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中心副主任医师俞红介绍,此次调查的儿童包括男 1990例、女1766例,对入组儿童进行干预,同时180名家长老师也纳入干预计划,部分干预包括心理卫生知识讲座、心理筛查和培训幼儿园保健人员。
据介绍,调查中4~6岁儿童有1023例,干预前的行为问题发生率男童为19.5%,女童为18.5%;干预后儿童行为问题阳性率明显低于干预前较完整干预组6.3%、部分干预组10.3%。行为问题前3位因子男孩依次为违纪、攻击、抑郁;女孩为多动、分裂、攻击。
俞红介绍说,从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他还提醒家长,不要忽略儿童的一些怪异行为问题,发现孩子行为异常应尽早到医院诊治,早发现早治疗。
名词解释
儿童孤独症样障碍
儿童孤独症样障碍是指与人交往或互动反应质的缺陷、表达能力质的障碍、狭隘而局限的兴趣活动以及反复刻板动作行为为特点的病症,属于广泛性(全面性)发育障碍(PDD)范畴,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孤独障碍:有严重的语言障碍,对他人缺乏兴趣,重复刻板的动作行为,拒绝变化,日常行为没有理性;
(2)Rett氏障碍:与儿童瓦解性障碍相似,但发生时间早,且大多为女性;
(3)儿童瓦解性障碍:2~4岁发育尚正常,继而出现类似孤独症样症状;
(4)阿斯伯格氏障碍:口语相对好,甚至喋喋不休,但处理社交或分享快乐方面存在缺陷,会沉迷于某种兴趣爱好,轻者使人感到其性格古怪;
(5)未加标明的全面发育障碍:又称“非典型性孤独症”,社交障碍不太严重。
【近两成儿童有心理行为问题】相关文章:
★ 宝宝爬行的好处
上一篇:依恋:孩子心理发育的“营养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