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出,虽然疫苗接种有风险,但在正规防疫部门接种疫苗引起副反应的情况概率很低,家长们不要产生联想心理,应该客观、理性、科学看待疫苗接种。不良反应:
每种疫苗都可能有,但发生的概率很低
疫苗对人体而言是一种异体或大分子物质,在注射进人体后,通过诱导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对特定疾病免疫力的同时,也可能会发生一些除正常免疫反应以外的其他不利于机体的反应,称之为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实际上,每种疫苗都有一个副反应率,即使按规范接种,接种部位准确,人的免疫力和体质都没问题,也会有少数人出现副反应。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控制与应急反应办公室主任冯子健介绍说,从目前的生物技术水平来讲,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我们为了在人群中建立相应的针对这个疾病的免疫屏障可能要付出的一个代价。一方面疫苗使人体产生针对性的、特异性的、保护性的效果;另一方面因为个体差异的原因,它可能会使极少数受种者发生异常反应。但这个比例是非常低的,产生严重异常反应的情况就更为少见。总体而言,疫苗接种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最安全的措施。疫苗选择 :
既不能漏打、少打,也不可重打、滥打
据了解,目前我国主要将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有义务按照国家规定程序接种的疫苗,也称为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如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减毒活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等。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自愿接种的疫苗,接种原则是知情、自愿、有偿。
疫苗接种,既不能漏打、少打,也不可重打、滥打。由于计划内免疫所涉及的传染病具有发病率高,传染性极强,致死率、致残率极高的特点,为了儿童的健康成长,家长应及时带孩子按要求进行接种各种一类疫苗,当前国家要求入学、入托时对学生接种证进行查验,须妥善保管预防接种证,以备查验。至于二类疫苗,家长则要根据孩子自身情况、家庭的经济情况、孩子的生活环境等综合考虑,理智选择。
任何疫苗的防护都不是百分百的,疫苗并不是接种的越多就越好,指望打了疫苗就可以不生病,那显然是不现实的。有时候,生病也是对孩子的一种锻炼,是孩子建立自身免疫系统必需经历的过程。
注意事项:
孩子身体有恙别接种,接种后多喝水少运动
减少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家长应提高安全意识,进行疫苗接种时一定要选择有资质的预防接种门诊,要充分了解接种的疫苗及孩子的身体状况,在孩子身体状况处于最佳时期时进行适当选择。
若孩子身体有特殊情况,应在接种前主动向医生说明,确认是否可以接种。如在接种的部位有严重皮炎、湿疹,或是正在发烧、体温超过37.5度的儿童,应待这些疾病治愈后接种。有疫苗接种过敏史及哮喘儿童须慎重接种;孩子腹泻时不要口服小儿麻痹症糖丸;空腹饥饿时不宜打预防针,以免发生低血糖等反应。
接种后也不能掉以轻心,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接种后在接种地点观察30分钟。
接种部位24小时内要保持干燥和清洁,不要用手抓,尽量不要沐浴,以防感冒或发生感染。
打针后二至三天内要好好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多喝开水。尽量别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如大蒜、辣椒等。
孩子在接受预防接种后,多数没有或有很轻反应。少部分孩子可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其中有些属于正常的反应,如在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热、痛或发热、食欲减退等,一般都不需要治疗,24小时之后会自然消失。但在此过程中,家长要让孩子多喝水,少活动,适当休息。
如出现持续发烧等现象,可就近求医就诊,并向接种单位报告。如果确系异常反应,根据我国制定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中的相关规定,可以得到相应补偿。
【孩子接种疫苗后家长该注意什么?】相关文章:
★ 给宝宝的健康投资
★ 计划内疫苗
上一篇:哪些情况下新生宝宝不宜接种疫苗?
下一篇:为宝宝增强抵抗力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