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经常发现在孩子们参加劳动时,年龄越小就越爱劳动。有些大点的孩子在劳动了一半就开始偷懒,需要老师经常提醒才可以将事情做完。纠其原因是教师往往将学生看成劳动对象,而不是让孩子了解劳动的价值,只是简单告诉孩子做这个,做那个。而对于孩子劳动的引导和总结却从来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劳动热情会慢慢冷漠,渐渐视劳动为负担,甚至产生排斥心理。
劳动对儿童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劳动心态,切实推进他们在未来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具体做法是:
一、尊重儿童劳动的意愿
孩子总是很乐意和大人或是身边的老师做各种事情,这是孩子最初的劳动行为表现,并且具有无意识性和游戏性。然而,这是培养孩子的习惯和工作能力的最佳时机。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学习如何去保护和尊重孩子的劳动本能,不要因为孩子劳动时不符合标准或者闯出些小麻烦就呵斥孩子,因为它将无疑,扼杀了孩子最初的劳动积极性,并逐渐变得对什么事情都漠不关心,冷眼旁观。我们应该以关心的态度来看待孩子的每一次劳动,并不吝啬自己的表扬,使孩子进一步激发出劳动的热情,让他们在这样的积极情感下去探索和学习劳动的正确方法,形成有意识的“劳动”,从而让“劳动”成为一种习惯。
二、让孩子感受到参与劳动的快乐
孩子是带着游戏的态度参加劳动的,中途注意力的转移也就不那么奇怪了。要保持孩子对劳动一如既往的兴趣,建立孩子最初的劳动责任心就很有必要。教师应该让孩子充分感受到劳动的乐趣,有效的方式是:
1,将孩子的劳动作为一个游戏来做;
2、对孩子的劳动建立一定的目标;
3、体验劳动的意义。
这样做可以使枯燥的工作变得有趣,让劳动不再成为孩子的麻烦,而变成他们非常感兴趣的一件事情。具体办法是:把孩子们参加的劳动设置为具有情景语境的游戏,如收拾积木说成采蘑菇;或通过竞赛的方式激发孩子持续高涨的劳动热情,由于儿童在这个过程中总有不断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所以他们的劳动总是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说到孩子的劳动目标,就要从孩子的心理欲望入手,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并督促他们达到外界的要求。老师可以在孩子的面前当众表扬他,也可以给予一些小奖品,选择哪种方式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来定。
三、提升儿童劳动观念
虽然孩子总喜欢跟在忙碌的大人身后,模仿大人进行劳动,但是在这个时间段中,他们的意识中对这是劳动并没有概念,需要成人将劳动观念灌输给孩子,让孩子逐渐形成劳动的意识和行为。例如,不断给予那些积极参与劳动的孩子表扬和肯定,灌输“劳动”这个词,以加强这种劳动做法的骄傲之感。
【孩子的劳动热情如何培养?】相关文章:
★ 春季孕妇如何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