗利尿激素 ),故影响新生儿的调节功能。胎儿肾上体耗氧量最少,新陈代谢率最低。新生儿的中性温度与其成熟度和日龄有关。正常新生儿出生后第一天的中性温度为33~35℃,以后渐低。
(九)能量代谢和水、电解质平衡
新生儿每日所需要的总热量:第1周约为209.2~313.8kJ/kg( 50~75kcal/kg ),以后逐渐增加,至第2~3周后为418.4~502.1 kJ/g( 100~120kcal/kg )。正确喂养都能达到此要求。糖类供应的热量不宜超过每日209.2kJ/kg( 50kcal/kg ),余量以其他营养物质供给。新生儿碳水化合物的每日需要量为7~15g/kg。
蛋白质的每日需要量:母乳喂养者因其利用率高,为2~2.5g/kg;牛奶喂养者其利用率不如母乳,为3.5~4.5g/kg。脂肪的每日需要量为4g/kg。
新生儿体液总量占体重的65%~75%,较其他年龄小儿多,不显性失水每日35ml/kg。每日液体需要量;第l~2天约为50~80ml/kg,第3天及以上为80~120ml/kg。
新生儿电解质的每日需要量:钠为1~2mmol/kg,钾为0.5~l mmol/kg。新生儿刚出生时由于血钠潴留,血钾较高( 主要红细胞破坏 ),因此生后3天内一般不必补充电解质。
新生儿血钙在生后头2天较低,牛乳喂养者,因血磷高而致血钙更低,应注意发生低血钙,必要时需补钙。新生儿疾病时易发生酸碱平衡紊乱,特别易发生代谢性酸中毒,需要及时纠正。
(十)酶系统
新生儿肝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力不足,以早产儿尤甚,是新生儿发生生理性黄疸的重要原因。此酶活力不足,还使新生儿对多种药物不能进行代谢处理,产生毒性作用,如氯霉素可引起灰婴综合征等。
(十一)免 疫
新生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均低下。新生儿对多种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主要是经胎盘从母体获得的IgG,这一过程主要是在妊娠后期完成。因此,早产儿提前娩出而获得的此种抗体要少得多。IgA,IgM 及补体均不能够通过胎盘,胎儿期虽能合成,但是较少,粒细胞吞噬能力不足,网状内皮系统吞噬细胞调理素缺乏,新生儿极易被感染,尤其是革兰阴性菌和真菌,一旦被感染极易扩散为败血症,因此新生儿室及新生儿用具要注意清洁消毒,防止感染。
(十一)皮 肤
新生儿皮肤角质薄,皮肤细嫩,皮下血管丰富,易擦伤感染,严重者可导致败血症。因此皮肤护理不能忽视。应勤洗澡,尤以皮肤皱折处,每次换尿布时均应用温水冲洗及软毛巾擦干,涂上鞣酸软膏以防尿布疹。胎脂有保护皮肤的作用,不必揩去,但在头皮、耳后、腋下等皱折处胎脂过多,宜用温水或植物油洗去,以免胎脂分解为脂肪酸刺激皮肤。
(十三)脐 带
脐带经无菌操作结扎后渐行干燥,一般在一周内脱落。脐带未脱落前应注意检查包扎脐带的纱布有无渗血,渗血较多者应重新结扎止血。个别新生儿脐带脱落后脐窝有渗出物,并不是感染,可涂以1%~2%龙胆紫,并保持干燥、清洁,避免发生脐炎。
三、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一)生理性黄疽
约50%~75%的正常新生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第4~6天达高峰,第10~14天消退,主要是胆红素来源增加及肝脏酶发育不成熟等新生儿胆红素的代谢特点所致。
(二)阴道出血(假性月经)
由于分娩后母体雌激素对胎儿影响中断,使一些女婴生后第5~7天出现阴道小量出血,可持续1~2天,称为假性月经,一般不必处理。
(三)螳螂嘴
系两颊部隆起的脂肪垫,有利于吸吮乳汁,不可挑破。
(四)马牙及板牙
在牙龈部位可见散在的淡黄色微隆起的米粒大小的颗粒,系上皮细胞堆积所致,俗称马牙,有时见到白色斑状块,隐约见于齿龈粘膜下,为粘液腺滞留、肿胀所致,通常称为板牙,均不必处理。
(五)乳腺肿大
男女婴皆可发生,多在生后4~7天乳腺出现如蚕虫大小或核桃大小肿块。同样也系孕母雌激素对胎儿影响中断、催乳素作用增加所致,2~3周可消退,不必处理。切不可挤压,以防感染。
【正常新生儿特点有哪些】相关文章:
★ 体重低下
★ 叶酸
★ 新生儿湿肺
★ 孕前阴道炎
★ 小儿血管瘤
★ 儿童用药指南
★ 小儿呕吐
上一篇:宝宝老溢奶妈妈需警惕
下一篇:新生儿额和眼脸的色痣需要治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