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化的家庭规则让她缺乏情感表露和共情能力
静宜因为无法跟别人建立亲密的关系而苦恼。虽然做事一丝不苟的静宜在工作上无可挑剔,但在周围人眼里,她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不喜欢跟人交流,也从不在别人面前表露情感,所以和同事们关系都很一般,身边也没有知心的朋友。
结婚后,静宜和丈夫在生活上也格格不入。她习惯了理智冷静、循章办事,平时对先生少有温情流露。每逢生日、结婚纪念日,丈夫总会买束花、送个小礼物给静宜,希望增进夫妻之间的感情。但每次静宜都一副不为之动容的样子,还总把那句“没什么必要”的口头禅挂在嘴边,给丈夫的热情泼凉水。时间长了,丈夫和她越来越疏远了。
临床诊断:过多、僵化的规则使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受到阻滞
家庭中的规则往往会被孩子内化,从一代传承到下一代。过多、僵化的家庭规则常常会通过语言和非语言途径作为一种没有选择、不可抗拒的信息传递给孩子,产生强制性和破坏性。如果孩子迫于规则而压抑内心感受和情绪的表达,长大后会缺乏自我表露和共情的能力,无法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妈妈的规则限制了孩子的情感表达
在咨询中我了解到,静宜是在极其严厉的教育下长大的。妈妈最讲究原则,在家里定下了不少规矩,比如早晨必须按时起床,吃饭的时候不许说话,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等等。在静宜的印象里,妈妈留给她的是冷冰冰的感觉,对她和爸爸很少有感情流露,因为妈妈似乎更关心那些“正确”的规则。小时候,静宜在妈妈面前撒娇,或者表现出委屈、伤心,妈妈就会板起脸说: “别这么软弱。”然后一通正确的道理让她心服口服。时间久了,静宜感觉无法得到妈妈的理解和安慰,也就不再尝试向妈妈吐露心声了。
“正确、有用”的行动准则架起心灵的鸿沟
妈妈对规则的过于重视和对情感的忽视让孩子很难在妈妈身上看到情感反馈。对静宜的情绪表达,妈妈没有给予关注,做出适当的反应,甚至批评孩子的情感表露是“软弱”的表现,用说教的方式阻碍孩子表达情绪。久而久之,静宜就学会了压抑自己的内心感受,不在任何人面前表露情感,成长为讲求实效的理智型女孩。
“正确、有用”是静宜行动的准则。她面对问题理性冷静,从不感情用事,因为在她看来,关注情感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工作,这些品质都具有积极意义,但在人际关系方面,由于对情感不重视,静宜不善于表露情感,对于他人的情感表达也缺乏感受力和共情的能力。这样的特点在别人看来是冷冰冰、缺乏人情味的,导致静宜始终不能和周围人建立起亲密关系。
儿建议:规则离不开情感和自由的陪伴
儿童行为的塑造离不开规则的教育,规则的本意是保护孩子,让孩子逐渐社会化。但没有情感流动和自由的规则是僵硬的、遏制的,会让孩子鲜活的生命黯然失色。
制定有弹性的家庭规则,给孩子犯错误的机会
如果父母想让孩子马上就遵守规则,机械地按规则执行,往往会引来孩子的反抗,建立规则的本来目的也会变质。在一些必须坚守的原则方面,要让孩子明确知道妈妈可以容忍的底线,哪些行为是绝对不允许的。如果涉及一些非原则方面,不会产生严重后果,就应该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和犯错误的机会,帮助孩子从错误中学习、成长。
妈妈和芊芊约定好每天晚上6 点到7 点可以看电视,但是7 点已经过了,芊芊还在看,妈妈就问:“咱们约定的时间到了,怎么还看呢?”芊芊央求妈妈:“这个动画片还有一点就完了,让我看完再关电视行吗?”妈妈虽然担心破坏了规则,但也理解孩子的心情,就答应了。动画片完了新的节目又开始了,芊芊很想看,可是妈妈正看着她呢!刚才的要求妈妈并没有批评,已经延长了看电视的时间,芊芊只好撅着小嘴关掉了电视。妈妈抱着芊芊说:“芊芊能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啦,妈妈真高兴!”芊芊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多倾听孩子,给孩子适度的情感反馈
家,是一个可以自由表达的地方。当孩子受到挫折或表达负面情绪时,妈妈不要急于做出正确或错误的判断,也不要给孩子讲大道理,应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表示理解和接纳,同时让孩子有机会宣泄不良情绪,孩子会感受到妈妈的爱和信任,有心理能力去承受规则,慢慢学习和适应规则。
妈妈去幼儿园接乐儿,老师说:“今天上绘画课,别的小朋友都在认真给气球涂色,只有乐儿坐着一动不动!”回家的路上,妈妈问:“乐儿,能跟妈妈说说上课的时候为什么不画画吗?”乐儿委屈得眼泪直打转:“妈妈,老师教的时候我没学会。我不会涂,老师就批评我了。”妈妈蹲下来对乐儿说:“喔,妈妈要是受批评了也会难过的,乐儿是不是很委屈、很难过?”得到了妈妈的理解,乐儿痛痛快快地哭了。妈妈说:“晚上妈妈教乐儿涂色,等下次上课乐儿就会涂了,好吗?”乐儿擦掉眼泪跟妈妈回家了。
增加自身心理弹性,转化家庭规则
每个家庭里都有各种各样的规则,有些规则会带来安全和快乐,而一些禁止性和驱迫性的规则如“不许”、“应该”、“必须”,是不公平、不合适的,会引发孩子羞耻、自责或愤怒等痛苦体验。0 2 岁是家庭规则最多被内化的阶段,父母经过学习和自我反思,增加自身的心理弹性,可以觉察、转化这些强制性的家庭规则,避免它们种植在孩子的内心深处,影响孩子今后的生活。
比如把对孩子的要求“你应该做个坚强的孩子”转化为“你可以做个坚强的孩子”,“你必须有礼貌”转化为“妈妈希望你有礼貌,但是如果有人要攻击你、伤害你的话,你可以不礼貌”。把强制性的“应该、必须”变成具有选择性的“可以”, 拓展选择范围,能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让孩子的生活充满色彩。
别 让“规则”淹没孩子的自我嘉勋已经24 岁了,还像小孩子一样,凡事都要征求别人的意见。他无法自主地判断什么是对是错,做选择时困难,需要到处询问别人的意见,而且即使已经做过的事,也要反复询问,生怕自己做错了。这样,不仅把周围的亲人、朋友搞得很累,而且他自己也常常因为得不到一个统一的答案而困惑、痛苦。
由于缺乏承担挫败的责任能力,所以总是希望别人来为自己做决定,一旦事情不顺利,就会把责任推给别人。这样就容易和别人发生冲突,因为他一方面要依赖别人为自己拿主意,另一方面又要埋怨别人做错决定,所以别人都不愿走近他。面对别人的回避,他又会埋怨自己处不好关系,陷入深深的自责。
临床诊断:规则教育的误区让他缺乏责任能力
经过深入沟通得知,嘉勋的父母个性较为刻板,他们对孩子的评价,都以是否符合规矩为标准。在嘉勋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制订了一系列行为标准,希望他能够“达标”。
用规则剥夺孩子的自主性
本来规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它能帮助孩子克服自我中心的局限性,更好地适应环境。但规则教育的主体是孩子,不是规则本身。如果规则教育的中心变成了单纯地遵守规则,而忽视了孩子的主体性,孩子就可能形成一个以规则为中心的角色自我,而失去那个真正有生命力的真实自我,从而失去自我的自主性、创造力。所以嘉勋也就形成了一种习惯,做什么事之前,不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思考如何协调矛盾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是只做规矩要求的事。久而久之,规矩成了他的主人,占据了他所有的自我,他也就成了规矩的奴仆。
守规则成为自我价值感的唯一来源
自主感是体验自我力量,获得自尊自信的重要感受,自主感的缺失使自我变得特别脆弱。因为当自我不能在自主性、创造力上感受自我存在的价值,就会更加在乎作为守规矩的角色自我的价值。而规矩往往是别人制定的,自己是否符合规矩是别人说了算,所以缺乏自主性的嘉勋会特别在乎别人的评价。一旦评价不好,就会面临自我价值的危机。
刻板的规则意识妨碍了责任能力的发展
对规则刻板地遵守,也让嘉勋得到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逃避自我的责任。本来规则是要帮助孩子习得责任能力,让他们理解规则的意义,知道次序的维护有利于保护自己的安全和权利,从而自愿地承担维持某种规则的责任。有了这样的责任意识,不仅可以面对自己的缺点,而且可以根据人性的不同弱点,创造出更多有利于人类发展的规则。而嘉勋则不然,他恪守规则的原因恰恰是为了逃避责任,维护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完美形象,希望自己可以躲在规则背后,成为一个没有缺点的人。他的目的是要掩饰自己,当然也就无力面对自己的弱点,承担自我的责任。
嘉勋缺乏的正是责任能力,他承担不了可能的不完美,就无法自己做出选择,只能依赖他人。缺乏责任能力的原因与自我肯定的标准相关,如果一个人肯定自己是因为自己的完美,一旦不完美自己就一无是处的话,那么他就很难具有责任能力了,因为错误对他来说意味着完美自我的丧失,而“我”又只能存在于完美自我中,所以任何一点失误都将意味着自我的崩溃。在这个案例中,规则教育的误区可能是导致这一人格结构的重要原因。
临床诊断:保护孩子的自主性,走出规则教育误区
规则教育的实质是要在保护孩子自主性的情况下,帮助孩子理解规则的意义,让孩子可以在领悟规则对自身意义基础上主动遵守规则,承担规则的责任。而不是以规则为中心,去培养一个只能以规则角色而活着的人,或者为了避免惩罚而逃避责任的人。
规则教育需要保护孩子的自主性孩子从1 岁半到3 岁是自主性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孩子开始有了关于“我”的自我意识。这正是自主性的萌芽。自主性是一个人能够成为自己的基础,对自主性的尊重,能够保护孩子对自我意愿的觉察,以及自我天赋能力的体验,为将来走上自我实现的道路奠定良好的人格基础。同时,这一阶段也是孩子接受规则教育,以克服自我中心,更好适应环境的关键期。如何既保护孩子的自主性,帮助孩子克服自我中心受挫的痛苦,获得适应能力,就成了这个时期教育的难点。巧巧妈妈的做法正是在保护孩子自主性的同时,让孩子去发现规则的意义,从而内化规则的意义成为指导自己行为的方法。
2 岁半的巧巧喜欢漂亮衣服,对衣服有自己的选择标准,宁愿受冷也不穿不喜欢的。每次巧巧妈妈都会尊重宝宝的选择,有时明知道她的做法会有不好的结果,比如外面在下雨,巧巧却坚持要穿白色的短裙。
妈妈也愿意让她自己去选择,去尝试。巧巧妈妈说:“我觉得宝宝知道自己湿、冷、饿还是不舒服。他们通过看、听、闻、触摸、品尝来感知周围的世界。”
不能把规则作为肯定孩子的标准
人的自信源于无条件地自我接纳。如果规则成为认可自己的标准,孩子就可能逐渐远离真实的自我,成为活在符合某种规则的角色自我中,这样的自我不仅会随时感受到人际评价的焦虑,而且也会使真实的自我实现之路走上歧途。所以教育者切忌用某种标准来论断孩子的价值。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独特性,他们需要成为他们自己,规则只是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成为自己,而不是成为那个不是他们的角色。像3 岁的梅梅很害羞,和妈妈一起遇到熟人也不好意思打招呼,可每次妈妈总会说同样的话:“叫人啊,你这孩子,真没规矩。”梅梅因此更加害羞,一见到熟人就会躲起来,因为“没规矩”的标签已经成了她自我的标志。她要掩饰这个“不好”的自己,所以就更回避人群。
规则教育不是对责任的逃避
教育孩子遵守规则的原因不是去教他们如果躲避责任。一些教育者会用剥夺关爱、认可,让孩子受到羞辱、责打等严厉的惩罚手段来要求孩子遵守规则。这不仅不能使孩子理解规则的意义,学会主动承担起遵守规则的责任,反而使孩子遵守规则的原因变成了对惩罚的逃避,这不是在培养责任意识,而是在灌输逃避责任的意识。像5 岁彤彤的家教很严,特别是对看动画片的时间做了严格的规定,一旦违反规定,妈妈都会非常严厉地斥责他。所以只要是妈妈在家,他都会表现得很好。可一旦妈妈离开片刻,他都会抓紧时间偷看一会儿,听到妈妈回来的脚步声,又马上关掉电视,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显然,彤彤并没有建立规则意识,而是学会了如何伪装自己,逃避惩罚。
【别让规则在亲子间筑起心墙】相关文章:
★ 孩子学音乐的好处
★ 坐月子食物禁忌
上一篇:孩子错了 小声教育更有效
下一篇:你的爱是孩子的陷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