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宝宝慢慢成长,发现其流口水的状况似乎也愈来愈频繁、量愈来愈多。或许这是因为婴儿身处口腔期的重要特征,但是口水量是否正常呢?总是湿湿黏黏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才不会让宝宝不适或有症状呢?
一岁前的婴儿正值口腔期,喜欢把到手的物品往口中放、不时地流口水等,是几个最常见的特征。随着宝宝慢慢长大,许多父母都想要帮他们「收涎」,除了希望宝宝健康长大外,也希望不要再不停地流口水。然而,从发展进程来看,耕莘医院复健科语言治疗师赖怡如表示,其实这仪式并无任何实质作用。
一般婴儿刚出生时,比较不会流口水;三、四个月左右,口水量增加(这也是会有收涎仪式的主因)。事实上,赖怡如治疗师表示,会不会继续流口水,与实际的生理发展相关;一至两个月大的口水量约50~80ml,到三、四个月会增加到200ml,因此三至六个月间的口水量较多,也比较容易流出嘴角。
1口腔构造浅
由于婴儿的口腔深度浅,因此只要口水一增多,很容易满溢出来。不过,赖怡如治疗师表示,随着年龄增长,大约在宝宝一岁半的时候,口腔构造会慢慢地变深和变宽,到两岁之后会更成熟。其实口水的量还是没变多少,但变得比较能储存在口中,因此就比较不容易发生流口水或喝奶喝一半流出的状况。
2帮助湿润食物
通常在宝宝4~6个月左右,会开始摄取副食品;当然不同生理阶段,宝宝有吃泥状或固状物的差异,须因时制宜。但确定的是,较多的口水,能够帮助湿润和软化食物,以方便宝宝进行吞咽动作。
3长牙的刺激
正常来说,大约六个月大后,宝宝会慢慢开始长牙。赖怡如治疗师表示,从神经学来看,长牙会刺激到面部的三叉神经,进而增加唾液的分泌量。
【婴儿口腔期的护理方案】相关文章:
★ 新生儿护理
★ 儿童应接种的疫苗
上一篇:秋季,新生儿的护理秘诀
下一篇:父母搂抱孩子的方式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