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观更趋理性
■新快报记者 何宁
婴幼儿早期教育被誉为“永远的朝阳行业”,家长们对“未来竞争”的焦虑,让孩子们的“人生起跑线”不断往前挪。近年来,早教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经过10年的发展,早教行业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家长对于早教态度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广州早教10年
2000年,“早教”在广州还是新鲜事物,大多数人对于这个行业基本处于无认识的状态。当时广州也没有早教机构,有的不过是“亲子乐园”、“亲子中心”等,且大都就近位于小区内,规模很小。不少四五年级的孩子的家长表示,孩子刚出生那会儿,听说过“早教”,但觉得是可有可无,没想过要送孩子去。当时的广州,早教并没有形成市场。
2005年左右,早教开始在广州形成气候,那时广州已有多家早教中心,主流是蒙氏教育,包括星子宝贝、亲亲宝贝等。但当时各机构的蒙氏教育都不相同。一位业内专家表示:“当时很多机构自己都没弄明白‘早教’是什么,家长们也弄不清楚。”
从2005年开始,南方贝贝、东方爱婴、金宝贝等一批早教中心在广州相继成立,早教产业渐渐形成。金宝贝最先提出“潜能开发”早教理念,之后许多机构也都提出了类似的早教概念。
此时,家长们开始意识到早教并非可有可无,但却把早教看成是教孩子学认字、读诗、唱歌这些技能,就是“让孩子提前学点儿东西”。一些家长来到早教中心,通常会问,“你们教些什么?”
早教机构其实还承担着教育家长的责任,“孩子每周上两次课,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里,和家长待在一起,如果家长没有正确的观念,早教的效果会大打折扣。”金宝贝总经理陈炜说。但直到2006年,很多家长都还没有意识到孩子早教需要自己去配合。
此后,人们逐渐认识到早期教育的作用,理解早期教育,重视早期教育对孩子成长智力以及行为、思维开发的重要性,且对早教的认识越来越理性,行业关注度也持续上升。
2007年,大批“金猪宝宝”降生,这些孩子的父母大多受过高等教育,十分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使得早教市场生源充足,促成当年众多早教机构的迅速扩张,省内外、国际品牌纷纷进驻广州,市场上活跃的早教机构多达40余家。
与此同时,广州早教市场也开始细分,呈现多元化的发展局面。2005年之前,广州的早教机构收费标准差不多在一个水平,即3月个700元至900元之间。国外品牌机构进驻广州后,行业收费出现了3个月近千元至几千元的差价,早教机构开始出现高端与大众化分离。在目标群体定位上,多数机构锁定的是0岁至6岁的孩子,但是,东方爱婴、金宝贝等品牌机构目标群体只是0岁至3岁。
在课程设置上,尽管所有早教机构基本借鉴蒙氏等教育理念,但各有侧重。如金宝贝等国际品牌机构侧重于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游戏、玩耍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而国内的机构则更侧重于孩子能力的开发,教会家长怎样做好孩子的老师。另外,各早教机构课程特色明显,大致可以分为艺术类、英语类以及综合培养三类。
家长的理性引发行业重新洗牌
2008年至2011年是婴儿潮时期,这一代的父母多是80后,为了孩子教育他们不惜投资。2008年以后,越来越多的早教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由于同质化现象严重,许多早教机构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从之前单纯的概念式早教向细分多元化方向转变。比如有以音乐为主的早教机构、以体能为主的早教机构、以艺术为主的早教机构等。“每个早教机构都会打出自己的特色牌。”广州新东方早教中心总监卓佳说。据业内人士透露,前不久,广州iBabyEnglish 早教中心创始人由于经营不善,卷款潜逃,不得不关门大吉。据悉,这家机构一开张就疯狂营销,在网络、公交车等媒介上狂打广告。“iBabyEnglish 早教中心只是把装修和营销做得很好,但是课程非常不堪一击,它号称是全外教的外教机构,但里面的外教素质参差不齐,但管理又很困难。这家早教机构在成立了一年多以后,无法兑现其对家长和孩子的承诺。”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目前,早教行业鱼龙混杂,低门槛的准入让很多不负责任的机构有机可乘。如果家长没有一双慧眼去辨识的话,很容易受误导。而这些质量低劣的早教机构也会拉低整个早教行业的口碑。”卓佳指出。
新快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广州,口碑比较好的早教机构有金宝贝、新东方、美吉姆、新爱婴、东方爱婴、爱尔贝等。陈炜表示:“这个行业牌子特别多,但真正算得上品牌的却少之又少,因为要达到品牌标准,需要机构用心去经营。金宝贝在中国十年了,算得上是早教中历史最悠久的品牌,这十年的用心付出,家长是有目共睹的。如今家长在早教方面的消费十分理性。他们对于早教的态度,也对早教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真正专业、用心的品牌,才能在市场大环境中得到消费者的认同。”
卓佳表示,早教行业从运营上说并非是来快钱的行业,“需要精耕细作,需要家长的口碑相传,如果机构舍得在老师和教学上多下工夫,是需要勇气的。这也是早教机构越做越大的根本所在。”
从技能培养到情商开发
近年来,家长对于早教除了在消费理念上更加理性外,对于早教机构的态度也发生了明显的改观。
“几年前,家长来早教中心问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的孩子能在这里学到什么东西呢?’家长普遍希望孩子能通过上早教获得技能方面的培养,他们所理解的早教等同于早期培训,其实这也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观念作祟的结果。”陈炜表示,近几年,家长把孩子放在早教机构,更多的是希望通过上早教班让孩子与别的小朋友有社交和玩耍的机会,“家长对孩子技能的要求明显降低了很多。很多家长也知道,3岁以前的孩子谈技能培养太早了,他们希望孩子能够真正从性格上得到良好的开发,也就是更加注重情商而非智商的开发。”
但并非每一位家长都能有这样的转变,“低龄段(0岁至2岁)的孩子家长初为人父人母,他们给孩子报早教班的目的是希望孩子能够开开心心的有个地方玩;高龄段(2岁至3岁)的家长还是更希望孩子能学到一点点技能,比如我们有厨艺课,当孩子真的能做出一块蛋糕或意大利面的时候,家长和孩子都非常有成就感,家长会认为,孩子做出一个东西来了,简直不可思议。技能方面的培养和培训,最后呈现的结果,家长方面还是有比较大的需求。”
新快报记者在几家早教中心采访时了解到,带孩子来上早教班的大部分家长确实不指望能在早教班学到什么技能,他们的目的是为孩子寻求一种社交的环境。“家里就一个孩子,没同龄人陪他玩,我们只有带他来早教中心跟其他的小朋友玩。”家长张先生说。
陈炜表示,其实早教更重要的是对家长的教育,80后的家长孩子是独二代,如何教育孩子,他们一直在摸索中。家长每次送孩子来早教中心,我们都会向家长传递一些家庭教育的理念,还会定期举办家庭教育的讲座。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早教中心在给孩子上课的同时,也为家长开设了很多家庭教育的讲座,为家长和孩子组织很多互动的亲子环节。
从早教中心到DIY早教
2009年,国内第一家早教网站“贝瓦网”诞生,贝瓦网市场部经理王时光表示:“家长慢慢地了解到,早教课更多的是教育家长而非孩子,所以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实现自我教育,他们会主动上网学习早教知识,专门的早教网也是家长自我教育意识加强催生出来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许多新晋家长一开始会买些早教图书或杂志进行学习。但在如今知识爆炸的时代,书籍的相对滞后已无法满足家长们的需求,他们遇到教育方面的问题都已习惯第一时间上网,利用网络获取信息。
近年来,ipad等平板电脑渐渐普及,家长们也开始利用APP软件教育孩子。记者点开applestore里教育类软件查看,发现热门下载的软件大部分是早教系列的。一位家长表示,ipad上有许多很好的早教软件,里面的儿歌很多都是早教机构上课播放给孩子听的。相对于早教中心,我更愿意在家里利用ipad来教育孩子。
【早教教育孩子也教育家长】相关文章:
上一篇:关于宝宝长牙齿以及护理
下一篇:新生宝宝的护理经验二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