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宝宝淘气是一件令父母头疼的事情。但儿童心理学家将淘气称做“建立在探索欲望上的行动”,因此,我们提倡的是给孩子一点淘气度,而不是放任自流,但对太淘气的孩子还是要给以引导。
孩子淘气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呢?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用好坏来回答,因为淘气不淘气不是评价孩子好坏的标准。可目前不少家长评判孩子好坏只看听话不听话,为了孩子的安全,父母往往是一发现孩子的淘气行为就马上予以制止,可是愈制止愈引起他的好奇。为什么孩子会淘气?其原因就是他们的好奇心,在大人看来司空见惯的东西,在他们眼里却是每一样都充满了吸引力,他们想一个一个地研究明白。
儿童心理学家将淘气称做“建立在探索欲望上的行动”,因此,父母应珍惜孩子的好奇心,要宽容孩子一时的小小的破坏行为,给孩子提供宽松、安全、合理的环境,鼓励孩子参与各种尝试,支持孩子积极主动地去探索事物的奥秘。
宝宝淘气的利与弊
淘气本天成
淘气是孩子的天性,家长不仅不应阻止,而且还应很好地爱护它、培养它。淘气的孩子总是不满足于简单的答案,喜欢刨根问底,爱挑刺,这实际上是一种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这是发明创造最需要的一种思维。淘气的孩子胆子大、敢闯、敢干,接触面广,这对扩大知识面,发展个性都有好处。未来社会需要思维独特、有个性的人才,应该给孩子一点淘气度,千万别把他们束缚得死死的。
淘气者更容易成功
父母一般都比较喜欢听话的孩子,对淘气的孩子常感到头痛。其实对孩子来说,淘气并不是一件坏事。发明家爱迪生年幼时,看到母鸡孵小鸡,于是也用自己的肚子去孵小鸡,这种看起来很淘气的行为,正是爱迪生探索求知精神的体现。有的孩子看到闹钟会报时,就试图拆开来看;看到父亲刮胡子,也想跟着试一试……如果父母们采取训斥、限制等粗暴态度去阻止孩子,那么孩子的求知欲就会受到压抑,由此,孩子可能变得小心翼翼,缩手缩脚,甚至造成消极的性格。淘气的孩子不一定是坏孩子,他们长大后,在社会上的成就可能远远超过处处听话的孩子。
宝宝淘气的弊:淘气的宝宝在3岁时已经爱玩爱闹,精力旺盛,过分淘气会使“人见人嫌”,因为常常会危害到他人的利益,而且,家长放任不管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宝宝淘气的原因
1、好奇心引出的“淘气”。幼儿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幼儿性格的典型特征表现为活泼好动、好奇。幼儿期孩子知识贫乏,许多事物对他们来说,是充满神奇和奥秘的。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孩子渴望了解更多的事物,也希望自己能摸摸试试,往往成人越不让看,越不让做的事情,孩子偏偏要看要做,成人则视为“淘气”。
2、想引起成人的注意,故意淘气。有些孩子表现欲极强,喜欢引起成人的注意,如有的目的是希望得到表扬,却常常做出了成人不欢迎的事情来,成了“淘气”的行为。
3、因精力过剩造成的“淘气”。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各种能力不断提高,但成人所能提供的活动环境和条件不能满足孩子需要,他们剩余的精力无处使用,也会产生“淘气”行为。
4、有意识的淘气,有的孩子喜欢用有意识的淘气来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
如果不准孩子淘气会怎样?
影响孩子的性格
很多把淘气看作坏事的父母,常常阻止甚至斥责孩子。可是淘气并不是训斥就可以消除的,孩子的理解是有限的,他只感到这是一个制止自己的举动,并不能理解大人的用心,于是孩子会变得畏缩、恐惧,在成长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必要的心理障碍。父母如果反复给予严厉地制止或责骂,孩子会逐渐放弃淘气,变成一个老实听话的“乖孩子”,其结果必然压抑了孩子的自发性。当这种“乖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由于自我的萌发,他们对长期受压抑的情绪不堪忍受,可能出现更严重的反抗,甚至患上身心疾病,对孩子今后人格的发展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抑制孩子的潜质
有调查显示,亚洲的父母通常每天对孩子说数百个“不”(不要动、不要戳、不要跑、不要哭、不要调皮等)。这些父母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探索精神,但是这些不绝于耳的“不”会切断孩子对周围环境的认知,甚至会使孩子变得呆头呆脑。在这个应该获得大量刺激的重要时期里,再没有任何东西比“不”更能毁坏孩子的潜质了,它很容易形成孩子意识中的一部分,对孩子产生长久的抑制作用,所以,“不”的使用,应该仅仅限于孩子的行为会带来危险或者是会对他的性格产生不良影响。如果想禁止孩子做什么事,最好的办法是把他引向其他的玩具或游戏。
如何应对孩子淘气?
提供安全的空间
孩子的淘气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当孩子通过淘气使探索欲望得到满足后,便不会继续做了,所以,父母不要过多斥责孩子,而要让他按着这个过程发展。对于年幼的孩子,家长要做的是防范淘气带来的危害,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使孩子避开那些有危险的活动,把可能有危险或不宜摆弄的东西放到孩子够不到的地方。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安全因素,将刀、剪、热水瓶、药品等物放在小儿不容易触摸到的地方,把容易引起麻烦的东西锁起来。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基础上,尽量让宝宝在动手过程中学习观察和思考,发展他的认知能力。
让孩子自我锻炼
一个安全又可以让孩子自由活动的空间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父母设置绝对安全的环境,那么孩子长大后将缺乏预防伤害的意识和能力。在家庭中接受过度保护的幼儿,在心理上往往表现为胆怯、怀疑甚至恐惧,这种心理影响对日后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家长应当把安全保护作为一种体验教育来对待,让幼儿面对较为复杂的环境,依靠自我保护能力创建安全的空间。这种自我保护能力是一种“童子功”,若从小开始培养,那么你的孩子将来会获得最大程度的安全,我们不能指望世界上没有陷阱,但我们可以教孩子跨过陷阱。
用事实教育孩子
对于有危险的事情,可给予适当的负面刺激,如当小儿不知深浅去动热水瓶时,家长可溅一点点热水在他手上,给他一些感性认识,或用略加夸张的表情和肢体动作告诫宝宝。有了切肤之痛之后,宝宝自己就会收敛一些的。
所以,只要是没有什么危险,应尽可能地对孩子的活动少加限制,容许孩子淘气,等待他自己从淘气中“毕业”。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创造条件,让孩子淘气的天性得到尽兴的发挥。即使是淘气地玩耍,对培养孩子的自发性和意志也都是很重要的。
当然,太淘气也不行,也不利于孩子成长,我们提倡的是给孩子一点淘气度,而不是放任自流。对太淘气的孩子还是要给以引导,把他们的精力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去,决不能让他们变得无法无天。
【正确对待“爱淘气”的宝宝】相关文章:
上一篇:会给宝宝带来的有哪些恐惧行为
下一篇:什么情况下会让宝宝产生焦虑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