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确诊为痉挛性脑瘫,无法站立行走,但希望能和其他孩子一样进学校读书。
去年,他成为广安市前锋区虎城乡苏台小学一名1年级学生,33岁的妈妈则成了他的专职“陪读”。
他有个最大的愿望,是能站起来,不用妈妈陪也能去上学。
他的妈妈李良菊则说:“如果儿子不能站起来,那我就一直陪他走进大学。”
这是两位母亲的坚持
“生活没有一帆风顺,但我们还是认真面对。”这是脑瘫儿邓贝蓝烨的妈妈李良菊的微信签名。
为了儿子的上学梦,她现在成了专职的陪读妈妈,每天送儿子陪着儿子去上学。
自小蓝烨出生后,李良菊再未上班,家里一切开销全靠丈夫邓红兵在外打工。
对于儿子的未来,李良菊说:“如果他(儿子)不能站起来,我就一直陪在他身边,陪他走进大学。”
医生李红松成了“渐冻人”,病情日益严重,无法行走。64岁的母亲鲁仁芝只得每天背着他去上下班。
后来,虽有一名好心环卫工帮忙背他上班,但下班时,他仍需要母亲背着下班回家。
他的母亲鲁仁芝说,只要自己能背儿子一天,会一直坚持下去,直到背不动为止……
一双小手紧紧握住梯形架两端的横梁,用力提起,再放下,伴随着时快时慢的“哒哒”声,男孩借助梯形架不断前行。如此反复,一段常人五六分钟就能走完的路,男孩足足花了40分钟……因为脑瘫,这名9岁男孩无法站立行走,但和其他孩子一样,希望能进学堂。去年,小男孩成了广安市前锋区虎城乡苏台小学一名1年级学生。33岁的妈妈则成了他的专职“陪读”。今年开始,为帮助康复训练,小男孩爸爸为他专门做了一部梯形架,每天靠它往返于学校与家之间。。
小男孩希望有一天能自己站起来,即使妈妈不在身边,也能自己走着去上学。她的妈妈李良菊说:“如果儿子不能站起来,那我就一直陪他走进大学。”
妈妈相陪 扶着梯形架去上学
17日下午4点左右,广安市前锋区虎城乡苏台小学,当最后一节课铃声响起,一群孩子从小学1年级教室前后门陆续走出,33岁的李良菊牵着女儿(两岁半)的手逆着人流径直走到教室后面。
今年9岁的邓贝蓝烨有一双明亮的眼睛,1米左右的个头,此时正安静地坐在最后一排的凳子上,开心时会不由自主地闭上眼咧着嘴笑,看上去像一个活泼的精灵。不过,他无法像正常人一样站立行走,生活不能自理。他1岁零两个月时,被确诊为痉挛性脑瘫。
李良菊帮儿子收拾好书包,挂在自己肩上,然后将其带至操场上一个约半米高的梯形架旁。小蓝烨的一双小手紧紧握着梯形架两端的横梁,用力提起,再把梯形架放前一步,挪动一步身体,就这样,梯形架就时快时慢地叩着路面前行。担心儿子可能摔倒,李良菊带着女儿紧跟其后。这段从学校到家不足1公里的路,常人只需五六分钟,小蓝烨走走停停花了40分钟才走完。李良菊说,梯形架是丈夫年初制作的,儿子靠着架子走路能锻炼腿部和腰部力量,起到康复训练的作用。
“只有早上和下午才让他扶着梯形架走路,中午回家都是我牵着他走,免得耽误时间。下雨天就背他上学。”李良菊说。
“我就想和其他人一样去读书”
如果小蓝烨当初没有坚持要父母送他上学的话,他现在应该还在某家医院做康复训练。
距苏台小学不远的一处农房,就是李良菊夫妇以每月100元的租金换来的临时的家。
“老家离学校太远了,儿子上学不方便。”在这里,李良菊一边照顾两岁半的女儿,一边陪小蓝烨上学。
“他是个早产儿,7个半月就出生了。”李良菊说,小蓝烨6个月大时,看人的眼睛总是斜视的,1岁了也不能坐立,“他两条腿交叉着,两条手臂向后蜷缩,腰杆也撑不起来,后来带至医院检查时,才晓得是痉挛性脑瘫”。
后来,这个家庭四处借钱,常年带着小蓝烨辗转成都、重庆等地大医院治疗。去年,在医院做康复训练的小蓝烨经常发脾气,还不配合医生做训练,闹着要回家。
“在医院待久了就很烦,我就想和其他人一样,能去学校读书,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小蓝烨有些口齿不清地说。
“他很聪明,不让他上学我会后悔一辈子,我不能让他像猫狗一样爬完这辈子。”李良秀在和丈夫商量后,决定带小蓝烨回老家念书,自己作专职“陪读”。
新闻面对面
他是我的儿子 我不能让他爬完这辈子
记者:每天陪儿子上学,有想过放弃吗?
李良菊:他是我的儿子,怎么能放弃,我不能让他像猫狗一样爬完这辈子。现在只想先陪他上学,放假就带他去医院继续做康复训练,希望他有一天能自己站起来,自己行走。
记者:如果不太理想怎么办?
李良菊:……(一阵沉默)不管他能不能站起来,我都会陪着他,只要他愿意读书,我就陪他上到初中、高中、大学,除非有一天他自己不想读了,那就到时候再说吧。
记者:你身体不好,为什么还要去学校读书呢?
邓贝蓝烨:(一副正经的大人表情)你晓得嘛,在医院待久了,就很烦躁,我就想和其他小朋友一样,能去学校读书,能和他们一起玩。
记者:那你将来想干什么呢?
邓贝蓝烨:我现在还小,还不懂,也没想那么多。
记者:班上有同学会欺负你吗?
邓贝蓝烨:没有,(笑)他们会来找我玩,还给我糖吃。
记者:你现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邓贝蓝烨:(沉默几秒)希望有一天能自己站起来,像其他孩子一样,妈妈不在身边也可以自己去上学(抬头望了一眼妈妈)。
教室内外
教室里的他 很快乐
老师提问会积极举手
小朋友还会陪他说话
4月17日下午3点,苏台小学1年级教室。9岁的小蓝烨安静地坐在教室最后一排,老师提问时,他会积极地举起小手,当发现窗外的陌生人盯着自己时,立马露出一丝略带顽皮的坏笑。班主任卢莉说,小蓝烨聪明、开朗、听话,其他孩子也不欺负他。
下课后,有学生过来主动找小蓝烨说话,几名在教室过道上打闹的学生在跑过小蓝烨身边时,都会特别避开一段距离,“他身体不好,老师喊我们要照顾他”。
“他是个有自尊心的孩子,回答问题很积极,有时候老师会特别关照他,让他来回答问题。”卢莉说,因为身体原因,小蓝烨写字比其他学生慢,有时候会为此事发脾气,坐在位置上哭,老师就过去安慰他,说“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卢老师说,这次期末考试,小蓝烨的语文、数学成绩都是80多分,成绩在班上很不错。
小蓝烨觉得学校里最快乐,在这里他不会被同学嘲笑,还有小朋友陪他说话。
教室外的她 当“书童”
上课时 她在教室外织毛衣
下课时 她给儿子整理书桌
每天儿子上课期间,守在教室外面的李良菊会靠织毛衣来打发“陪读”的空闲时间,不时透过窗户望一眼坐在最后一排的儿子。
“因为随时都可能要陪他去厕所,特地让老师把他排在最后一排。”下课铃声一响,李良菊赶紧走到儿子座位上,一边整理课桌一边询问其是否上厕所,得到肯定回答后,便牵着儿子的手去厕所。
“(我)没有你们想象的伟大,人活着就有一种推不掉的责任。”李良菊说,自己的工作就是专职陪儿子上学。
小蓝烨很懂事,他经常跟妹妹说:“妈妈很辛苦,你一定要听妈妈的话哦。”每当李良菊听到这些话时,都忍不住哭。
“医生说只要坚持,他就有机会站起来。”现在李良菊每天要陪儿子做1个半小时的康复训练。如今,小蓝烨学会了用勺子、筷子吃饭,坐凳子上写字也不会滑下来,并开始尝试自己穿衣服。即将到来的五一小长假,在外打工的小蓝烨的爸爸邓红兵应该会回来,也许儿子的一些细微变化会让那个37岁的男人感到欣慰。
【“扶梯男孩”上学 妈妈是他的老书童】相关文章:
上一篇:育儿定好位 不越位和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