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次次离乳的过程,独立是宝宝内在的需求。妈妈总以为宝宝很弱小,需要照顾得无微不至,实际上,这种照顾可能更多满足的是大人自己的心理需求。要做一个称职的好妈妈,就要从孩子的需求出发,给孩子提供独立生存、为人、处事及学习的各种机会。
好妈妈修为之一:让孩子学会生存【自我照顾: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笑笑刚上幼儿园小班,她不但能自己吃饭、穿衣,还能帮老师擦桌子,搬凳子呢。笑笑2岁起,妈妈就不厌其烦地教她使用勺子和筷子,让她学习自己吃饭。妈妈还鼓励笑笑自己穿衣服、叠被子。有时笑笑完成得不好,但妈妈总是耐心地鼓励她。现在,笑笑穿衣、吃饭、叠被褥都是自己来,有时候她还学着洗自己的小袜子。
笑笑妈妈从小就培养笑笑自己照顾自己,笑笑现在走到哪里都能够自己照顾自己。孩子学会自己照顾自己,才能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融入新的集体。
建议一:支持孩子自己来
从两三岁开始,孩子常常会说:“我自己来”、“我自己吃”、“我自己走”,这表明孩子开始有了自我意识,有了按照自己意愿行事的要求。
这时,妈妈就要满足孩子的独立愿望,支持孩子“自己来”。凡是孩子能自己做的事,妈妈尽量支持他自己做,哪怕孩子一开始会做不好。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妈妈要不断扩大孩子“自己来”的范围,让孩子从自己照顾自己,慢慢向帮助做家务等事情扩展。
建议二:向孩子示范自我照顾的方法
训练孩子自我照顾时,妈妈应该坚持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鼓励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穿脱衣服,应该先教孩子自己脱裤子、脱鞋子,然后再教孩子穿的方法。如果孩子暂时不会,妈妈不要呵护或责骂孩子,更不要为了省事而代劳,可以慢慢练习,而且要坚持天天学、天天练,直至孩子完全掌握。
建议三:强化孩子的独立自豪感
在孩子独立完成一件事情后,妈妈不妨多夸奖孩子,让孩子体验到独立的喜悦。比如:“宝宝今天能够自己穿衣服了,真棒!”“宝宝今天能够自己叠被子了,真能干!” 妈妈也可以用积极的情绪帮助孩子来描述这种感觉。比如:“今天,我能够自己吃饭了,我真高兴!”“我能够帮妈妈拿东西,我真快乐!”渐渐地,孩子会对自我照顾产生一种自豪感,从而更倾向于自己照顾自己。
好妈妈修为之二:让孩子懂得为人【自信:树立孩子的信心】
班里排练《白雪公主》的表演剧,惠惠被老师选中演白雪公主,惠惠可高兴了,一回家就和妈妈练台词,很快就背熟了。可是在幼儿园排练时只要一上台,惠惠就会把台词忘得一干二净。没办法,老师只好换下了惠惠。惠惠很伤心,妈妈问惠惠说:“惠惠和妈妈在家把台词都背下来了,为什么一上台就忘了呢?是不是有点紧张?”惠惠点点头,妈妈抚摸着惠惠的头,说:“没关系,以后惠惠多练习在大家面前说话,这样就不会紧张了,下次排练节目,惠惠再参加好吗?”。惠惠点点头。
年幼的孩子对自我的评价往往来自成人,需要父母给予肯定。惠惠在遇到挫折时情绪沮丧,妈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能让惠惠重新树立信心,并学习积极地看待每一件事。
建议一:正确看待孩子的成败
孩子一时的失败并不能说明什么,父母不要过于看重孩子的成败得失。如果孩子没有得第一名,如果孩子没有获得预期的成绩,父母不妨多点帮助和鼓励,帮助孩子查找原因,帮孩子克服心理上的障碍,孩子会满怀信心的前行。
比如,孩子满怀信心地参加钢琴比赛却意外失利,妈妈不妨鼓励孩子,重塑孩子的信心,说:“宝宝弹得很棒,只是第一次参加比赛有点紧张,没关系,第二次就不怕了,宝宝一定会有好成绩的!”
建议二:夸奖孩子要具体
表扬越具体明确,就事论事,孩子就越容易理解,更重要的是,表扬得越具体,孩子对哪些是好行为就越清楚,并且重复这一行为。
比如,当孩子起床后,主动收拾好床铺,然后去刷牙洗脸,妈妈表扬说:“你起床后能把床收拾得很整齐,真是太好了。”这样的表扬会让孩子知道究竟哪一种行为受到了表扬,孩子也好遵循和发扬好的行为。
建议三:批评孩子要恰当
批评的目的不是让孩子不高兴,更不是让自己生气,而是让孩子认识到错误,并能够主动改正错误。因此,批评的语言不用太多,批评的语气不用太硬,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幽默的比喻,都可以是批评的有效方式。
比如,孩子把玩具扔了一地,妈妈可以说:“宝宝把玩具扔的满地都是,这样不珍惜,妈妈好伤心呀!”只要孩子能够接受批评,达到自我改正、自我激励,这样的批评都是有效的。
【自控:让孩子驾驭自己的情绪】
珍珍喜欢上好朋友玲玲的一个漂亮贝壳,但是玲玲也喜欢,不肯给珍珍玩,珍珍忍不住去抢,玲玲紧紧抓着贝壳,情急之下推了珍珍一下。珍珍没拿到贝壳,哭着跑到妈妈身边,说:“玲玲打我。”妈妈什么都没说,只是望着珍珍的眼睛,珍珍自知理亏,见妈妈不帮她就止住了哭声。妈妈这才对珍珍说:“妈妈知道你委屈,可是你知道自己错了吗?”珍珍点点头,妈妈提醒珍珍说:“那怎么办呢?是不是应该向玲玲说对不起呢?”珍珍望着玲玲,小声说:“对不起!”玲玲看看手里的贝壳,再看看珍珍:“我不应该推你, 贝壳给你玩吧。”两个好朋友又和好了。
年幼的孩子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总是会出现极大的情绪波动。许多父母总是习惯于帮助孩子去调节他的情绪,结果,父母越是干预,孩子越会哭闹,场面也会更加无法控制。珍珍的妈妈教孩子认清事实真相,鼓励孩子自己去调节情绪,孩子就会对负面情绪产生免疫力,从而学会驾驭自己的情绪。
建议一: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
年幼的孩子经常因为得不到某个喜爱的东西而哭闹不已,许多父母为此也感到非常难办。这时,妈妈应该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无论是愤怒还是悲伤,情绪都是孩子在生命中必须面对和处理的内容。妈妈可以陪伴孩子,等待孩子,和孩子共情,告诉孩子:“妈妈知道你很悲伤。”“妈妈知道你现在很愤怒,因为你得不到你想要的小汽车。” 这样,孩子会觉得自己虽然无法得到某个东西,但是自己是被理解,妈妈知道我的想法,他会好过一些。
等孩子平静下来后,妈妈要告诉孩子,因为得不到某件东西不高兴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因此而去伤害别人的抢夺行为,是非常错误的。通过讲道理,让孩子忘掉刚才的不快,并尽快平静下来。一般来说,大多数孩子可以从中学会自我控制。
建议二:正视孩子的不满情绪
当孩子因为不满而出现哭闹、烦闷时,妈妈应该理解孩子的情绪,不要惊慌,不要急躁,更不要用打骂、呵斥的方式来制止孩子。强制性的手段往往会损害孩子的心理健康,还容易让孩子养成孤僻的性格。
正确的方式是让孩子尽情宣泄心中的不满,从而在心理上找到平衡感。等孩子情绪平静下来后,妈妈可以再因势利导地告诉孩子:“你表示不满是正常的,但是……”只有用冷静、理智的方式来处理孩子的不满情绪,才不至于让孩子在不满中失去理智。
【自省:让孩子不断完善自己】
莲莲从幼儿园回到家,向妈妈哭诉,说小朋友不喜欢她,不爱和她玩儿。妈妈问她:“你知道小朋友为什么不和你玩吗?”莲莲小声说:“是小朋友不好。”妈妈又问:“小朋友怎么不好了?”这次莲莲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小声说:“我想玩积木,月月不给我玩,我就把她搭的房子踢倒了。”妈妈这才说:“老师是不是说过,要学会等待吗?别的小朋友在玩,你就要等一会儿,等她不玩了,你才能玩呢,怎么能乱发脾气呢?”莲莲没有说话,“以后还会这样吗?”妈妈轻声问,莲莲摇摇头。
孩子的良好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形成,需要正面的引导和鼓励,也需要从反面的惩罚中让孩子体验痛苦或失落,以引起孩子的自责情绪,让孩子自觉地自省自励。
建议一:让孩子学会总结经验教训
总结经验教训事实上就是对自我行为的一种反省。父母可以对孩子说:“怎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呢,你好好想一想,如果用妈妈跟你说的方法去做,结果会怎样呢?”慢慢地,孩子就会学会经常总结经验和教训,从而自觉地进行反省。
建议二:让孩子承担做错事的后果
对于有些孩子来说,单靠正面说理是不够的,不如让孩子体验由自己的错误行为导致的后果,让孩子学会反省自己的错误。比如,孩子已经和妈妈约定如果再乱丢玩具就一个星期不能玩这个玩具,当孩子破坏规则时,妈妈就可以说:“你已经答应再乱丢玩具,就让妈妈保管,一个星期都不能玩这个玩具,现在我要把这件玩具拿走了。”
好妈妈修为之三:让孩子懂得处事【随机应变:自己学习解决问题】
倩倩和妈妈去楠楠家玩,倩倩很喜欢楠楠的音乐琴,妈妈看出女儿的心思,对倩倩说:“你去和楠楠商量吧。”两个妈妈聊着天,眼睛看着两个孩子。显然,倩倩遭到了拒绝,楠楠妈妈想过去,倩倩妈妈拦住了她。她们看到倩倩拿出了自己的口琴,对楠楠说:“我给你玩我的口琴,你给我玩一会音乐琴,好吗?”楠楠答应了,两个小伙伴玩得高兴,妈妈们也放心了。
如果孩子凡事都需要父母来解决,一旦父母有事无法照看孩子时,孩子的生活将不堪设想。孩子的事总归需要孩子自己去解决的。
建议一:鼓励孩子自己解决和同伴的问题
如果孩子遇到问题了,妈妈可以这么说:“怎么办呢?妈妈也想不出好办法,你说怎么办好?”把问题抛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去想一想。妈妈可以鼓励孩子:“妈妈相信你会想出好办法的!”
如果孩子一时想不到好办法,妈妈可说:“妈妈和你一起想想,你觉得这样做好不好?”鼓励孩子自己去解决,相信孩子最终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建议二:教孩子明确“别人的”和“我的”概念
在日常生活中,即便是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也应该在孩子头脑中强化一个概念:别人的东西不属于我,我要想玩,只有在人家同意的情况下才能享用一会儿。如果别人不愿意,自己只能坦然接受。孩子在接受他人说“不”时,会联想到自己有喜欢的玩具,别人想玩,也得经过我的同意。这样,碰钉子与拒绝他人都会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
【自主选择:让孩子自己作决定】
嘟嘟每天吃饭时,她总是对妈妈说:“我不要!”妈妈被她搞得不知所措,后来,妈妈就问她:“那你想吃什么?”嘟嘟说:“我今天要吃面条!”“我要吃紫菜包饭!”刚开始,妈妈觉得烦,总是需要另外为孩子准备饭菜,但后来,妈妈发现,嘟嘟每次吃饭都非常痛快。
穿衣服时,嘟嘟也总是对妈妈说:“妈妈,我不要穿这件!”于是,妈妈把穿衣服的自主权也交给了嘟嘟,没想到,嘟嘟更加珍惜衣服了,不再随意把衣服弄脏了。
建议一:相信孩子有自己的判断力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不把自主权放给孩子,就是因为不相信孩子有自己的判断力。其实,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观念和判断。也许他们生活经验还不足,可能会出现错误的判断,但这种错误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必要的,他们需要从中吸取教训。没有足够的自由发展空间,没有足够的实践,将来需要孩子自己作判断的时候就很可能束手无策,毕竟谁也不会一开始就能自主判断。
建议二:要多征求孩子的意见
家中的一些事情,父母尽量给孩子提供参与的机会,比如,房间的布置、家具的选择、布艺的装饰等,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筹划设计方案,尊重孩子的想法,鼓励孩子提出自己的建议,认真斟酌孩子的建议并加以以采纳。
在要求孩子做事时,家长不妨将命令式语气改为商量式语气,比如:“这件事能不能这样做?”等等,这种表达方式会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尊重,从而引导孩子独立思考,按自己的意志主动处理好事情。
建议三:让孩子在限定范围内选择
当孩子自己选择做决定时,考虑到孩子知识、经验的缺乏,父母可以给孩子一定范围的选择权利,也就是让孩子在限定的范围中进行选择。比如,和孩子选择房间的窗帘,考虑到颜色的搭配,可以给孩子提供几种适宜的颜色,让孩子选择。
【自我负责: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小小喜欢上亮亮的小飞机,几次缠着妈妈买,妈妈都没有答应。小小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他知道亮亮喜欢自己的遥控汽车,就跟亮亮商量,用小汽车换飞机,亮亮同意了。虽然妈妈知道遥控汽车比小飞机贵的多,但是没有阻止。可是才过了两天,小小就后悔了,因为他觉得小汽车更好玩。他又想着和亮亮换回来,可是这次亮亮不同意了。看着闷闷不乐的小小,妈妈没有安慰他,也没有责怪他,而是对他说:“换玩具是你自愿的,你要为你的行为负责呀!”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伴随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妈妈能做的,就是让孩子认清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并为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后果负责。
建议一:孩子的事让孩子负责
孩子做了错事,父母不要因为疼爱孩子而为孩子收拾残局。这样做不能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过失,更不能让孩子树立起对自己言行的责任感。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在孩子犯错后,让孩子去承担他的错误所带来的后果,当然必要的时候,妈妈可以给予孩子一些帮助、建议和指导。比如,“是你把小汽车弄丢的,妈妈不能因为丢了就再给你买。”或者“做错了就要吸取教训,也许你可以试试这样做……”
建议二:让孩子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孩子由于身心发育还不健全,做事情或者做决定时,往往更多地重视行为过程本身,而不太重视行为结果。这时,妈妈要先提醒孩子,让孩子明白可能会导致什么后果。如果孩子一意孤行,那就让孩子自己来承担可能会出现的后果。比如:“妈妈已经告诉过你了,如果你还要这样做的话,结果你自己负责,妈妈不会帮你的。”因为孩子自己愿意做出这样的选择,出现不良后果时,孩子会学会分析和思考,学会如何去承担责任。
【自我安排:做事有条理】
心心的玩具非常多,她总是拿起一个玩具,就把另一个扔一边。有时候,当心心想玩一个玩具时而总是找不着时,她就会大叫,然后妈妈就会帮忙寻找。如果一时找不着,心心就会发脾气,埋怨妈妈把她的玩具弄丢了。妈妈跟她说过几次,让她把玩过的玩具收起来,都不管用。
孩子做事情缺乏条理、没有计划是儿童时期的一种自然反应。只要妈妈正确引导,给孩子提供做事的机会,注意引导孩子有条理地做事,就会让孩子养成好习惯。
建议一:教孩子做事有条有理
不管是做什么,妈妈都希望孩子能做得有条有理。例如,房间摆设井井有序,玩过的玩具要放到相应的地方,用过的东西要放回原处。晚上睡觉之前,要教孩子把看过的书放到相应的位置、准备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等。这些归位的活动,都可以帮助孩子养成做事有条理有计划的好习惯。
建议二:和孩子一起制定计划
妈妈可以向孩子示范或者和孩子讨论计划,比如,在周末的清晨,妈妈可以这样对你的孩子说:“今天妈妈先带你去公园玩,然后回来吃午饭,午饭后你先睡一会,起床后我们去少年宫学画画,学完画妈妈带你去王阿姨家玩,好不好?”如果孩子不同意,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商议能够执行的计划和安排,这种示范不仅可以帮助孩子理解计划的重要性,而且,他能够学着去安排自己的事情。
好妈妈修为之四:让孩子学会学习【自由探索:在探索中学习】
妈妈对格格的要求很宽松,只要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伤害周围的环境,就让她自由地去做。比如,妈妈和格格在公园散步,格格会忽然蹲下看很长时间的蚂蚁,妈妈从来不催她;格格捡来各种各样的叶子,妈妈从来不阻拦,还和格格一起分辨树叶的异同。这样的事情很多,只要格格感兴趣,妈妈都尽量满足她。
孩子天生具有探索精神,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就会产生摆脱各种束缚和依赖的独立倾向,他们会越来越喜欢探索活动,努力在生活中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正常现象。格格妈允许孩子自由探索,孩子在探索活动中,不仅仅得到了探索的乐趣,而且思维能力、创造力都得到了发展。
【好妈妈必须教孩子四件事】相关文章:
上一篇:家庭教育最忌三个过度
下一篇:饭桌教育影响孩子人格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