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早产儿在先天上就有很多不足,也不如足月儿健康,因此,很多准妈妈都不想早产。但是,生二胎容易早产吗?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早产呢?其实,早产跟二胎可没有什么关系哦,倒是以下3类准妈妈是早产的高危人群,需要提高警惕。
3类孕妇更容易早产
具体来说,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40岁,体重过轻、过胖(超过80kg),产前心脏、肝、肺、肾等脏器功能不大好的,曾经历过早产、早发阵痛、妊娠早期或中期流产的孕妇早产的风险会更高一点。所以,大家要把握好怀孕的年龄和时机,怀孕年龄不宜过大(超过35岁即为高龄产妇),孕前积极治疗各种基础疾病。
其次是孕妇的子宫情况,子宫是胎儿生长的地方,如果子宫的肌肉不能很好地伸展,容易出现早产。先天性宫颈发育不良,或者由于分娩、流产或手术操作造成后天的宫颈损伤,羊膜囊向宫颈管膨出,也会导致胎膜早破,出现早产。还有绒毛膜羊膜炎、胎膜早破等宫内感染,均可导致早产。据统计,30%~40%的早产、胎膜早破与宫内的炎症有关。
如果在怀孕期间,孕妇患有急性传染病,如风疹、流感、急性传染性肝炎以及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妊娠高血压症、心脏病等,也容易导致早产。另外有外伤及手术史的孕妇可能因为精神紧张、高血压导致缺氧,子宫、胎盘供氧不足而引发早产。
另一方面,现在的白领妈妈,平时工作强度就比较大,精神压力大,怀孕期间不能保证好好休息,自身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这些因素都很容易造成子宫内膜炎及子宫颈口松弛,从而引发早产。
这里要特别提醒已经怀孕的准妈妈,平时要留心观察阴道分泌物是否增多。这和刚才说的子宫颈口松弛有关。一般说来,子宫颈管从怀孕的第4~5个月开始容易松弛,导致胎胞落入阴道内,往往因此破水而流产或早产。只是,宫颈松弛导致的流产很少有出血或下腹膨胀的症状,它的信号就是白色分泌物增多。所以,在观察到白色分泌物增多的现象时,就要尽快去医院做检查,一定要引起重视。
生二胎 怎样才能预防早产?
一、如果准妈妈患有生殖道感染疾病,应该及时请医生诊治。
二、避免劳累和外来刺激。孕晚期最好不长途旅行,避免路途颠簸劳累;不要到人多拥挤的地方去,以免碰到腹部;走路,特别是上、下台阶时,一定要注意一步一步地走稳;不要长时间持续站立或下蹲;在孕晚期,须禁止性生活。
三、保持良好生活状态。怀孕期间,孕妇要注意改善生活环境,减轻劳动强度,增加休息时间;孕妇心理压力越大,早产发生率越高,特别是紧张、焦虑和抑郁与早产关系密切。因此,孕妇要保持心境平和,消除紧张情绪,避免不良精神刺激;要摄取合理的充分的营养,孕晚期应多卧床休息,并采取左侧卧位,减少宫腔内向宫颈口的压力。
四、准妈妈特别是妊娠高血压、糖尿病、双胎、多胎等早产高危人群更要注意以下方面:
1.营养全面,多喝牛奶,吃动物肝脏等,必要时补充铁、钙等制剂,防止铁、铜等微量元素缺乏引起早产。
2.避免剧烈活动,特别是要少做弯腰等会增加腹部压力的动作。
3.防止便秘,喝蜂蜜水,吃膳食纤维丰富的新鲜蔬菜、水果等,以免排便困难诱发早产。
4.左侧卧位,避免宫缩。
【3类准妈妈易早产要警惕】相关文章:
★ 凯特王妃怀二胎
下一篇:二胎分娩前的9大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