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以为只有湿疹是过敏,其实宝宝的皮肤、消化系统、呼吸系统都有可能产生过敏,小编综合整理了崔玉涛的书籍、讲座、微博等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各位新手妈妈们~
什么是过敏婴幼儿过敏目前是全世界最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被称为二十一世纪最具流行性的非感染性疾病现象。
当人体免疫系统对来自空气、水源、接触物或食物中天然无害物质出现过度反应时就可认为人体出现了过敏。其中的三个关键词是:人体免疫系统、天然无害物质和过度反应。过敏不是因为免疫功能低下,反而是免疫功能异常增强而导致的。
过敏主要累及皮肤、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累及皮肤可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或特异性皮炎(湿疹);累及消化系统可出现呕吐、恶心、腹痛、腹泻、便秘、大便带黏液及血液、生长迟缓;累及呼吸系统可出现频繁打喷嚏、流鼻涕、咳嗽、喘息等。除了皮肤表现,过敏的其他表现不够特异,往往很难在早期得到诊断。
过敏的三种类型根据发生的不同机理,过敏可分为IgE(血液免疫球蛋白E)介导、非IgE介导和IgE—非IgE联合介导三种类型。
IgE介导类型发病急,遇到过敏原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病。皮肤可表现出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系统表现出鼻炎、眼结膜炎、哮喘等;消化系统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
非IgE介导类型发病缓慢,遇到过敏原后48至72小时才发病。主要出现消化道表现,类似肠炎。IgE—非IgE联合介导类型发病有时急,多数情况较为缓慢,以特异性皮炎(湿疹)或胃肠病为表现。
平常提到的过敏原检测包括皮肤点刺试验、血IgE(免疫球蛋白E)检测都是针对IgE介导过敏而言,所以不是所有过敏都能通过过敏原检测确定。孩子进食、接触或吸入某些物质后的反应及回避后症状消失的速度和程度,以及再次进食、接触和吸入后同样症状再次出现的速度和程度才是诊断过敏最准确的指标。
过敏的三个不同阶段过敏是人体免疫系统对外来物质的异常反应过程,它会随着时间不断变化。过敏有皮肤和胃肠道、上呼吸道及下呼吸道三个不同阶段的表现。
过敏主要影响人体三大系统:皮肤、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其中胃肠和皮肤表现最早。进食后出现呕吐(注意不是溢奶)、腹泻、便秘,特别是腹泻、便秘交替出现以及严重腹绞痛等都可能是过敏表现。过敏常见于皮肤。急性过敏,即IgE介导过敏,表现为皮肤瘙痒、红斑、局部或全身风团表现——急性荨麻疹。嘴唇、脸部和眼周的急性血管神经性水肿也是过敏的急性表现。慢性皮肤过敏表现除了瘙痒、红斑外,主要为特异性皮炎(湿疹)。了解急慢性表现,目的是为了尽可能从生活中寻找过敏原。
过敏时间较长后,可侵袭呼吸道。上呼吸道表现类似“感冒”,反复流涕、咳嗽、扁桃体肿大、腺样体肥大等。急性、IgE介导过敏的上呼吸道症状,包括鼻痒、打喷嚏、流涕或鼻塞、结膜炎等;下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胸闷、喘息或气短。对于“反复”呼吸道感染,必须区分是免疫功能低下所致,还是与过敏相关。没有结论之前,不要轻易使用免疫增强剂,以免过敏加重。
家长不要以为过敏会随着孩子成长一定会自动改善,过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有些情况会越发展越难治。家长只有了解了过敏的发展转变,了解了过敏的严重性,才能够做到及早预防和治疗。找到过敏原,才是根治过敏的办法。
如何寻找过敏原现在很多医院都在开展过敏诊断,包括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液免疫球蛋白E(IgE)检测等。
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液免疫球蛋白E(IgE)测试虽然都是测试IgE介导的过敏原,也都是常规检查,但测试机理不同。皮肤点刺试验是将过敏原试剂点刺于挑破的表皮内,以观察反应情况。如果测试前服用过抗过敏药物,必然会影响测试结果。而血液IgE检测是直接测定,不受药物影响。但是,只有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在体内达到一定浓度时才可被检测到。因此,往往是过敏症状在前,IgE阳性检测结果在后,所以1岁之内或过敏症状短于6个月的婴幼儿,检测IgE不一定能得到阳性结果。
不论皮肤点刺试验还是血液免疫球蛋白E(IgE)检测都是针对IgE介导的急性过敏,过敏还有非IgE介导的慢性过敏。过敏原检测阳性说明一定有过敏,但阴性也不能说明就没有过敏。所以要通过生活中孩子对食物或环境的切实反应来确定过敏原。
当怀疑存在过敏时,应及时去除怀疑的食物或远离怀疑的环境。若症状明显见好,再有意识地接触被怀疑的食物或环境;若过敏症状再次出现,即可确定过敏。若家长不能准确判断,可以请教医生。“食物回避+激发”是诊断过敏的主要方法,血液检测等手段只能作为辅助。
千万不要依据过敏原检测结果作为孩子食谱的选择依据。
如何处理过敏原由于婴幼儿免疫系统还处于发育过程中,因此如果早些发现过敏原,及早给予回避,随着婴幼儿免疫系统的逐渐成熟,过敏就会越来越弱,乃至完全根治。
对于过敏,很多时候家长不一定是不清楚过敏原,而是不知如何面对和处理过敏原。
去除过敏原就是回避引起过敏的食物、躲避引起过敏的环境,应在家进行。比如:对于螨虫、粉尘过敏,就应该去除家中地毯、挂毯、毛绒玩具等可能附着这些过敏原的物品;擦洗地面和桌面时,尽量使用清水,避免使用吸尘器;牛奶蛋白过敏,除了非常果断地更换为深度水解或氨基酸配方粉外,还不能进食任何含牛奶的食物和补充剂,更不要考虑继续试用或换成豆奶、羊奶;鸡蛋过敏就要果断停掉鸡蛋,同样不能进食任何含鸡蛋的食物;霉菌过敏,除了避免潮湿环境外,还要去除食用菌及发酵食物,包括发酵类食品。对待其他过敏的原则亦是同理。
很多家长认为中断过敏原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实际上只要从生活中耐心寻找,加上过敏原检测,绝对可以找到过敏原。一旦找到过敏原,严格回避至少6个月,情况自然会有明显好转。
什么是食物过敏食物过敏是反复暴露于某种食物后人体免疫系统出现的异常反应,不是所有食物进入人体都会出现异常反应,只有免疫系统不成熟的婴儿或免疫系统受破坏后(如反复使用抗生素等)才可能出现过敏。
食物过敏的最先、最常见的表现是消化道症状。进食一种食物后,快速出现唇、舌和上腭的血管神经性水肿,表现为明显口腔瘙痒或出现恶心、急性绞窄样腹痛、呕吐、腹泻等都应考虑为食物过敏。这些表现为IgE介导的过敏,也就是急性过敏。遇到这种情况,要及时停掉可疑食物,服用抗过敏药物。
食物引起过敏很多时候表现为慢性症状,比如治疗不见效的胃食道反流症、稀水便且排便次数增多、大便中含有血液和/或黏液、经常不明原因的腹痛、治疗效果不明显的婴儿肠绞痛、拒食或厌食、顽固性便秘、肛周红肿、皮肤苍白且经常疲惫等。遇到这些情况,请教医生,考虑是否与食物过敏有关。
如果发现儿童生长缓慢并伴有湿疹及至少一条胃肠道症状,包括胃食道反流症、稀水便且排便次数增多、大便中含有血液和/或黏液、腹痛、婴儿肠绞痛、拒食或厌食、便秘、肛周红肿等,应该考虑食物过敏。家长不能明确诊断时,应该请教有经验的儿科医生。
家长应该知道的小儿食物过敏知识孩子出现了过敏,很多家长都会自责地认为是自己给孩子选择食物选择错了,其实不是这样,而是孩子免疫系统对这种天然无害物质出现了过度反应,问题在于免疫系统。
食物过敏是什么?是人体对食物出现了不耐受以后表现出来的一些异常表现,主要是消化道的表现。比如吃了某种食物以后,口腔可能出现瘙痒或疼痛等异样的表现;食物被咽下去以后,胃部会受到刺激而出现反流、呕吐,再往下会出现腹泻或便秘。如果有些食物人体的异样反应没有使我们认识到是食物过敏,我们继续给孩子吃,吸收到孩子体内,在体内出现反应,就可能出现皮疹,例如湿疹,所以湿疹实际是晚于消化道表现的。
很多家长对消化道表现认识的不是特别明了,因为我们刚才提到的反流、呕吐、腹泻、便秘,好像在小孩身上特别常见,家长不觉得这是一个什么特别的问题,很少会考虑到食物过敏。所以家长一定要记住,孩子吃了一种食物,出现了这样的反应,马上要停掉,如果停下来以后,这种表现就会消失,或者是明显的减轻,那就证实是这种食物引起了不耐受或过敏的表现。
那家长又会提出一个问题,孩子每天吃多种食物,我怎么知道是他对哪种食物过敏呢?在我们婴儿喂养过程中,为了能够确切地知道孩子对这种食物是否耐受,在给他食物的时候,一定要从单一品种做起。比如我们给孩子吃米粉,就吃纯米粉,婴儿营养米粉。纯米粉吃着有问题,那就是米粉的问题。如果直接给他吃了奶米粉或麦米粉,出了问题后是米粉的问题,还是麦子的问题,还是奶的问题就不容易判断了。
比如说给宝宝辅食时添加鸡蛋,就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现在很多家长给孩子吃的食物很杂,不是一种一种去吃,而是集中混在一块给孩子添加,一旦出现了问题,就将所有的都停掉,此时即使症状得到缓解,营养也会受到影响;如果不停掉,到底是哪种出的问题又很难猜测。所以对于食物过敏,我们要知道孩子的免疫系统在逐渐的发育过程中,对某种食物可能会出现不耐受或过敏的问题,所以我们在添加食物的时候一定要从单一品种加起,一种一种逐渐地加。加到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马上就把这个品种的食物停掉,至少三个月以后再给孩子尝试,如果哪个品种吃了以后没有这样的反应,就可以继续添加。这样在孩子免疫系统逐渐发育、身体状况逐渐成熟的过程中,既能够接受你给他提供的各种各样的食物品种,又能保证孩子安全正常成长。
预防过敏一定要从第一口奶开始婴幼儿过敏大都从食物过敏起步,现在太多婴儿出生后第一口吃的是配方奶。虽然妈妈们有诸多理由,生后还没有母乳、孩子哭闹、怕孩子出现黄疸、怕孩子营养不够等,但殊不知,第一口接受配方奶可造成牛奶蛋白过敏的开始——致敏。致敏也就是体内免疫系统出现异常表现——IgE增高,当增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过敏症状。
预防过敏要从出生后第一口奶做起。婴儿出生后,吸吮妈妈乳房时,首先接触到的是妈妈乳头上需要氧气才能生存的需氧菌,继之是乳管内的不需要氧气也能存活的厌氧菌,然后才能吸吮到乳汁。生理母乳喂养是先喂细菌再喂乳汁的过程,这个过程能够促进孩子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不仅利于母乳的消化吸收,而且能够促进免疫系统成熟,预防过敏发生。
当婴儿出生后体重下降未超过出生体重的7%时,就应坚持母乳喂养。若体重下降达到体重的7%,则需在每次母乳喂养后补充配方粉,但应该是部分水解配方粉。坚持这个原则,很多婴儿就会直接进入纯母乳喂养过程。先吃普通配方奶,即使做到了纯母乳喂养,也可能出现“母乳喂养下牛奶蛋白过敏”。
治疗过敏的三种办法:1、过敏的对症治疗
对过敏进行对症治疗,我们经常会采用药物。过敏跟人体内一种特殊的免疫球蛋白E有关,免疫球蛋白E会刺激人体肥大细胞膜使细胞膜破溃,进而释放一种物质--组织胺,从而引起红肿痒等过敏症状。现在最常见的抗组织胺药物一种叫开瑞坦,一种叫苯海拉明,还有一种叫仙特明。至于大家熟知的扑尔敏,现在已经很少给婴儿和儿童使用。
当出现过敏症状时,由于体内被称为肥大细胞的一类特殊细胞会释放组织胺,引起红肿痒等症状,用这种抗组织胺药物,组织胺就会减少,红肿痒等症状也就会减轻。
肥大细胞破坏会产生组织胺,使用抗组织胺药物虽然可以抵消组织胺引起的症状,但是不能从根本上阻止组织胺的产生。所以如果想长时间消除症状,就必须长时间使用抗组织胺药物,但这样不可避免会产生副作用。另外一种稳定肥大细胞膜的药物,就是激素。激素在治疗过程中特别常见,比如氢化可的松、派瑞松等等。激素会稳定肥大细胞,减少或避免组织胺的释放。尽管这两类药物--抗组织胺药物和激素,在治疗过程中非常常见,但都不是治疗过敏原因的药物。如果将过敏看做一个从头到尾的链条,那么药物只是治疗的最后一个环节,既非最佳,亦非最彻底。最标本兼治的治疗方法是针对病因的治疗。
2、过敏的对因治疗
在开始考虑过敏的对因治疗前,我们首先需要考虑引起过敏的原因。比如,孩子存在牛奶蛋白过敏,那我们就要选择特殊的水解牛奶蛋白制剂。什么叫“特殊”呢?一个完整的牛奶蛋白,婴幼儿对它会出现过敏,那我们就可以将它分为很多很小的部分。这样,牛奶蛋白的营养价值可得以保存,而由于生物结构不完整,过敏性就会明显降低或消失。这种将牛奶蛋白结构变小的技术称为水解技术,水解后的蛋白质称为水解蛋白。根据水解的程度,将水解蛋白分成部分水解、深度水解和氨基酸配方。因为蛋白质最小的结构成分是氨基酸,所以对牛奶过敏的婴幼儿就只能悬着氨基酸配方或深度水解配方。
当然过敏不仅仅有牛奶蛋白过敏这一种类型,它还有很多其他过敏原。比如,婴幼儿有螨虫过敏,我们使用的脱敏疗法。脱敏疗法是用特殊的制剂,根据特殊的规程,逐渐刺激孩子,从而使他最终达到脱敏。一般刚开始的时候,用特别少的抗原剂刺激孩子,然后慢慢地逐渐增多,最后达到他自己能够适应大剂量抗原,即对这个东西不过敏了,也就是耐受了。由于这是特殊的制剂,是经医学特别加工的制剂来给他进行脱敏疗法,所以这种脱敏疗法需要的时间有点长,一般在两三年的时间内才能做完。不是打几针就能解决问题,因此如果孩子具有脱敏指征的话,需要给他连续使用。
3、过敏的益生菌疗法
除了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以外,还有一种特别普遍的治疗过敏的办法--益生菌疗法。其实过敏主要是从食物过敏开始的。食物过敏是食物吃到肚子里,胃肠道没有很好地消化吸收了,造成了未充分消化的食物成分对人体内的刺激。没有很好消化就吸收,是因为肠道菌群不太健康所致。
不太健康的肠道菌群可导致食物在未能充分消化的状态下被吸收。由于食物消化吸收中需要肠道细菌的参与,所以说细菌是消化吸收中特别重要的一个环节。肠道细菌没有建立好,食物当然就不能很好消化而被吸收,这样在人体内自然就会引起过敏反应。益生菌治疗就是使不太健康的肠道菌群逐渐恢复健康,它可以通过刺激肠道细胞间的树枝状细胞、抗原递呈细胞等免疫细胞促进肠道成熟,与此同时又刺激了全身免疫系统的成熟。这个过程正好可以抵抗导致过敏出现的途径。
我们肠道中所有的细菌都是外来的,是通过食物、接触物等媒介进入消化道。没有一个肠道细菌是内在产生,所以家长不用担心服用益生菌会使肠道内在的细菌受到破坏。实际上,服用益生菌可清除肠道内部健康的细菌,保存健康的细菌。这样肠道才能更加健康,更好地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以避免过敏,这也是从根本上治疗过敏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方法。
为什么孩子的肠道菌群不健康?这和两个因素有关:第一,家里太干净。太干就,接触物中的细菌减少,食物中的细菌减少,导致孩子吃进去的细菌的机会也减少。第二,消毒剂使用得太频繁,导致吃进去消毒剂的机会增多。想告诉大家,我们家里头不需要消毒剂,因为我们家里头部需要无菌,只需要干净。干净是通过清水擦洗以保持清洁的方法和状态。消毒剂的滥用,加上抗生素的滥用,会破坏肠道的正常菌群,导致肠道不健康。
【应对宝宝过敏知识大全】相关文章:
★ 宝宝说话
★ 宝宝能用护肤品吗
★ 宝宝玩具安全
★ 宝宝便秘
★ 宝宝感冒
★ 宝宝大脑发育
★ 宝宝睡觉摇头
★ 宝宝落枕
★ 宝宝视力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