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生后,就需要开始接种疫苗了。疫苗接种禁忌多,这就需要新手爸妈提前对疫苗有所了解,以避免出一些小差错。以下这些禁忌,千万别犯,以免对宝宝造成影响。
不能将疫苗接种时间提前
有些妈妈认为宝宝早晚都要接种疫苗,提前接种可以让宝宝尽早得到抗体的保护,免受传染病的困扰。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宝宝疫苗接种的时间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接种的时间是根据宝宝接种后体内产生的抗体水平、抗体数量和抗体持续时间来确定的。提前接种或推迟接种,都会影响免疫效果。一般医生都会在接种卡上明确标明接种时间,如果妈妈不确定接种时间,也可向医生详细询问,以确保宝宝能按时接种。
哪些宝宝不宜接种卡介苗
卡介苗是宝宝出生后的第一针,但若宝宝属于以下情况,则不应接种。
(1)早产、难产并伴有明显先天性疾病或畸形的宝宝。
(2)患有发热、腹泻等疾病的宝宝。
(3)患有心、肺、肾等慢性疾病及严重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神经系统疾病的宝宝。
(4)患有严重湿疹、可疑性结核病或对接种有过敏反应的宝宝。
不能在宝宝入睡时打针
在接种疫苗时,很多宝宝都会扯着嗓门儿大哭,于是,有些妈妈就开始作妖了,认为在宝宝入睡时打针会比较容易,其实,这样也是不可取的。宝宝即使在睡觉,打针突然的痛感也会惊醒宝宝,宝宝身体强烈地扭动不仅会影响打针,还会使宝宝日后出现入睡困难、突然惊醒及醒后哭闹的现象,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因此,不宜在宝宝入睡时给宝宝打预防针,如果此时非打不可,也最好提前唤醒宝宝。
接种后不能忽视宝宝的反应
疫苗相对人体而言属于异物,在接种后产生免疫反应的同时,也会给人体带来一系列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一般对人体没有伤害,2~3天即可恢复。
(1)正常反应
一些人接种后会出现发热、注射局部红肿、疼痛或出现硬结等炎症反应,这些反应属于正常反应,大多数是由于疫苗的性质引起的,不会给组织器官造成不可修复性损伤。正常反应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只要妈妈精心照料宝宝,一般都可自行恢复。
(2)异常反应
由于体质差异,一些宝宝接种某种疫苗后会表现出异常反应,如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可能出现无菌化脓,接种乙脑、麻疹等疫苗后可能出现皮疹、面部水肿、过敏性休克等反应。异常反应的发生与受种宝宝的体质密切相关,尤其是过敏体质的宝宝和免疫缺陷的宝宝更容易出现异常反应。但不管是正常反应还是异常反应都会引起受种宝宝的不适感。因此,在接种疫苗前,妈妈宜向医生说明宝宝的健康状况及已往的免疫情况,有利于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不能忽视接种后免疫反应护理
注射疫苗后,大多数宝宝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出现免疫反应,妈妈不仅要了解哪些反应属于正常反应,也要掌握常见反应的护理方法。妈妈良好的护理方法能减轻宝宝的不适感,还有助于加快反应消退。
(1)局部出现红、热、肿、痛
一般接种注射疫苗都会引起注射部位出现这种局部反应,其中注射破伤风疫苗后反应更加明显,还可能同时伴有淋巴结肿大、局部瘙痒等反应。局部反应程度较轻,多在注射后2 ~ 3天即可自行消退。妈妈要注意保持注射部位的清洁,勤给宝宝换洗衣物,避免宝宝抓挠注射部位,以免引起继发感染。如果局部红、热、肿、痛持续加剧,局部淋巴结明显肿大、疼痛,则可能发生继发性感染,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进行处理。
(2)发热
一般注射百白破、麻疹、流感、脑膜炎、甲肝等疫苗后,通常会在注射后24小时内出现发热症状,还常伴有嗜睡、乏力、烦躁、全身不适等全身反应,少数受种宝宝还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大多数宝宝体温持续在38.5℃以下,如果无其他不适感,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只要让宝宝多休息、多喝水,就有助于宝宝降温、排出体内代谢物,不宜随意使用抗菌药物,一般持续1 ~ 2天后体温就能恢复正常。但如果宝宝体温超过38.5℃,且伴有严重的呕吐、烦躁等症状,或体温持续升高2天后仍未消退,可能是宝宝受到了其他病原感染,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不能同时接种两种活疫苗
一般情况下,两种疫苗的注射时间应间隔在一个月以上,但如果因特殊情况需要进行补种,妈妈一定要注意两种活疫苗不能同时注射。而两种死疫苗或含有一种死疫苗,可以同时注射,但要求注射不同侧的部位。另外,如果妈妈带宝宝离开原住地后,要带好宝宝的计划免疫接种本,及时到当地医疗卫生机构登记,并确定宝宝的接种时间。
很多人认为注射了三次乙肝疫苗,宝宝就不会再感染乙肝病毒。殊不知,由于疫苗注射的条件和宝宝自身的体质,有的宝宝虽然按计划注射了三次乙肝疫苗,但并未产生乙肝抗体。一般在第三针注射一个月后,到医院进行验血来检查宝宝体内是否产生抗体,尤其是家中有乙肝的患者,更需格外注意。
【接种疫苗的这些禁忌 新手爸妈最好提前了解】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