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伦理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 儒之孝道 儒家伦理的基本原点是孝,而别的伦理意识,如悌、忠、信都 是从孝延伸出去的。所以,儒家的伦理观可以说是以孝为本 的人情一体观,有着视人如己的人与人的连续感,认为他人是自身的 一部分,是与己相同可以为自己认识了解的另一个自我。我们的心因 此是与他人的心相通的,因为人之为人就是要以孝之情作为人的本性, 这就是为人之本的含义所在。儒家孝道里有把父权和君权联系起 来的愚忠愚孝,这曾桎梏了许多人的思想和社会生机。但另一方面, 儒家的孝道又聚了古代人民父母子女之间的美好亲情。 弘扬儒家孝 道中的这些积极因素,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仁 关于仁的范畴,它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和基础。现实社会, 仁 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 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 却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 我们就要用仁爱精神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解决各种社会矛盾。我们 的政权是属于人民的,这就决定了它的施政纲领必然是以人为本, 这也可以说是儒家仁政的升华发展。文革十年中的斗争哲学, 否定了人民之间的仁爱之心;在近年来商品经济的冲击下,拜金铜臭 又恶化了社会风气。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张,感情淡漠。面对这种种消 极缺仁少爱的现象,我们正应该大讲仁爱,宣扬同情爱心,改良群体 风气,增进社会和谐。 三、 儒之信 关于信的范畴,是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基本准则。曾子每 信 天三省吾身,第二省就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信待人,一 向是我国传统的美德;尔虞我诈,从来就受到舆论谴责。而近年来, 物欲横流,争名夺利;言而无信,欺诈蒙骗。从商场到政界,从社会 到家庭, 从国内到境外, 为了一己私利, 无所不用其极; 在许多地方, 诚信二字几乎荡然无存。这种不诚无信的风气,严重破坏了经济正常 运转,扰乱了社会秩序。因此,恢复传统良好道德,发扬儒家诚信思 想,尤为迫切。 五、如何对待贫富差别和对立 儒家的基本伦理思想,演绎出大量的处理社会关系的准则,其中 许多在今天仍具有积极意义。例如,如何对待贫富差别和对立,孔丘 说过: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又说,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 者也。 他希图贫富双方各自克制,以缓和矛盾,这种说法在当时的 封建社会是荒谬的。然而,现在我们社会中,贫富差别和心理上的对 立,其性质与以往完全不同,这是源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 分配中的不公平、不合理。但是,由于贫富差别的存在,以及由此形 成心理的对立,当这两个群体在生活中发生碰撞时,甚至会一发不可 收拾,严重的会酿成社会不安。因此,除了发展经济、调整分配关系 以外,还要从社会伦理上缓解这种对立。一般来说,在贫富这两个群 体之间,富裕群体处于优势主动地位,也负有更多的社会责任。因而 提倡富而好礼、富而无骄,仍是缓解贫富对立的一剂良药。 六、人际关系 在处理一般人与人关系上,孔丘大力提倡恕道, 所谓推己及 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在当今社会中,这种作为完全 可能而且应该实行推广。 现在人与人之间, 许多大大小小问题的发生, 往往是由于只考虑自己一方的利益或方便,不去为别人着想。如果实 行这种推己及人的恕道,设身处地为对方想一想,许多社会矛盾 就不会发生,有了矛盾也不难解决了。 儒家文化中,孔子关于和谐的思想是与封建等级制度的礼 紧密相关的,礼之用,和为贵。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要合乎规则, 既合乎规则又和谐相处是最为可贵的。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执政者要充分体恤人民,事事从人民的角度出发,这样才能实现社会 的和谐。在孔子看来,最理想的和谐是资源人人有份,大家共享 财富,消除两极分化,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和的安定局面。 儒家思想里志节高远,舍生取义,仁爱诚信,正义公道的人生观 价值观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思想前提。如其中的三军可以夺帅, 匹夫不可夺志也的人格思想; 杀身成仁、 舍生取义的人生观念; 己 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的仁爱精神;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律己观念;和 为贵 、诚实、守信价值原则,等等。在物质文明相对发达的今天, 对怎样做人, 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仍然不失为丰厚的精神食粮和营养。 大量事实证明,人与人关系的紧张,从家庭不睦到社会不和,都 从反面提醒人们儒家伦理思想的积极意义。我们需要提倡仁爱,克服 人情淡漠;提倡诚信,克服欺诈;提倡孝道,克服不孝父母;提倡恕 道,克服只管自己不顾别人;提倡富而好礼,缓解贫富对立;------这些我们都可以从儒家伦理思想宝库中找到相应的道德力量。 当今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更好地协调人与 自然、 人与人、 人与社会的关系与和谐。 而儒家正是着重于道德伦理, 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 因此,为了建立和谐社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们需 要全面认识儒家的伦理思想价值, 继承发扬传统优秀道德。 由此可见, 儒家伦理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着重要不可忽略的地位 和作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包括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进行历史性的工作。就意识形态领域说,如何运用思想道德的力量,缓解各种社会矛盾,协调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伦理道德不是在空地上建立发展起来的,它也是以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对以往的优秀道德遗产进行扬弃吸收为条件的。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上,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伦理思想,曾经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从整体上看,它是封建主义的上层建筑,是直接或间接为维护和巩固封建秩序服务的,一直是历代封建统治者所奉行的道德规范。因而,历代革命者为了推翻封建统治,铲除其思想根基,不得不把斗争的矛头,同时指向儒家伦理道德。五四时期,加以全面否定的口号打倒孔家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那么,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中,儒家伦理思想还具有什么积极意义呢?
科学的文化观认为:每一种民族文化中,都有两种民族文化:有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文化,也有劳动群众的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文化。因此,一个时代的伦理思想,总是既反映着这个时代统治阶级的意志,同时也凝聚着人民群众美好善良的愿望。两千年来,不断丰富发展的儒家伦理思想,也正包容着这两种成分,交相混杂。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中,要求我们采取分析的态度,把其中表现统治阶级意志的成分,和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成分,剥离开来,分别对待。
二
儒家伦理思想中反映的封建统治阶级意志,需要深入细致的研究。大体说来,一种是直接为封建统治服务的纲领性的主张,例如,孔丘所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后来又被演绎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思想,以及在三纲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吃人的封建礼教和政治律条,都是直接维护和巩固封建社会政治秩序。还有一种是间接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剥削阶级世界观、价值观,它们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曾经起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成了社会进步的绊脚石。例如,孟轲关于劳心劳力的说教,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孔丘所说的牧民思想,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等等。这些都是儒家伦理思想中的糟粕,以往的革命家、思想家对它们的批判是不容翻案的。
除了这些历史渣滓以外,儒家伦理思想中还有大量的范畴和命题,具有不同程度的真理性的成分,是我国道德遗产的丰富宝库;但其中往往也夹杂着不同程度的谬误,有如璞中之玉。在当时条件下,它们曾经也不同程度地有利于封建统治。但是,如果我们以科学的世界观剔除其有害的谬误,充实以新的内容,作出新的阐释,发掘出其固有的真理光辉,也就能为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第一种,表现了人类共同的美好理想。从儒家典籍中,可以读到许多关于人类理想的论述,最著名的便是《礼记。礼运》中的大同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这种大同世界人类美好理想境界,千百年来,一直为历代进步人们所憧憬,直到近代启蒙思想家们和孙中山都奉为经典。当然,这种建立在低水平公有制基础上的乌托邦,不但当时不可能实现;而且所谓大道,也只是儒家的仁政之道,客观上对稳定当时的封建社会有利,甚至还有一定的欺骗作用,这些都是其时代局限。今天,我们以科学世界观的阐释,赋予新的内涵,却能形成一个以更高水平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理想。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从长远看,这正和我们所追求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境界相一致。从目前看,也正是我们要实现的和谐社会应有的景象;而这种理想目标,又是团结各族人民早日实现小康的动力。
第二种,具有一定积极价值的伦理范畴和命题。例如,作为传统道德规范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这些范畴内涵丰富深刻,但又精芜夹杂,需要作新的阐释。
关于仁的范畴,它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和基础。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仁,反映了古代人民的善良愿望;但是,在阶级社会里,这种超阶级的仁爱观,整体上是不现实的,而且能被封建统治用来缓和阶级矛盾,因而具有一定的虚伪性。可是,现在情况恰恰相反。我们社会里,虽然在某些群体之间,这种仁爱观是不适用的,那些黑心煤矿主对矿工的死活命运,哪有丝毫的仁爱之心?而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却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我们就要用仁爱精神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解决各种社会矛盾。我们的政权是属于人民的,这就决定了它的施政纲领必然是以人为本,这也可以说是儒家仁政的升华发展。文革十年中的斗争哲学,否定了人民之间的仁爱之心;在近年来商品经济的冲击下,拜金铜臭又恶化了社会风气。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张,感情淡漠。面对这种种消极缺仁少爱的现象,我们正应该大讲仁爱,宣扬同情爱心,改良群体风气,增进社会和谐。
关于信的范畴,是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基本准则。曾子每天三省吾身,第二省就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一部《论语》,直接讲述信字的地方,也有几十处。诚信待人,一向是我国传统的美德;尔虞我诈,从来就受到舆论谴责。而近年来,物欲横流,争名夺利;言而无信,欺诈蒙骗。从商场到政界,从社会到家庭,从国内到境外,为了一己私利,无所不用其极;在许多地方,诚信二字几乎荡然无存。这种不诚无信的风气,严重破坏了经济正常运转,扰乱了社会秩序。因此,恢复传统良好道德,发扬儒家诚信思想,尤为迫切。
再如,孝的范畴,也是儒家的一个重要道德规范。几千年来主宰家庭关系的孝道,曾经具有强烈的封建性,非人性的东西。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至今还妨害着农村青年的婚姻自由;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重男轻女思想至今仍干扰着计划生育;特别它往往超越家庭的范围,甚至和忠联系在一起,所谓君要臣死,不得不死;父要子亡,不得不亡。这种把父权和君权联系起来的愚忠愚孝,曾经桎梏了多少人的思想和社会生机。但是,另一方面,儒家的孝道凝聚了古代人民父母子女之间的美好亲情。所谓父慈子孝,至今仍是处理两代人关系的良好准则。孔丘还把孝与敬联系起来,他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他要求子女不仅要瞻养父母,而且要尊敬父母,因此,孝敬父母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项传统美德,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也是历代诗人千古讴歌的永恒主题。由于左的影响,特别是文革的冲击,一家两代鸿沟断裂;在商品经济浪潮下,不孝子女甚至拒绝瞻养父母的义务。家庭关系的紧张,也成了当前社会不安的一个根源。弘扬儒家孝道中的积极因素,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
儒家的基本伦理思想,又演绎出大量的处理社会关系的准则,其中许多在今天仍具有积极意义。例如,如何对待贫富差别和对立,孔丘说过: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又说,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他希图贫富双方各自克制,以缓和矛盾,这在当时条件下是不可能的。因为封建社会中的贫富对立,其实质是阶级对立,不推翻剥削阶级的统治,这种对立不可能消失;要求贫而无怨、贫而乐,尤其荒唐。然而,现在我们社会中,贫富差别和心理上的对立,其性质与以往完全不同,这是源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分配中的不公平、不合理。但是,由于贫富差别的存在,以及由此形成心理的对立,当这两个群体在生活中发生碰撞时,甚至会一发不可收拾,严重的会酿成社会不安。因此,除了发展经济、调整分配关系以外,还要从社会伦理上缓解这种对立。一般来说,在贫富这两个群体之间,富裕群体处于优势主动地位,也负有更多的社会责任。因而提倡富而好礼、富而无骄,仍是缓解贫富对立的一剂良药。
又如,在处理一般人与人关系上,孔丘大力提倡恕道,所谓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在以往的阶级社会中,这也很难真正实现。但在我们社会中,在人民群众中,完全可能而且应该实行推广。现在人与人之间,许多大大小小问题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只考虑自己一方的利益或方便,不去为别人着想。如果实行这种推己及人的恕道,设身处地为对方想一想,许多社会矛盾就不会发生,有了矛盾也不难解决了。
在我们社会中,见义勇为的勇士越来越多,为了帮救他人的生命财产,他们奋不顾身。但是,被救者或受益者中,竟然有人不但受恩不谢,甚至逃避不见。这种缺德行为也是和传统儒家伦理思想相悖的。对于这个问题,孔丘说过: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我之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他从施德者和受惠者两个不同侧面,阐述了各自应取的态度。这是十分深刻而全面的。只要这个德是正义的,施德者虽然不可不忘,不必放在心上,但受惠者应该感恩谢德。我们中国人民的主流,一向遵循的就是这样的准则,甚至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我们也是如此:人家对我们的帮助,我们从来不忘;而我们对人家的帮助,从来不放在心上。最近,在新颁中学生守则的第六条中,就加了学会感恩这一条,也正发扬了传统儒家道德。
如何全面认识儒家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需要专门的、全面的研究,不是一篇小文所能解决的。以上种种,只是举例而言,提供读者思考。
三
对于构建和谐社会,道德伦理思想虽然能够产生巨大作用,但是,归根到底,还是要靠经济的发展和财富分配的合理。以往的儒生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不过是夸大的吹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协调发展,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协调发展,等等,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和必要条件。
由于左的长期影响,特别是经过文革破坏,儒家伦理思想被全盘否定;加之接踵而来的市场经济的冲击,拜金潮流泛滥;从而使伦理思想混乱,传统道德受到致命的摧残,这不能不影响到社会家庭的和谐稳定。大量事实证明,人与人关系的紧张,从家庭不睦到社会不和,都从反面提醒人们儒家伦理思想的积极意义。我们需要提倡仁爱,克服人情淡漠;提倡诚信,克服欺诈;提倡孝道,克服不孝父母;提倡恕道,克服只管自己不顾别人;提倡富而好礼,缓解贫富对立;-------这些我们都可以从儒家伦理思想宝库中找到相应的道德力量。因此,为了建立和谐社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们需要全面认识儒家的伦理思想价值,继承发扬传统优秀道德。
然而,如前所说,儒家伦理思想是丰富复杂、精芜并存的。因此,在发扬儒家伦理思想的时候,不能忘记采取分析的态度。我们需要的不是它的全部,而只是其中积极的、真理性的东西。四川省有一个县,曾经举办过一个展览会,把过去的所谓二十四孝图,拿出来公开展览。须知,二十四孝图固然有许多孝敬父母的故事,值得弘扬;可是也有郭巨埋儿那样非人性的糟粕,必须抛弃。我们固然不能把婴儿和洗澡水一同倒掉,也不能把洗澡水吃下肚。
【幼儿传统文化教育】相关文章:
上一篇:6种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下一篇:你知道吗?如何帮孩子克服妒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