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胸怀,可以像天空,像海洋,也可以像湖泊,像游泳池,像脸盆,甚至可以像马蹄坑。你想想,生活中我们见过一些心胸狭窄的人,为了针尖大的小事,争得面红耳赤,打得头破血流,那样活着,不是很苦、很累、很可悲吗?
我建议家长们给那些心胸狭窄的孩子们讲讲安徽桐城“六尺巷”的故事。
在安徽桐城市的西南角,有一条全长约100米、宽2米的巷道,当地人称为“六尺巷”,也有人称“仁义巷”。它的得名有一段启人思考的故事。
张英是清代文学家,安徽桐城人,历任兵部侍郎、工部尚书、翰林院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张英老家的宅子旁有一条三尺宽的巷道,邻居吴家盖房时占用了。家人气愤不过,就托人给张英捎去一封信,请他出面解决此事。张英接到信后给家人写了一封回信:
千里托书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看了回信后,觉得张英的话有道理,于是主动把院墙向后撤了三尺。邻居得知此事后,深受感动,也把自家的院墙向后撤了三尺。这样,张吴两家之间就形成了一条“六尺巷”。
林肯总统对政敌素以宽容着称,后来引起一些议员的不满,议员建议他:对这些政敌你应该消灭他们!林肯微笑着回答:“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时,不正是消灭了我的敌人吗?”多一些宽容,公开的对手也许会成为潜在的朋友。
我们要教育孩子,从小树立一个观念,决不能让自己的胸怀像马蹄坑一样小,只有有了宽广的胸怀,我们才能明确人生的意义,才能把精力用在于国于民于己都有利的大事业上,才能活得更乐观,更有意义。
古往今来,日月星辰,江河山川,太空长天,世界是如此的广阔,而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有好多却难以领略它的无限风光,那狭隘的心胸禁锢了人们的聪明才智,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一辈子为了鸡毛蒜皮的权利和利益争得青筋暴起,斗得像乌眼鸡,活得紧张而劳累,其实是很划不来的事情。
韩信受胯下之辱的故事人人皆知,成为中国历史上流传最光的故事之一。韩信的宽容和大度成为千古美谈。我们想想,韩信当年如果不受胯下之辱会怎样呢?那就会和那个侮辱他的无赖打得头破血流,打得你死我活。但韩信没有去争斗,那是宽容,是大度。在不少平庸的人看来,韩信似乎缺少点男子汉气概。但在智者看来,这正体现了韩信的远见卓识,博大胸怀,超凡脱俗的大境界。
谁越是和那些无赖、泼妇等庸俗的人一般见识,斤斤计较,谁实际上也就降低了的身价。
比如,一个大学教授遇到了一个刁钻、野蛮、粗俗的目不识丁的泼妇,泼妇胡搅蛮缠,把教授大骂了一通,教授如果以韩信的胸怀和气度,淡然置之,自然符合他的身份。他如果不依不饶,非要和这个泼妇争个谁是谁非,非要和她比个高下,那会怎样呢?教授用文雅的语言与她论争,泼妇肯定难以听懂;为了取胜,教授就只好把自己降到和泼妇基本对等的层次,脸红脖子粗地选用一些粗俗的语言,采用对骂的形式,才有“战胜”泼妇的希望。教授用这样的代价,即使换来一点“胜利”,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真正的强者,都能宽容别人,把不与人计较纠缠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学习和工作,这是大智慧,大境界。
让孩子具有豁达的胸怀,还需要让孩子学会怎样对待别人的误会和污蔑诽谤。
对待别人的污蔑诽谤,有三种态度:
第一种态度是以怨报怨。即面对污蔑诽谤,你不仁我也不义,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你会诽谤我,我也会诽谤你;你说我的坏话,我也说你的坏话;你造我的谣言,我也造你的谣言;你不讲理,我也不讲理;你对不起我,我也对不起你。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加深矛盾,加深仇恨,直至两败俱伤。
第二种态度是以不言报怨。即面对污蔑诽谤,置之不理,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相信身正不怕影子歪,只要我做得无愧我心,那我就做下去。别人要污蔑诽谤,就让他说去吧。人的嗓子总有个疲劳承受极限,说累了,他也就不说了。再说,声音传播也是有限度的,我沿着正确的路朝前走得远了,就听不见了。这就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样做不会耽误自己的路程。
第三种态度是以德报怨。即面对污蔑诽谤,用宽阔的胸怀去包容他,用善意的态度去感化他,一如既往地去团结他。能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但真的做到了,会使人有天高地阔之感,会使人肃然而生敬意。
其实,被误会、被污蔑、被诽谤、受委屈,几乎要伴随人的一生。周总理那么伟大,也有有人要陷害他、污蔑他、迫害他。上至国家主席,下至平民百姓,每一个人一生都要背一大口袋误会、委屈、冷言冷语。伟人和庸人的区别不在于是否经受了误会和委屈,而在于如何对待误会和委屈。如果不能正确对待,那就等于无端耗费你的生命,浪费你的精力。例如,你被人无端诽谤后倍感委屈,于是找到当事人大吵一架,这就会白白浪费你许多精力和气力,还惹了一肚子烦恼,可能还会强化你以后动辄就想吵架的意识,增长了坏毛病,还耽误了时间,影响了学业。岂不是得不偿失!如果用宽阔的胸怀去包容误会,用善意的态度去感化那些狭隘的人,时间久了,就会觉得周围的人对你充满善意。一个人的幸福感,就是在这种不怕别人误会、不计较别人说什么、只管做好事的胸怀中产生的。
现在不少家长谈到孩子,第一个愿望就是拼命挣钱,给孩子多留点遗产;第二个愿望就是希望孩子学习成绩好,能考上一所好大学;第三个愿望就是千方百计用自己的社会关系为孩子“修路”,让孩子“顺利”一些。其实,这些都是家庭教育的误区。
即使你给他留下一笔钱,如果他从小没有养成勤俭的意识和习惯,多少钱他也能挥霍干净。
即使他学习成绩很好,能考上名牌大学,如果他没有良好的心态,毕了业他照样找不到工作,他仍然得靠父母养活。现在大城市里这种闲散青年越来越多,找工作也是高不成低不就,好工作找不到,差工作他不干,就只好在家里当混混儿。这些人往往不与外人交往,早上不起床,下午两三点起来,随便吃点东西,往电脑前一坐,坐到半夜,第二天又是这样。这些人当中,有一部分学习成绩是不错的,有些甚至是名牌大学毕业。但学习成绩好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尤其是今天。
即使你给孩子创造了很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那他也不过是这个“人造温室”里的一朵鲜花。由于这种环境不是他创造的,他自然也不会珍惜这环境。况且,有朝一日他要离开这种人造温室,到那时候他这一株温室里的鲜花一旦遇到自然界的狂风暴雨该怎么办呢?
孩子有了豁达的胸怀,就容易与人和谐相处,能承受工作中的挫折。而有些孩子,心胸狭窄,整天紧张、焦虑,要么自我意识极强,要么感情脆弱,动不动就寻死觅活。这样的孩子即使考上了大学,家长能不为他担忧吗?即使你不为他担忧,他也肯定会活得心力交瘁,与人不和谐,经受不起挫折,难以成就大事。
我们常常会见到这样一些人,一天到晚发牢骚,骂大街,从国家领导人骂起,骂省领导,骂市领导,骂县领导,一直骂到本单位领导,然后骂邻居,骂小区物业管理,骂卖菜的,反正逮住谁骂谁,说到谁骂谁,对谁都不满意。说到某某同学,便说:“我们俩是同学,他现在当官了,而我却下岗了,凭什么?这是什么世道?”他觉得谁都对不起他,只有自己是最能代表正义的,他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有些什么毛病。有这种心态的人很难在社会中立足,也很难得到重用。
你适应社会,和社会和谐,和社会相容,你把自己当作这个社会中快乐的一分子,这样,你就能够获得社会的理解、支持和帮助。
【让孩子具有豁达的胸怀】相关文章:
下一篇:发现宝宝很多愁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