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孕妇呕吐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出现妊娠剧吐对妈妈们来说就比较严重了。妊娠剧吐不仅让妈妈们感到痛苦,对妈妈们的身体也有一定的危害。发生妊娠剧吐的情况,妈妈们要学会自己调理身体。
妊娠剧吐的治疗措施
1.妊娠剧吐的孕妇必须住院治疗,治疗的原则是:维持足够的水分;恢复电解质的平衡;维持适当的营养;给予情绪的支持。
2.饮食方面,住院前的24小时禁食,并且静脉滴注补充至少3000ml/天的液体,加入维生素B6、维生素C,尿量维持在1000ml以上,并给予维生素B1肌内注射。但需根据病人体重酌情增减。另需按化验所测血钾、钠情况,以决定补充电解质的剂量。贫血较重或营养很差的孕妇,也可输血或静脉滴注必需氨基酸500ml/天,连续数日,以补充能量。
3.如果24小时后不再呕吐,则每隔2~3小时给予少量的饼干等,其余时间则给予清流质饮食,一次不超过100ml。如果没有呕吐现象,则慢慢进展至软食甚至普通饮食。如果以上的方法都无效,也许可以尝试以管灌食或完全的肠道外营养法。
4.对于合并有代谢性酸中毒者,可给予碳酸氢钠或乳酸钠纠正。营养不良者,静脉补充必需氨基酸、脂肪酸。一般经过上述治疗2~3日,病情多可好转。
5.给予止吐剂。一般在妊娠最初的三个月内不建议用此方法,除非已权衡对孕妇的利益超过对胎儿的任何可能危险性,并且在使用其他方法都无法有效控制呕吐的情况下才考虑用此方法。
妊娠剧吐的原因
1.与hCG的显著升高有关。其依据是,早孕反应出现与消失的时间与孕妇血hCG值上升与下降的时间相一致,加之葡萄胎、多胎妊娠孕妇血hCG值明显升高,剧烈呕吐发生率也高,说明妊娠剧吐可能与hCG水平升高有关。
2.与雌激素有关。妊娠恶心和呕吐随雌二醇水平的增减而增减,服用雌激素的妇女比未服者更易恶心和呕吐,证明了这种症状对雌激素的易感性。
3.与精神压力有关。精神过度紧张,常常处于焦急、忧虑状态下的孕妇和经济状况较差的孕妇易发生妊娠剧吐,也说明了这种病可能跟精神、社会因素有关。
4.与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螺旋形弯曲的细菌)有关。
妊娠剧吐对胎儿的影响
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全部靠母体的胎盘供给。孕妇的营养,直接关系到胎儿在子宫内的生长发育和出生后的健康,而妊娠的前3个月,是胚胎初步分化的关键期,人脑发育的第一个高峰期就在妊娠10~18周,这个时期需要大量的蛋白质和核酸,如果此时缺乏营养,脑细胞的数目就不会分裂增殖到正常人的水平,将来的智力发育就要受到灾难性的影响,导致智力低下。如是严重营养不良,还可能引起流产、早产、畸胎、宫内发育迟缓,甚至胎儿死亡。
妊娠剧吐对妈妈的影响
妊娠剧吐往往会使孕妇对妊娠产生抗拒、恐惧的心理,这会造成孕妇体内皮质酮水平升高,皮质酮分子可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若胎儿长期暴¶于母体的高皮质酮水平的环境中,则胎儿大脑中的受体就变得不那么敏感了,这样的孩子出生后,当他们碰到沮丧和焦虑等方面情绪时,大脑的肾上腺 皮质酮负反馈环的调节将没有一般人精确敏感,从而造成孩子胆小脆弱,情绪易激动,行动畏缩。另据大量临床调查,在妊娠7~10周内孕妇情绪过度不安,可能导致胎儿口唇畸变,出现腭裂或唇裂,因为胎儿腭部的发育恰好在这一时期。
妊娠剧吐怎么办
妈妈们如果发生妊娠剧吐的话,症状稍微轻一点的话,需要注意饮食,多吃富含糖类和维生素的食物,选择易消化吸收的,在进餐后最好静卧一会,让肠胃消化食物。如果妊娠剧吐的症状稍微严重的,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镇静止吐药。重症的妊娠剧吐者,需要到医院进行治疗,必要的时候需要采取输液住院治疗,来补充妈妈们身体所需的水分和营养,这样才能保证婴儿正常发育。
妊娠剧吐食疗法
妈妈们有妊娠剧吐现象时,可以通过饮食来缓解症状。将生姜、乌÷肉、红糖,加水一起煎成汤,每天喝两次。这款饮品有暖胃止吐、生津止渴的功效,肝胃不和而引发的妊娠剧吐的妈妈们可以常喝。姜汁牛奶也有助于缓解妊娠剧吐症状。将鲜牛奶、生姜汁和白糖混合一起煮沸,趁热喝,每天喝两次。这款饮品对妈妈们的肠胃也有很多好处,并且有很好的止吐功效,妊娠剧吐严重的妈妈们可以尝试喝一些。
如何预防妊娠剧吐
1.平时要注意调整好自己的精神状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家人也应该给予鼓励,保持愉悦的心情,转移注意力。
2.饮食方面要合理调配,应以富含营养、清淡可口、容易消化为原则;不强求不爱吃的东西,不要空腹。采取少吃多餐的方法,有利于预防妊娠剧吐。
3.怀孕初期,胃肠反应剧烈,可以试着吃些凉的或室温状态下的食物,这些食物的气味没有热的食物那么强烈。
4.适量运动对减轻孕吐也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孕吐严重时要尽量卧床休息。
5.居住环境要尽量布置得清洁、安静、舒适,避免异味的刺激,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平时还应该远离呛鼻的气味。
【妊娠剧吐怎么办 妊娠剧吐对胎儿的影响】相关文章:
★ 宫缩对胎儿的影响
★ 妊娠剧吐
★ B超对胎儿的影响
★ 孕妇脾气大怎么办
★ 生气对胎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