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少父母都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尽早的独立生活,不要过分的依赖父母。除了让他们更容易 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外,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现在的父母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照顾孩子们。
生活自理是孩子走向独立的开端。试想,倘若一个成年人生活不能自理,事事要求助于他人,这个人谈得上自由吗?称得上独立吗?谈得上强大吗?同理,对于进入自理阶段的孩子,却不能掌握自理的基本技能,或者思想上存在依赖性不愿意自理,他们也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不能走向独立。而且,自己的事情由父母代劳会令孩子丧失起码的责任感,没有担当。这一点是某天周周对我大吼怎么还不给我穿衣服时我感受到的。
那是周周快3岁的时候,我们换衣服准备出门。我找了一条裙子给周周,让她自己换上。我和周周爸都换好衣服了,周周坐在床边,振振有词、理直气壮地质问我:怎么还不给我穿衣服?她那气急败坏的表情、理所当然的口气让我着实吃了一惊。那时她已经完全能自己穿衣服了,她一定认为给她穿衣服是我们的职责,所以她才如此理直气壮地来质问我。正常情况下,对于3岁的孩子,她完全可以自己穿衣服,这件事应该是她分内的事,而不是妈妈的事。她得对她没有按时穿好衣服一事负责,而不是由妈妈来负责。
我反思,周周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表现,是由于我们没有让她意识到自己的事情就该自己来做,没有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这个错在我,有时赶时间或嫌麻烦或心有担忧,我偶尔帮她做了本该她自己做的事情,譬如喂饭、穿鞋、穿衣服。有时我控制不住出手相助的冲动,偶尔包办代替,那时候她的感觉是:这件事可以由我做,也可以由爸爸妈妈做。这样,依赖心理就形成了,难以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我决心控制自己出手相助的冲动,要求周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她能做的我们决不插手。这其实是与自己的抗争,我必须要克服潜意识里想帮她的冲动。
譬如吃饭,周周1岁2个月的时候开始对小勺舀饭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开始拒绝我们喂饭,要自己舀。往往一顿饭下来,桌子上和地上的饭比她吃到肚里的多。饭后打扫的难度增加了好几倍,看到白花花的粮食被浪费,外婆心疼不已。我顶住外婆的压力,坚持让周周自己吃。终于在1岁4个月的时候,周周可以完全自己用勺吃完一碗饭了。这种情况持续了1个月。
好景不长,正当我为她如此小就会自己吃饭而沾沾自喜的时候,周周病了,上吐下泻,食欲很不好,不肯自己吃。那时我的心态比较焦虑,最害怕周周生病。这种内心的恐惧让我放不开,在她不肯自己吃的时候就喂一点,一定要看着她吃点东西我才觉得病情不是那么重,才心安一点。后来想起这些事情,觉得那时太过担忧了,有些庸人自扰。孩子有食欲自然会吃,没食欲就不必勉强,在腹泻的时候,孩子的食欲本来就差,少吃或不吃只能顺其自然。
病中的喂饭留下了后遗症,让我前功尽弃。病愈后,周周不肯自己吃饭了,在我的要求之下,她前半碗自己吃,后半碗便不肯吃,由我喂完。这真是学好三年,学坏三天,养成一个好习惯难,破坏一个好习惯容易啊。
这种情况直到周周两岁多,我的心态步入正常才得以改观。后来的方法是:坚决不喂。想吃就吃,不想吃就收了。在收走之前我会告诉她,要到下一餐才可以吃饭,中途除了喝水不能吃任何东西。不知有多少次,周周一口饭都没吃,只吃几口菜便下桌走了。我说服外婆,不给周周吃任何东西,让她尝尝饥饿的滋味。往往到了下一餐,周周早早地等着开餐,饭一上桌,她便迫不及待地开吃,不用多久就吃完了一碗饭。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周周的吃饭完全能自理了。
周周2岁就学会了穿鞋袜和裤子,那时要是我帮她穿的话,她会哭着要求脱下来,自己重新穿。一段时间后,周周对穿鞋袜、裤子这些事不感兴趣了,每次都等着我穿,而我,不知不觉间就给她穿了好像一种思维定式一样。那次周周的一句怎么还不给我穿衣服把我惊醒了。我自嘲,这真是自食恶果啊!
后来,在周周要求我给她穿衣服的时候,我说:这是你自己的事情,你必须自己做。周周哭了,哭得很伤心,大概是觉得我拒绝了她的要求。我有些心软,但转念一想,如果她现在不独立、没担当,日后会比今天痛苦一万倍!我说:你现在长大了,学会了穿衣服的本领,你自己能做的事情就不要妈妈帮忙,这样才是能干的孩子。周周见我的态度非常坚决,一边抽泣着一边穿衣服。待她穿好后,我大大地肯定了她一番。
在周周快3岁的一个晚上,我试着让她自己洗脸(取毛巾、开水龙头、拧毛巾、洗脸、挂毛巾)、刷牙、洗脚(脱鞋袜、洗脚、擦脚),她完全可以自己胜任。我对周周爸说:今天晚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周周会自己洗脸、刷牙、洗脚了。周周满脸自豪地在一旁补充,我还会自己擦脚呢!看来,她感受到自己做事的成功和喜悦了。
在养成自理习惯上面,我没有一贯坚持,由于诸多担心而不敢放手,有时嫌麻烦忍不住包办代替,走了不少弯路。把这些教训写出来,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意义非常重大。有家长认为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这种观点极其错误。良好习惯是在幼年形成的,等孩子大了就难以纠正了。我一个朋友的小孩,11岁,成绩不错,就是不会自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每次吃饭都是妈妈盛好端到桌上,他拿起筷子便吃,吃完放下筷子就走人。他不是一般的懒,不是一般的依赖。有次我在他家,他妈妈上班去了,家里就剩下我和他。早餐是馒头稀饭,馒头是我买回来放在餐桌上的,他吃了两个。稀饭我已经在他起床前吃过,我便没有特意去给他盛。我问他要不要吃稀饭,如果要吃的话,电饭煲里有。他说要吃,但就是不起身去盛,那架势似乎是等着我给他盛。我心想,11岁的孩子早就应该自己盛饭了,我就装糊涂,不给他盛,看他吃不吃。结果,到了中午他都没去盛稀饭!中午做饭时,我问他还要不要吃稀饭,如果要吃,赶紧自己来盛,不然我倒掉了。他这才不情愿地过来盛了稀饭。
这样的孩子不少,孩子若没有在幼年养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大了就更加难以养成。有的孩子上了高中还要父母挤牙膏、叠被子,这样的孩子纵然考试成绩再好又有什么用?他们严重依赖于父母,心理上没断奶,精神上不独立,缺乏基本的生存能力。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差,离了父母便无法生活。不少家长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和成绩,不重视自理习惯的养成。孩子上学后,家长辞职陪读,在学校附近租住,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这些孩子的未来实在令人担忧一个连自己的日常生活都照顾不来的人,今后怎么立足于这个社会?
孩子能不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完全取决于家长的态度。如果家长放手,信任孩子,坚持做到孩子能做的决不插手,不用家长刻意培养和说教,孩子自然会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反之,如果家长不放手,不相信孩子,担心孩子吃不好、穿得慢、洗不干净,这也担心那也担心,孩子就无法做到自理。
温馨提示:
做父母的总是很矛盾,既希望孩子能够早点在生活上、思想上、行为上独立,又害怕孩子没有这个能力而心软,出手相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可以这么教孩子,但是说来容易,坚持起来很难,主要是父母不能坚持。既然父母都不能坚持了,孩子肯定乐于依赖父母。也有些父母是这样认为的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这样的观念是极其错误的,良好习惯是在幼年形成的,等孩子大了就难以纠正了。这样的孩子是不能走向独立的。
教孩子独立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呢?生活自理是孩子走向独立的开端。小孩子就是这样,不管是生活上的事情,还是行动上的事情,有挑战性的事情对他才有吸引力,当这件事情失去挑战性了,他就不感兴趣了。这个时候,父母要控制自己出手相助的冲动,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能做的父母决不插手。这其实是父母与自己的抗争,父母必须要克服潜意识里想帮孩子的冲动。
【孩子独立开端】相关文章:
★ 教育孩子的艺术
上一篇:疼孩子要让孩子明白
下一篇:家长教育孩子“维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