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便能反映出宝宝的健康状况,但宝宝便便的颜色、形状、质地,好像总在变化。到底什么样的便便是正常的,什么样的便便代表宝宝的身体出现了异样?来看看下面这几个妈妈最关心的便便问题吧。
绿便绿色的便便多么古怪啊!但在大部分情况下,绿便都是正常的。
宝宝出生头几天拉的便便也叫胎便,质地黏稠,颜色呈墨绿色。那是宝宝还在妈妈肚子里时积攒下来的。等胎便排空,就会变为正常的新生儿便便(黄色)。
一般母乳宝宝的便便比较稀软,颜色呈黄色或芥末绿。奶粉宝宝的便便相比母乳宝宝更易成型,颜色呈黄色、浅棕或棕绿不等。以下几种情况也会让宝宝的便便变成绿色:
喂养不足:如果宝宝大便较少、偏稀,很容易饿,体重增长缓慢,那么可能存在喂养不足的情况,只需增加宝宝的饮奶量即可。
添加辅食:如果吃了特别多的谷物或不易消化的食物,宝宝的便便也会变色,妈妈可以通过调整宝宝的饮食结构来解决。
绿色食物:如豌豆、绿叶蔬菜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原模原样地出现在宝宝的尿布上。
补充铁质:特别是服用了补铁的药物,很可能使宝宝便便呈现深棕色、绿色或黑色。
稀便宝宝的大便很稀,妈妈常会担心是不是腹泻了。其实大部分宝宝在添加辅食前,大便稀软,甚至呈水状都是很正常的,尤其是母乳宝宝。
宝宝添加辅食后,因为消化系统还不成熟,所以有时在尝试新食物时,也会出现大便很稀,或伴有黏液的情况。此时只需暂停摄入该种食物,过段时间再尝试就可以了。
病理性腹泻,宝宝的大便除了稀以外,还会有臭味,有时带有黏液,并伴随着发烧或体重下降。比如,乳糖不耐受也会导致排便增多、大便稀薄,便便里有奶块、黏液、泡沫,伴随腹鸣、放屁,严重的会影响生长发育。
如果宝宝只是轻微腹泻,精神状态和食欲都很好,那就不用过于焦虑,多给他补充水分就好。但要避免摄入含糖量高的食物和液体。如果腹泻的同时还伴有呕吐、脱水、发烧、体重下降等症状,那就要及时带宝宝去看医生了。
攒肚月子里的宝宝是个直肠子,总是一吃就拉,妈妈要不停地给宝宝换尿布。但满月以后,你可能会发现,宝宝的排便次数慢慢减少了,从1天6~8次,减少到1天1次,甚至有时一整天都不排便。这是怎么回事?是宝宝便秘了吗?
其实,宝宝在1~3月龄时排便次数减少的现象叫作“攒肚”,是此阶段很正常的一种现象。这是因为宝宝消化吸收的功能慢慢增强了,对母乳的吸收也越来越好,于是食物残渣变少,排便时间自然也就变长了。
对于攒肚的宝宝,虽然排便时间长了,便便量也减少了,但大便仍旧是松软的,排便过程也不费力,这是和便秘的最大区别。妈妈无须担心,实在不用每天都盼着宝宝拉便便。
便秘便秘是指宝宝大便干结,有时呈颗粒状,并且排便费力的现象。并不是排便次数少,排便间隔时间长就表示宝宝便秘了。
在添加辅食前,相比母乳宝宝,奶粉宝宝更容易出现便秘的问题,因为母乳中的低聚糖能有效预防便秘。奶粉宝宝常见的便秘原因有奶粉过稠、过度补充钙和维生素D,以及对牛奶蛋白不耐受等。如果是对牛奶过敏,只需更换奶粉就能见效。宝宝添加辅食后,便秘通常是因为食物加工过于精细,摄入纤维素不够,缺乏运动等造成的。解决办法有:调整宝宝的饮食结构,增加纤维素的摄入;在医生同意的情况下喝少量李子汁或吃点西梅泥;适当增加运动,比如让宝宝平躺着,帮他像骑自行车一样弯曲和伸展双腿等。
切记不要擅自使用通便剂、灌肠剂,或者胡乱给宝宝喝凉茶、吃降火药。
遇到以下几种便便,莫惊慌有奶瓣的便便:这种情况下,母乳妈妈要少吃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
泡沫状的便便:可能宝宝有点受凉,或者妈妈吃得太甜了;
黑色便便:可能是有点消化不良,或者和补铁药物有关等。
宝宝的便便真是变化无常,常让新手妈妈百般困惑,万般纠结,但只要宝宝精神状态不错,饮食、活动都正常,体重也有稳定的增长,就没什么好担心的。
但如果便便的颜色、质地不同于以往(比如出现红色、白色的便便),同时宝宝的精神状态也不好,甚至伴有呕吐、发烧等症状,那妈妈就要引起重视了,请及时带宝宝就医。
【新生儿这几种大便要注意】相关文章:
★ 新生儿常见疾病
★ 新生儿大便带血
★ 新生儿败血症
上一篇:宝宝感染乙肝后有治愈的可能吗?
下一篇:宝宝还是呛奶了,要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