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是母乳、哺乳动物乳汁中主要的碳水化合物。婴幼儿腹泻后因肠道黏膜受损,会使小肠黏膜上的乳糖酶遭到破坏,导致奶中乳糖消化不良,引起乳糖不耐受性腹泻。特别是轮状病毒性肠炎后,容易继发乳糖不耐受。
无乳糖配方是专为乳糖消化不良/不耐受婴儿所配制的特殊婴儿配方粉。乳品中所含碳水化合物为乳糖。婴幼儿腹泻致肠道黏膜受损的同时,会破坏其表面消化乳糖酶,造成暂时乳糖消化障碍,加重腹泻。
无乳糖配方粉,不是不含碳水化合物,而是用麦芽糊精等替代,其营养效果与普通配方相同,绝对能够满足婴儿需求。严重腹泻时,普通配方粉应换成不含乳糖的特殊配方。母乳喂养儿不易受轮状病毒侵袭,一旦受到侵袭,腹泻较为严重,可在1~2周内添加外源性乳糖酶,也可考虑暂时换成不含乳糖的配方粉1~2周。
乳糖酶损失程度与腹泻的严重程度和原因有关。在治疗腹泻的同时,只用无乳糖配方粉,利于腹泻期间营养素的吸收。腹泻好转后肠道黏膜修复需要一定时间,所以建议无乳糖配方使用2周或更长时间。
母乳富含低聚糖,一种可溶性纤维素,为肠道正常菌群,特别是双岐杆菌的食物,但可至大便偏稀,所以母乳喂养儿大便多偏稀。只要婴儿生长正常不要担忧大便性状。生后2-3周至4-6个月是肠绞痛高发时间,会出现胀气,排便费劲,大便带气泡,阵发/定时哭闹,但体重增长正常,属良性发育问题。
乳糖不耐受会出现稀水便和排气过多,多继发于肠道损伤后,如轮状病毒胃肠炎;肠道过敏等。外源性乳糖酶或无乳糖配方有暂时效果。继发乳糖不耐受会于原发疾病好转后几周逐渐痊愈。但是对小婴儿来说,肠绞痛常见,与肠道发育不成熟有关,也会出现以胀气为主的现象,西甲硅油会有明显效果。
人工喂养儿出现腹泻后换用无乳糖配方仍不见效,说明腹泻不应单纯是由乳糖不耐受所致,可考虑其他原因,比如仍有含乳糖的乳制品摄入、牛奶蛋白过敏、肠道感染尚未控制等原因。
如果排除感染原因,可换用深度水解且无乳糖配方。若见效,应考虑婴儿对牛奶蛋白过敏。食物过敏也常表现为腹泻。
腹泻期间是否存在乳糖不耐受,可通过尿液检查,也可通过服用外源性乳糖酶诊断性治疗。服用乳糖酶,若有效即可诊断,并坚持治疗。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可服用乳糖酶1-2周;原发性乳糖不耐受需服时间较长,临床中少见。
注意:1、发现有乳糖不耐受并不意味是原发性;2、选用不含牛奶成分的乳糖酶。
【乳糖不耐受性腹泻】相关文章:
★ 奶粉分类
★ 腹泻奶粉
★ 母乳性腹泻
★ 配方奶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