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痰的孩子精神好、食欲佳,绝不是一个病孩子的样子,因此妈妈只要认真观察就一定能与急性呼吸道感染区别开来。一旦你判断孩子是积痰就不必焦急,也不必总带孩子去医院,耐下心来好好地照料他并多锻炼,过一段时间自然就会好了。
但是,当孩子是由急性呼吸道感染导致的积痰,你就需要及时送宝宝就医。通常,经医师诊察后,居家照护首重拍痰。有效而正确的拍痰,可减缓患儿的不适及避免病情恶化。
一、拍痰的技巧
拍痰,即背部扣击,目的在于使细支气管内的分泌物易于排出,因为小婴儿构造上还未完全成熟,管径特小,如果有发炎肿胀,加上痰液,就可能造成阻塞。虽然有药物及蒸雾治疗的协助,但痰液还是不易松动咳出,因此要加上拍痰才有可能会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1、次数 一天至少4次,一次至少15分钟,这是起码的要求,次数越频密,效果越好。
2、手势 拍痰扣击时,手掌成杯状,即中空,手与婴儿背面密合并可以罩住一些空气,扣击时,产生空气振动声(如同双手中空拍手之掌击)最好,须使婴儿舒适享受拍痰治疗的快乐。
3、姿势 婴儿的姿势是很重要的。
(1)、趴在床上,用枕头垫着。
(2)、趴在治疗者的大腿上。
(3)、一般用头低脚高姿势,但要避免头部过低因脑压高而不舒服。
4、角度要平缓,以免过犹不及。
5、患儿脸部侧向拍痰者,以利于观察。
6.、如果宝宝抗拒趴姿,其实坐姿、侧卧,无论右侧卧、左侧卧也可。
二、拍痰注意事项
1、宜饭前一小时或饭后一小时进行,为的是避免呕吐、消化不良。
2、避免错误的位置,如中央脊椎、胸肌、腹部等处不宜拍打。并且随时注意拍痰时婴儿是否有呼吸困难、脸色苍白或发绀等情况,如果有状况应停止拍痰动作。
3、若是较小婴儿,可用手指拍击或面罩代替手掌。如果患儿曾使用氧气或易于发绀,可以将氧气移至口鼻附近,以利持续供给氧气。
三、拍痰的方法
1、引流左右上叶顶部 孩子呈30度半坐卧,叩击和震动锁骨及肩胛骨间的部位。
2、引流左右上叶前部 孩子仰卧,叩击和震动锁骨及乳头之间的部位,但左侧应避开心脏部位。
3、引流左右上叶后部 孩子坐着前倾30度,叩击和震动脊柱两侧的上背部。
4、引流左右下叶上部 孩子俯卧,头向下15度,叩击及震动肩胛骨尖端以下的脊柱两侧。
5、引流左右下叶前底部 孩子侧卧,头向下30度,叩击和震动腋下以下的肋骨部分,然后转向另一侧,重复进行。
6、引流左右下叶侧底部 孩子俯卧,头向下30度,将孩子上半身转向侧旁,叩击并震动较低的肋骨部分,然后转向另一侧,重复进行。
7、引流左右下叶后底部 孩子俯卧,头向下30度,叩击并震动脊柱两侧的较低肋骨区,但要避开肾脏部位。
四、背部按摩缓解积痰症状
当病儿下呼吸道感染,如细支气管炎或肺炎时,除了传统的体位引流与背部扣击外,可使用背部穴位按摩,使病儿气管与细支气管产生扩张作用,使排痰更为容易。
1、让病儿趴在床上(床垫不要太柔软)。
2、先定位 找到宝宝的第七颈椎(颈向前弯曲,凸起最高处即为第七颈椎棘突)。
3、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中间凹陷处,即为大椎穴。
4、大椎旁1~2厘米处,即为定喘穴,针刺定喘,或按摩它,均能产生气管扩张之效果,均有助于排痰。
5、用大姆指沿定喘、大杼、风门、肺俞穴按摩3~5分钟,即可产生良好的气管扩张作用,有助于排痰与咳嗽。
【婴儿宝宝积痰治疗后的基本护理常识】相关文章:
上一篇:婴儿宝宝积痰的主要病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