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听力发育是否正常决定了宝宝的语言发育,所以必须有听力才能通过语言学习说话,所以保护小孩子的听力十分重要,以下是查字典幼儿网查字典幼儿网小编为大家介绍关于婴幼儿听力发育的相关知识和儿童听力下降的解决办法。
0-6岁宝宝听力发育的指标
【1个月】
宝宝已有了听觉,大部分的宝宝在出生24小时后对听刺激1-2次就能引起反应,对大人说话的声音也很敏感。大人在宝宝身旁轻声说话,观察宝宝是否会随声音变化有不同反应。一周后,听力发育完全成熟,他会密切注意人类的声音,也会对噪音敏感。在宝宝身旁说话,宝宝将头转向熟悉的声音和语言。
【2个月】
对声音的反应十分敏锐,不论对熟悉或陌生的声音,都会作出不同的反应。大人可以轻声和宝宝说话,或放一些轻柔的音乐,在宝宝的不同方向发出声音,宝宝会向声源处转动头部。
【3-4个月】
能区分大人的讲话声,听到妈妈的声音会很高兴。有感情地讲故事给宝宝听,温柔好听的声音会引起宝宝微笑,晃动手脚等积极反应。4个月时能辨别不同音色,区分男声女声,对语言中表达的感情已很敏感,能出现不同反应。先给宝宝播放一个女声的歌曲,等到宝宝“适应”歌曲后,马上换男声,他会有不同的反应。
【5-6个月】
对各种新奇的声音都很好奇,会定位声源,从房间的另一边和他说话,他就会把头转向你。家长除可配合手摇铃的使用外,还可准备一些会发出不同声音的玩具,摆在宝宝床边,让宝宝翻身、踢脚时,可能因不经意碰到玩具发出声音,观察是否会转向发出声音的地方。听到声音时,能咿咿呀呀地回应,对音量的变化有反应。在宝宝面前“自言自语”,观察宝宝是否会和外来的声音互动。
【7-8个月】
倾听自己发出的声音和别人发出的声音,能把声音和声音的内容建立联系。在宝宝面前呼唤“爸爸”,观察宝宝是否会把头转爸爸。8个月时大致能辨别出友好和愤怒的说话声;能通过视觉、听觉来模仿人的活动。用温柔的语气对宝宝谈话,他会很高兴;如果用很大声的类似于训斥的声音,宝宝会哭;当宝宝高兴时,大人欢快的大笑,宝宝会跟着模仿。
【9个月】
能区分音的高低,如在和宝宝玩击木琴时,宝宝有时会专门敲高音,有时又专门敲低音。不久宝宝就知道敲长的木条声音低,敲短的木条声音高。和在宝宝玩木琴时,引导宝宝敲高音,低音,观察宝宝的后续行为即是否知道敲长的木条声音低,敲短的木条声音高。
【10-12个月】
宝宝的声音定位能力已发育很好,有清楚的定位运动,能主动向声源方向转头,也就是有了辨别声音方向的能力。大人手拿风铃,分别在宝宝的上方和下方晃动出声,观察宝宝是否会跟着声音上下抬头,低头。
【2岁】
会转圈跑,荡秋千—会使用“你”、“我”等代名词,可将2~3个词连成一句话。
【3岁】
能进行球类等运动—能使用复数名词,能理解简单的问题和答案,能较为流利地背诵儿歌。
【4-5岁】
能参加一般的体育活动;会使用定语、形容词、副词等,可给身边的物品下定义,对各类物品(食品、用品等)、动物、植物的名称已具有相当数量的词汇;会唱歌,并能讲简单的童话故事;能说明画中的动作,并可对单词的含义提出疑问。
【6岁】
能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基本能够使用较完整的句子和完成5~7句有完整语法的短文,能流利说话。6岁以后:进入学龄期,孩子基本可以参加较剧烈的各种体育活动,随着年龄和知识的不断增长,言语表达日益丰富多彩。
小儿听力障碍的早期表现
* 3个月以下时,对于突然而来的巨大声响丝毫没有反应。
* 3-6个月时,对出现的声音不会寻找声源。
* 9-12个月时,不会跟随大人的指示去做。
* 12-15个月时,不会叫“爸爸”、“妈妈”。
* 15-18个月时,对于爸爸妈妈讲的话无法理解,叫不出“爸爸、妈妈”。
* 18-24个月时,不能说出两句或两句以上的儿歌。
* 24个月后,语言障碍及反应迟钝明显,如听不见小鸟叫,对电话铃声、门铃声无反应等。
贴心提示:
1.当小儿2岁时还不会表达自己的需要,也不能理解大人的话,很可能存在着听力问题。
2.有听力障碍的小儿如能被及早确认,便可早日得到治疗和训练,并在治疗上也比较简单。可使一些小儿的听力完全恢复,即或利用残余听力学习语言,也不至于日后不会说话。
婴儿听力测试方法
三个月之前:大声拍手
如果你无法判断宝宝听力是否正常,你可以在宝宝的耳边大声拍手,如果宝宝对这声音丝毫没有作出任何反应,那你就真得早点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检查了。
四个月到六个月: 妈妈说话
如果你担心宝宝的听力,你可以跟宝宝说话,如果他连你的声音都不关注,只是自顾自地做着自己的动作,就像周围的世界都跟他无关一样,这时候妈妈们就得注意了。
七个月到九个月:背后测声法
妈妈可以在宝宝的背后叫宝宝的名字,看看宝宝听到叫声之后是不是会回过头来。如果宝宝就行没有听到一样对你爱理不理,你可以换成其它的声音,如果宝宝的反应还是一样,就得担心宝宝的听力发育了。
十个月到十一个月:音乐测试法
可以播放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看看宝宝是不是能够认真的聆听,宝宝的身体是否会跟着音乐一起舞动。另外,你可以在宝宝周围说话,看看他是否会回过头给你回应,如果他依然只是自己玩自己的,别人教他说话的时候他也丝毫没有说话的欲望,那可能就得进行下一步的确认了。
一岁到一岁半:说话训练法
你可以教宝宝叫“爸爸”“妈妈”,如果到一岁半的时候,他还学不会这么简单的音节,那么你应该带着宝宝去做听力检查。
如何呵护婴幼儿听力
1、正确清洗耳朵很重要
耳的外层面直接接触外在环境,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接受风沙、尘埃与污染空气的“洗礼”。加上孩子经常吐奶、流汗,很可能粘在耳朵附近结成块儿,因此,家长要象重视洗脸一样重视给宝宝洗耳。
清洗方法:先将婴儿沐浴液在手上搓出泡沫,再用手指像按摩一样轻轻揉搓耳后和耳廓,最后用拧干的纱布擦拭干净。耳朵入口处,可用消毒棉做成的棉条轻轻擦试,注意不要随便伸进耳道中去,防止孩子头部突然乱动而导致耳道粘膜受伤;孩子大了则应教他自己动手清洗,并随时检查与督促。
2、清楚耳垢有妙招
耳垢俗称耳屎,是外耳道耵聍腺分泌的一种淡黄色粘稠的物质,医学称为耵聍。一些家长将这种分泌物与鼻涕、眼屎“一视同仁”地看成废物,必先除之而后安,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耳垢是有一定生理功能的,遇到空气干燥后变为薄片状,或粘稠的油脂状,在外耳道“值勤”,既可以阻挡灰尘与小飞虫的入侵,又能缓冲噪声,阻止外界水分的流入,还可抑制细菌的滋生和繁殖,可称为鼓膜与外耳道的“护花使者”。
另外,孩子的外耳道皮肤不同于成人,比较娇嫩,与软骨膜连结比较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如果随意动用工具掏挖,如牙签、火柴杆、耳勺甚至发卡,容易引起损伤、感染,诱发外耳道疖肿、发炎、溃烂,甚至造成耳朵疼痛难忍,影响张口和咀嚼。
耳垢可随咀嚼、张口或打哈欠等动作,以及借助下颌等关节的运动而自行脱落、排出。当然,如果分泌过多,并形成了黄褐色的油状物,或在耳朵里堵塞变硬,使孩子感到不舒服或者听力下降时,就需要处理了。但应该向医生求助,不可自己盲目行事,以免伤害到宝宝。
3、异物入耳巧处理
孩子的耳道本来就非常狭窄,如果不小心进去东西,后果十分危险。父母对此要保持高度的警觉,一旦遇险,要懂得一些急救措施。
如果是食物,如豌豆、花生、玉米粒等,一旦塞进耳朵容易刺破耳膜,或者引起永久性的损伤。此时,应让孩子将脑袋倾斜,促使异物依靠重力掉出来。如果不行,就要马上带孩子上医院。
蜡笔是最容易塞进耳朵的文具,可引起暂时性的听力减退,或者导致轻度感染。出现这种情况时,父母不要急着自己动手,应立即寻求医生的帮助。
如果昆虫飞进或者爬进了孩子的耳朵,有三个办法:一个是大人用手将孩子的耳轮向后上方提起,将耳道拉直,头歪向进虫的一侧,使耳内的异物滑出;二是用手电筒往耳朵里照射,昆虫多会朝着灯光飞来;三是往孩子的耳朵里滴几滴婴儿润肤油,让昆虫随着油流出来。
4、定期听力检查
满月前、3个月以及6个月这3个时间段,每个阶段应该至少做一次听力检查。满月前的听力检查,主要查明宝宝是否有听力损失;3个月大的时候,做个检查以确保孩子没有任何听力问题,一旦发现问题,能及时了解到问题的类型和轻重;6个月时做一次检查也是很必要的,如果有听力损失,只要治疗及时,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还能得到补救
整个检查要求小儿处于深度睡眠状态,家长需做到:
a.来医院前尽量让小孩少睡,来医院途中,到达医院前2小时千万不要让孩子睡觉,多逗他玩;
b.检查前需要服用辅助其睡眠的药物(水合氯醛)。为用药需要,喂药前1小时内不要给孩子喂食;
c.带好孩子睡觉用的毯子。
不同年龄妈妈该如何训练宝宝的听力
宝宝各个阶段的听觉都有不同的发展,所以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先不必盲目着急,我们要根据每个阶段的特点来给宝宝训练听力。
0-1岁
胎儿3个月时,就能听到母亲体内的声音,5个月大的时候,听力水平已接近成人,能听到母亲体外的声音并做出反应。当妈妈边抚摸肚子边对宝宝说话时,胎内的宝宝没准正竖着耳朵听你的“教诲”呢!
巧用“妈妈调”。由于刚出生的宝宝对某些声音具有本能的听觉偏好,因此,当成人对婴儿说话时,可以用一种相当特别的方式——妈妈调。比如:说话时的语调要夸张一些,抑扬顿挫,语速缓慢、清晰,同时还会伴随明确的动作或物品示范,还可以用叠音词(肚肚、褂褂)等,这样就比较能吸引宝宝的注意力。
你可以利用家中的空酸奶瓶、易拉罐、纸袋等,在里面放上弹珠盖好,摇一摇,对宝宝说:“你听听弹珠的声音。”然后把弹珠拿出来,放上纸屑,盖好之后再摇给宝宝听,问他:“听听纸片的声音是什么样子的?是不是像弹珠一样吵呢?”当然,你还可以用布头、大米等,凡是摇动时可以发出声响的东西让宝宝听。这个小游戏看似简单,但它对提高宝宝听力的敏锐性有很大的帮助哦。爸妈最好是选择不同的材料摇给宝贝听,让他能够快而准地辨别出不同的声音。
宝宝各个阶段的听觉都有不同的发展,所以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先不必盲目着急,我们要根据每个阶段的特点来给宝宝训练听力。
3—6岁
3岁的宝宝语言理解及听觉记忆都有了一定的基础,语言表达也逐渐从简单变得更长、更复杂、更生动,这为他们即将进入幼儿园,学习更多的人际交往技能、复杂的游戏等做好了准备。
(1)边听边看。多给宝宝看图画书,为年龄小点的宝宝讲故事,让孩子以听为主、视知觉为辅。等到3岁的时候,就可以让宝宝随着故事的情节指出图画中的主题。四五岁时,宝宝已能够一边用手指着图画书,一边自己讲故事了,借助于视觉刺激唤起他的听觉记忆,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2)随着生活经验的丰富,宝宝对身边的人和事物所发出的声响,都有了一定的听觉印象。因此,你就可以将这些熟悉的声音¼成卡带,请宝宝闭上眼睛,说出听见的声音:街上的车声、小鸟的啾鸣声、水龙头流水的声音。接着,角色互换,宝宝来问你来答。还可以通过播放各种小动物的声音,让宝宝来辨别、配对,这样能训练宝宝更加细心地注意身边的声音,以奠定语音辨别能力。
(3)掌握听觉与语言互动发展的诀窍。锻炼宝宝对语音的分辨能力,同一个人要持续使用同一种语言与宝宝说话,尤其在父母想让宝宝掌握多种语言时更要注意,否则会造成宝宝的听知觉与语言表达之间的混乱。用宝宝易于理解的语言加强听觉理解能力,反复播放音乐、故事卡带有助于孩子听觉记忆的形成。要让宝宝使用规范的发音,培养用词造句的正确性;利用各种类型的音乐,促进宝宝左右脑的开发。
对于你的指令没反应的宝宝,不见得都是不听话、有叛逆倾向的表现,可能是由于宝宝的听觉能力不足,从而搞不清你的要求。一般来说,先天的听觉障碍应在出生后6个月内发现,及时的治疗与矫正就不会阻碍语言的发展。然而,宝宝的听力出现问题时,由于他们不会说不会表示,因此问题就很容易被忽视。这就需要爸妈处处做个有心人,多多与自己的宝宝交流互动,掌握宝宝身心发展方面的知识,了解自家孩子的个性特点,使宝宝建立自信心、有充分表现自我的健康心理和愿望。
对于学前期的宝宝,爸妈不宜过于强调视、听方面的认知学习,片面重视宝宝多读、多说的训练,而忽视了宝宝触觉、嗅觉等基础感觉对孩子整体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宝宝视觉、听觉的发展也离不开这些方面的感觉刺激,因为各种感觉的发展是在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
【0-6岁宝宝听力发育的指标 小儿听力障碍的早期表现】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