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2岁的时候,我们习惯了无微不至,也应当无微不至。此时的孩子是不懂事的,也不懂得怎么保护自己。
当孩子逐渐长大,仍处于一切都为孩子操心的父母,就会停滞不前,曾经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成长助力,就会变成孩子生命中最艰难的成长阻力。
这种让青春期孩子窒息的,密不透风的爱的背后,从何而起,又隐藏着什么样的心理失衡?
起源:进入“俄狄浦斯情结”的母亲
★“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的三大悲剧之一:俄狄浦斯王年幼的时候,被深信预言的生父所抛弃,在功成名就之后,机缘巧合之下,俄狄浦斯王得知原来自己过去杀害的一个老人,是自己的父亲,而跟自己同床共枕并生下两名孩子的女人,是自己的母亲。
羞愤之下,既是俄狄浦斯王后、又是俄狄浦斯王母亲的生母自杀了。俄狄浦斯王刺瞎自己的双眼,开始自己的流浪生涯,以此惩罚自己杀父娶母的过错。
著名的心理学专家弗洛伊德用“俄狄浦斯情节”来形容恋母/恋子情节,并在心理学界被广泛应用。弗洛伊德认为当孩子到达3~5岁的时候,就会进入“俄狄浦斯期”。
而“俄狄浦斯期”,往往是很多家长停滞成长的时期,孩子的身心在不断成长,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仍然停留在此之前,并以此为标准进行延续。
在“俄狄浦斯期”之前,我们需要怎么样照顾一个婴儿?满足他的一切要求:饿了给吃的,渴了给喝了,哭了给抱抱...
这一切显得那么简单,仿佛孩子仍然和我们是一体的,也只有一个意志:孩子认为这个意志是自己,妈妈也从潜意识中认为孩子必然会听自己的话,随自己的操纵而喜怒哀乐。
带着这种育儿的方式进入到了“俄狄浦斯期”,如果父母给予孩子爱的同时,也尊重孩子自由探索世界的发展,那么孩子会认同父母,心中就会有一个“积极的妈妈”的形象;
反之,如果父母不能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状态,仍然用婴儿时期的方式操控孩子,只单纯了给予孩子“爱”,那么孩子就会不认同父母,在双方心中也会产生“叛逆”的形象,“恐怖的二岁”就这样形成了。
而更让人担忧的是,在此阶段父母的停滞不前,从此就埋下了一颗“种子”,随着孩子的成长一直生根发芽。到青春期(孩子的第二个叛逆期)时,“我的孩子以前很乖,青春期就变得叛逆无比,变得我都不认识了。”这样的话就成了父母的口头禅。
实际上,父母的“以前很乖”仍停留在孩子的婴幼儿期,而此时,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一个完全不同的状态。与第一个叛逆期(2~3岁)不同的是,此时孩子已经不再是那个无法反抗、任人摆布、世界里只有父母的啼哭小儿。
换言之,当孩子已经走出“俄狄浦斯期”的时候,父母仍然停留在孩子2岁以前的心理状态。
父母仍停留在“俄狄浦斯期”的表现
当父母仍停留在“俄狄浦斯期”的时候,在心里面,父母认为孩子仍处于新生儿的状态,从而导致以下表现:
包办型溺爱
包办型溺爱,即所有事情都帮孩子提前操办好,这类型孩子完全不需要面临“选择”,父母早已帮他们选择好并安排好一切后续的事宜。
放纵型溺爱则不在此列,包办型溺爱是父母在操纵孩子,而放纵型溺爱则相反,是孩子在操纵父母。
总挑孩子的“问题”
当孩子上网时(即便是健康的、控制时间的上网),担忧孩子的“学习问题”:就例如有一些家长,面对学校布置的网上作业时,立马就想到孩子因此接触网络会带来不好的影响,还有一些家长直接“掐断”孩子与网络的任何接触。
当孩子的学习问题解决,父母又开始担忧孩子的“交友问题”,再到孩子成年后,又担心孩子的“伴侣问题”。总希望了解孩子的一切。
总之,不管儿女怎么样,父母总能找到孩子的问题,在他们眼里,儿女就是问题儿童。
从意识上看,父母是担心儿女成长不健康了,但实际上,他们是接受不了孩子脱离自己的掌控,接受不了孩子独立就要和自己分离的事实。
潜意识中置换自己的焦虑
那些永远能发现儿女是“问题儿童”的家长,其实是置换了自己内心的焦虑。
难道父母想了解儿女的想法,不应该吗?做妈妈的就是用这种逻辑来控制住儿女,“发现儿女的问题”是非常有利的控制发展,因为不论儿女怎么发展,也是不完美的,也必然会有“成长的问题”。
既然儿女是“有问题的”那么作为母亲,为此焦虑并投入巨大的经历教育儿女,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逻辑。所以,我们还是要黏在一起。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是怎么想的:“既然我做什么事情都被你挑刺,我做什么都不行,那我就什么都不做好了。”
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玛格丽特马勒将3岁前的新生儿分成了三个时期:
正常自闭期:0~1个月,此时期孩子只沉浸在睡觉、吃、拉的简单世界里,仿佛仍然在母胎内;
正常共生期:2~6个月,此时孩子仍然视母亲与自己为一体,认为当只有一个意志(孩子的意志。)
分离期:6个月~36个月,婴儿逐渐认识到,妈妈是妈妈,自己是自己;
在6个月以前,孩子有着“全能自恋”的特点(即我就是全世界,我是唯一掌权者),他也在用行动证明着这一点:饿了、尿湿了、不舒服了,只要一出声母亲马上就会满足他的需求。
随着孩子成长,到16~24个月的时候,他会进入分离期中的“和解期”:孩子仍然有全能自恋的倾向,也正在尝试走出这一错误认识,但现实和他的理想是冲突的。
能走会动的他,发现自己并非所想象中的全能,他发现母亲是多么的强大,但又同时发现,离开了母亲他们无法独立。这是最基本的矛盾。这也就是“恐怖的2岁”的来源。
一方面孩子想要离开妈妈独立,另一方面能力不允许,现实不断地给予孩子挫折感。
纵我所接触的青春期案例中,父母往往会这样回应我:“我再不逼他一把,他就考不上好学校了!成绩可怎么办?马上考试了!等考完试我再好好改行不行?”
其实很多家长意识到这样的情况,明白自己这样做只会令孩子变得越来越糟糕,但他们认为无法放下自己密不透风的“爱”的风格。
家长如何让自己走出“俄狄浦斯期”?
实不相瞒,让家长走出“俄狄浦斯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需要极大的勇气。
普遍认为一个孩子进入青春叛逆期是12~18岁,也就是说,父母已经延续了这种育儿习惯、育儿思维至少12年的时间,要改变这种思维和习惯是何其困难?
所以并没有“立马见效”的方式,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倘若家长真的想要解决这一问题,或许下面的几点建议可以起到帮助:
立下真心实意的改变自己的决心,“你永远都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实际上,在心理学中,如果对方并不想改变,旁人任何的努力都是徒劳。
理解孩子渴望独立的心理状态,而不是彻底了解孩子的一切想法。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物理上的空间,更需要心灵上的空间。
设立界限准则,设立底线:只要孩子好学习不做坏事。(即便孩子的成绩差得离谱);
反省自己,是不是特别害怕孩子离开你?
丰富你的生活,你的世界如果只有儿女的存在,那毫无疑问你只能倾尽全力的粘着儿女;
把夫妻关系放在第一位,把情感重心放到与爱人的关系上来,让伴侣填补心中的情感空洞。
淅爸有话说:接受分离,接受孩子的成长,同时作为家长我们也要不断成长。不要默认我们就比孩子强,不要无视孩子在不断成长的事实。像孩子学习,而不是让孩子像我们。
【育儿心理学:设立一个底线,别让“了解孩子”,成为一个枷锁】相关文章:
★ 幼儿园老师吐槽:父母打着这样的“旗号”爱孩子,却是害了他
★ “3岁看大,7岁看老”你信吗?不能错过孩子成长的8个关键期!
★ 致家长:废掉一个孩子最好的方法,是让他用喜欢的方式长大!
★ 为什么胎儿会脐带绕颈?一般都有这4个原因导致,你占了几个?
★ 幼儿园常见的3个“冷暴力”,孩子可能正独自忍受,你却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