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指的是口腔内的黏膜表皮细胞,因种种原因而发生上皮层破坏、脱落,因而暴露出下面的黏膜下层或结缔组织层。由于这部分组织层含有血管、神经,因此临床上表现出有红色破皮表面、疼痛,甚至出血的现象。
手足口病这种病也有与疱疹性口炎相类似的症状,好发于5岁以下幼儿,具有流行性。患病后口腔损害遍布于唇,颊、舌、腭等处,为很多小水疱,极易破裂,破后形成多个小溃疡,除口腔部位外,在手掌、足底、臀部皮肤上亦可出现分散的小水疱,所以称之为手足口病。
口疮比较常见,但是病因不一。有的是因为口腔黏膜有不明显的伤口造成的,有的是因为压力过大造成的,还有的是因为食物中缺少维生素B。初期口腔黏膜会有灼烧感,接着会发红,并形成许多小溃疡,相当疼痛。常见部位在舌侧黏膜、口腔底部和舌头部位。
外伤凡是烫伤、刺伤、误食有腐蚀性的东西等,都会引起口腔黏膜受伤,继而引发溃疡。
药物过敏特殊体质的宝宝可能会因为药物或感染等不明原因,而引起所谓的多形性红斑疾病,这时宝宝身上会出现靶形红斑,眼睛、嘴唇、口腔,生殖泌尿道均有发炎、溃烂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宝宝的口腔溃疡有时也可能与其精神因素有关。比如宝宝因为某些事而过度兴奋或忧虑,都会促使口疮性溃疡的发生。还有,使用些含有香料的牙膏或者涂抹一些含刺激性的药物,也会引起宝宝口腔溃疡。
口腔黏膜上的浅表性溃疡,颗粒可从麦粒至黄豆大小,成圆形或椭圆形,溃疡面微凹如同菜盘底、周围充血呈红晕状,可有自发性疼痛或因食物刺激后产生疼痛,一般7~10天内可自行痊愈。
口腔溃疡初起时,黏膜充血、水肿,很快出现大小不等的溃疡。溃疡常发生于舌、颊内黏膜,唇内黏膜及上腭,有时也可蔓延至口角及咽喉。溃疡边缘很清楚,溃疡面上多覆盖一层黄色脓苔,医学上称为假膜,这层假膜不易剥离,如强行剥离后可形成糜烂面,有时溃疡成片,可引起下颌淋巴结肿大。
西医认为,本病主要由于梭状杆菌与文森氏螺旋体混合感染、维生素B2缺乏等引起。
大量维生素B2、维生素C,增加营养。
注射青霉素控制感染,严重者输血少量。
3外治法:局部可用3%双氧水或2%硼酸水洗净后,涂冰硼甘油或碘甘油。
【宝宝的口腔溃疡】相关文章:
★ 婴儿口腔护理
★ 鹅口疮
★ 宝宝上火
★ 微量元素检查
★ 宝宝的接种历程
★ 宝宝缺锌
★ 孕妇牙龈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