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角度解释,性教育其实包含了很多内容,对于初生的婴儿来说,当然不可能有性的意识,但却有性的本能。
婴儿真的有性意识吗?据报道,几个月大的男婴会在哺乳的时候出现阴茎的自发性勃起,随着吮吸频率的增快,婴儿面色涨红,全身肌肉有节律地收缩,随之出现一种满足后松弛。整个过程类似于成年人的性兴奋过程。也有报道说,女婴也有类似的阴道分泌液增多和阴道节律性收缩。至于七八个月的婴儿摸弄生殖器,做一些夹腿的动作,类似手淫。所以报道称“婴儿也有性意识”。
这些我不认同,即使如此,需要教育的也不应该是孩子,而是看到这一幕时会怎样思考的成年人。婴儿是没有性意识的,只是在身体本能的层面对外界刺激存在应有的反应,因此婴儿的内心是没有疑惑也没有矛盾的,他们只是本能的作出反应而已,就像大自然的天气一样理所当然。对此我们成年人作何解释,继而在这种解释之下,又会作出怎样的举动来,这才是关键。有的妈妈们显然会被吓到,或者会以为自己的孩子很奇怪,甚至从此不愿给孩子喂奶。
性的五个阶段弗洛伊德将人的性心理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口欲期、肛门期、性蕾欲期、潜伏期和生殖期。
口欲期 刚生下来的婴儿就懂得吸乳,乳头摩擦口唇粘膜引起快感,叫做口欲期性欲。
肛欲期 粪块摩擦直肠肛门粘膜产生快感,叫做肛门期性欲。
性蕾期 儿童到3岁以后懂得了两性的区别,开始对异性父母眷恋,对同性父母嫉恨,这一阶段叫性蕾欲期。其间充满复杂的矛盾和冲突,儿童会体验到俄狄浦斯(Oedipus)情结和厄勒克特拉(Electra)情结,即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这种感情只是心理上的性爱而非生理上的性爱。当然,这只是心理学派中精神分析学派里弗洛伊德的理论。
关于口欲期、肛欲期和性蕾期我们来重点讲述一下,以便父母在早期的性教育中趋利避害,知道怎样的引导方式更有益于孩子的成长。
口欲期口欲期是大概1岁以前的时候,主要表现为婴儿有吮吸乳汁的快感。同时,婴儿会尝试用“嘴”去尽可能的完成所有好奇和渴望的事情。例如用嘴去咬各种材质的东西,来获取本能上探索世界的欲望。
这个时期妈妈们主要注意的是以下两点:
喂奶 防止喂奶的时候乳汁突然喷溅,对婴儿造成惊吓而不肯吸乳,没有吸吮母亲的乳房长大的孩子,长大后除了可能会存在易焦虑的问题外,为了自我补偿,还可能会出现语言的攻击性性格问题。
奶嘴代替乳头 请妈妈们尽量不用奶瓶喂奶,不要相信奶嘴的触感和乳房的触感相同之类的说法,即便是再仿真的奶嘴,婴儿的嘴唇也能足够敏感的感受到二者之间的天壤之别。
肛欲期1岁左右的孩子通常都要接受大小便的训练了,随着括约肌的发达,孩子开始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大小便,大便的积累造成强烈的肌肉收缩,当大便通过肛门时,黏膜产生强烈的刺激感,这样的感觉能带来高度的快感。
另外,大便对婴儿还有其他的重要意义。对婴儿来说,大便是他身体的一部分,排出大便相当于做出“贡献”或献出“礼物”。从主客体关系的性质来看,大便在某种意义上变成了孩子与父母或成年人保持关系的某种工具,孩子们感受到他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周围的人和环境。
这个时期主要注意一件事情:大小便的训练。如果妈妈太严厉,孩子就会感觉紧张,通过心理压力扰乱到控制大小便的自然节律。孩子将大小便解在裤子里的次数就越多,肛欲期拖延的时间也越长,出现心理发展的停滞状态,以至于上了小学还会尿床或者不敢自己大便。
性蕾期3岁左右,进入性蕾期。这个阶段,宝宝把注意力转向了自己的生殖器或他人的生殖器。弗洛伊德把这个时期成为恋母和恋父时期,女孩儿会靠拢爸爸而对抗妈妈,男孩则相反。例如有些男孩儿会喜欢抚摸母亲的乳房,或者把脸贴在母亲的胸口摩擦。如果父母不理解这些举动是成长过程里的自然行为,就可能会制止甚至上纲上线到道德问题而责骂孩子。孩子的举动被惩罚后可能会压抑自己不去表现本能的欲望,并且自责和恐惧,对乳房和男女性别的差异产生恐惧心理。
而女孩大多表现为对男孩的生殖器的兴趣,心想:“为什么我没有这个东西呢?为什么我跟他不一样呢?”甚至有的女孩会模仿男孩站着小便的样子。
妈妈如果发现宝贝女儿盯着男孩儿的下体看,会觉得很难为情,于是各种委婉的教育就来了,例如“你是女孩子,女孩子是不能盯着小男孩那里看的,记住了吗?”妈妈此时的做法其实是在压抑女孩对性别差异的认同,压抑过分的情况下,易导致后天形成的同性恋倾向。
正确的做法是以温和的语气和表情,通过画册,来认真地对女孩讲解男孩与自己不同的地方,并说明这里是不能触碰的私密部位。既不能触碰他人的,也不能让他人触碰到自己的私密部位,用孩子的语言去说明这些,例如:“这里是你的秘密宝藏哦!不能让其他人碰触你的秘密宝藏,你要始终保护它。”或者“男孩的秘密宝藏和女孩不同,就像你喜欢穿裙子,而哥哥喜欢穿短裤一样。”用形象的、儿童的语言去说明和解释男女差异,以及注意保护自己的私密部位的教育目的。
经过这三个时期后,再由潜伏期到达青春期性腺成熟才有成年的性欲,然后完成最后一个时期,即生殖期。成人人格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前三个发展阶段已基本形成,因此心理学认为儿童的早年环境、早期经历对其成年后的人格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许就是此篇文章想要达成的意义吧。
【你所不知道的婴幼儿性启蒙教育】相关文章:
★ 乳糖不耐受性腹泻
★ 婴儿可以吃蜂蜜吗
★ 婴儿吃鱼肝油
★ 婴儿过敏性鼻炎
上一篇:7~9个月,是学习爬行的关键期
下一篇:6~7个月婴幼儿能力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