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过度的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过分的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过多的指责,带来孩子的无措未来强者心理重建法,主要用来训练孩子的心理素质、行为能力、道德和社会适应能力。
一、大声讲话法大声讲话是克服心理素质缺陷的有效训练手段之一,也是提高社会行为能力、社会生存能力的重要训练。要让孩子能够大声地、自然地、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愿望和情感。
有许多人到了二三十岁,甚至三四十岁都不能在公开场合明明白白地、大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都受制于这个缺陷和弱点。
年龄小的孩子总会喜欢要一样东西,如要吃的、要玩的、要家长帮孩子干什么。很简单,利用孩子最急切的要求,让孩子大声说句话,或者大声表达一个观点,家长再给孩子。这种方法训练孩子敢于大声讲话。这对于一两岁的孩子是百验百灵、立竿见影的方法。千万不要觉得让孩子大声说几句话就是委屈孩子了,孩子会终生受益。一定要训练孩子大声讲话。如果讲得虽然大声,但是还不够清楚,就要求他说清楚一点。如孩子想要个玩具,可是讲得太快,不清楚,要让孩子说清楚,然后再满足孩子的要求。对于大一点的孩子,主要的方法是夸奖、鼓励,其次要注意由易而难。孩子不是比较怯生,不敢大声讲话吗?那么,在某一个场合,如果孩子说话的声音比原来大了一些,立刻夸奖,立刻鼓励。训练孩子讲话一定要由易而难。不能让孩子见一个自己最害怕的陌生人,或者带孩子到一个特别严肃的场合让自己大声讲话,这样会把孩子吓住。要由易而难:先在家里大声讲话;再和熟人大声讲话;再在某种轻松的场合大声讲话。对于再大一点的孩子,比如高中生,要及时晓之以利害。
要告诉孩子,不解决这个问题,孩子的人生将会失去很多机会。敢于清清楚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是一个人必备的能力。成熟的孩子明白了这一点,问题很快会得以解决。
在家里做表情朗诵找一篇故事,故事里不是有各种人物吗?家长就用表情朗诵。这一段是小孩在说话,就用小孩子的声音大声念一段: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下一段是爸爸说的话:宝宝,给爸爸开门。要用爸爸的声音来朗诵。要在家里有声有色地念文学作品,声音大一点,如入无人之境。在家里用十分的声音讲话,出门用七分的声音讲话就不费力。
家长自己也可以这样训练自己。比如说家长想象某个名人那样讲话,就找到一本孩子写的书,大声朗读,这个朗读就好象讲话一样,要口语化。训练表情朗读,还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讲演资料。这种资料使家长能够进入讲话人的角度,找到感觉。大声讲话是训练孩子心理素质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方面。
二、交还权力法现在某些家庭教育之所以有误区,就在于剥夺了孩子的两项权力:
1、关心和管理自己的权力2、关心他人的权力。
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家长把孩子的一切:学习、吃喝拉撒睡都管起来,安排起来,照顾来,家长就是剥夺了孩子关心自己的权力。一个十岁的孩子,家长还不让孩子去关心父母,关心他人,家长就剥夺了孩子关心别人的权力。两个权力的剥夺让家庭教育陷入误区。这是一个特别大的误区,对家长不好,对孩子不好,对民族不好,对整个社会不好,也因此造成了孩子性格上的缺陷。而孩子天生是有关心自己和关心他人的权力和兴趣的。
小孩子喜欢过家家,自己做做饭,弄个小锅小碗小盆,模拟大人。这叫自己关心自己。把洋娃娃当小孩,拍着哄着,让她睡觉。或者找个小一点的小朋友当小孩,给他模拟剃头,模拟洗脸。这叫关心他人的兴趣。孩子从小就有。孩子的这两个关心,是他作为一个人自然中 学到的、模拟到的一种本领、一种生活内容,你把它剥夺了,可以吗?不可以!
家长把权力还给孩子的时候,还要加一个词来界定,叫做有指导地把权力交还给孩子。因为孩子或者是小,或者是因为一直受到溺爱,没有让孩子管过自己,关心过自己,关心过别人,孩子不会,因此要有指导地交还给孩子。
该交还孩子的权力包括什么?管理自己学习的权力;掌握自己作息的权力;掌握自己玩耍的权力;支配和使用家长给予孩子的那份金钱的权力;交往交际、社会生活的权力;选择、安排自己穿着的权力;选择、安排自己饮食的权力;掌管自己的床铺、书桌、抽屉的权力;掌管自己书籍的权力;在家长给定的那个经济范围内,孩子有自己购物的权力。
这些权力家长要随着孩子长大成熟,逐渐地有指导地交给孩子。一个从小把自己的抽屉、书本、床铺整理得井井有条的孩子,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就有管理周边环境的能力,管理物质、管理金钱的能力。所以,让孩子有关心自己、管理自己的权力,又逐步有关心他人的权力,这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上了小学的孩子,不知道父母的生日,不知道在父母生日的时候对父母有所表示,原因在家长的错误教育。因为父母不训练孩子关心他人,不给孩子关心他人的权力。当一个孩子不会关心父母,不会关心家人的时候,在其一生中也可能不会关心他人。这种人在社会中怎么生活呢?
把权力交还给孩子的最终表现是:随着孩子年龄的逐渐增长,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制能力也逐渐增长。
三、角色置换法一般情况下,家里的事情都是由家长作主。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让孩子对某些事情做主。两三岁的孩子,就可以请孩子出出主意:今天吃什么饭?做什么菜?孩子有时候也很愿意做主。大一点的孩子,有大一点的事情可以请孩子做主:家里买什么家具?如何装修房子?星期天怎么过?假期去哪里旅游?爷爷奶奶的生日送什么礼物?
涉及到更大的事情,可以和更大的孩子商量。父母的工作,家庭中遇到的问题,都可以让孩子提出建议。让孩子为某些事情做主,使孩子站到了过去家长的角色上,这叫角色置换。具体的做法如请孩子在假日、星期天当一天家长。很多孩子提出要和家长颠倒一个位置,让家长当一当孩子,让孩子当一当家长,就是在这一天全部是孩子说了算。家长们体会体会当孩子的感觉如何?如果孩子用家长的方法来管理这个家,你舒服不舒服?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1、当家长的知道了孩子平时在哪些地方还不够舒服,不够自在,也知道过去自己当家长有哪些地方处理得不合适。
2、让孩子体会到当家做主所需要的行为能力和心理素质。 双方都有收获。角色置换法的又一个具体活动是请孩子评判一下家长。平常都是家长评价孩子。家长找一个时间,非常诚恳地请孩子评价一下,爸爸妈妈有什么缺点,有什么优点,爸爸妈妈哪儿做得好,哪儿做得不够好。特别让孩子评价一下,爸爸妈妈形象设计得好吗?在家庭教育中对待孩子的态度正确吗?作为家长,家长的创造力、智力、心理素质、健康状态、道德涵养水平如何?让孩子评价一下家长。这样评价家长能够给孩子带来非常好的感觉。请听一听孩子们的心里话。让孩子评价一下家长。当孩子评价家长的时候家长会发现:自己的有些优点、长处、好的品质,孩子很清楚。孩子能够欣赏家长,这会让家长感动。自己的不足之处、缺陷、弱点,孩子提得非常亲切,让家长有所触动。这种触动使得家长有改变自己、重塑自己的愿望和决心。当家长请教孩子某些问题的时候,会发现,孩子有时候那种郑重其事是家长意想不到的,孩子会很努力地帮家长考虑问题。
当家长请孩子自己做一件事的时候,也会很强烈地触动孩子在这方面的责任心,关心他人的那种自豪感。
这种责任心和自豪感对于孩子的成长也是非常重要的。善于帮助孩子、指导孩子,又善于让孩子帮助自己,善于向孩子请教、让孩子指导自己的家长,是真正的好家长,聪明的家长,是平等对待孩子的家长,也是尊重孩子创造力的家长。
四、爱心培育法现在到处都在讲爱心,讲得好多人已经忘了爱心有多么重要。当在家庭教育中培育爱心的时候,如果不讲清它的重要性,可能会被认为是空洞的说教。爱心的培育对孩子的未来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有爱心的人才会身心健康我们发现一个规律,身心健康的人容易对人有爱心。你今天身体特别好,精力充沛,情绪饱满,就愿意关心别人。反之,一个再有爱心的人,当他痛苦不堪地躺在病床上的时候,无暇去关心别人。身心健康是爱心的生理和心理基础。反过来,充满爱心能使人身心健康。一个从小有爱心的人,身心健康。不培养孩子的爱心,实际上是剥夺了让孩子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途径。
2、有爱心的人具有创造力文学艺术有这样一个规律,创造在创造者有爱心的情况下能够成倍涌现。在一般的发明创造中,一个有爱心的人往往灵动活泼、状态优良。一个人心情暴躁、狠毒、嫉妒、狭隘,这种人缺乏创造力。所以,培养孩子的爱心就等于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很多创造来自对人类的关心、爱心,比如说医学创造、科学创造、生物创造、心理学创造、文学创造都是因为关心人类,关心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才有创造力。没有爱心,哪来创造?
3、爱心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魅力一个人,无论是男、还是女,当走向社会的时候,对周边的人有爱心,这个人就有魅力,大家就喜欢他,大家也爱他。如果你的孩子有爱心,在未来他就会有很多人缘,很多机会。不培养孩子的爱心,等于剥夺了孩子的魅力,使他不会微笑,不会爱别人,也不被别人所爱,他在未来的人生中就是一个失败者。
4、爱心是一个美德有爱心的人关心社会,关心他人,是有道德的人,是被社会尊重的人。
5、有爱心就有了身心健康,有了创造力,有了魅力,有了美德,他才能有更好的社会生存能力孩子对同学、对朋友、对同事以及对整个社会有更好的处置能力。没有爱心,等于剥夺了这一切能力。家长现在不培养孩子的爱心,是想使孩子未来走什么路?失败之路吗?不健康之路吗?所以,爱心最终将成就孩子的未来。
培养爱心的一个根本原则就是在孩子身边设置需要孩子照顾、爱护的对象,设置需要孩子照顾、爱护的弱者,使孩子有那种类似家长对待孩子的宽仁之心。如说有比孩子小的弟弟妹妹在自己身边,这是需要孩子照顾、爱护的对象,这时在父母的引导下,孩子就会产生对对方照顾的爱心。家长可以让孩子养一盆花,或者饲养一种小动物。这盆花,这种小动物,就成了孩子能够照顾,也需要孩子照顾和关心的一个弱者、一个对象,孩子由此生出爱心。
更多的早教与育儿趣事和育儿宝典尽在查字典幼儿网,大家快来关注吧。
【教你培养孩子的强势性格】相关文章:
★ 孩子阅读的技巧
★ 教育孩子的技巧
上一篇:这样做让孩子学习生活更轻松
下一篇:这样做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