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铁上听到一个妈妈在训斥儿子,虽然是下班时间,车厢拥挤,但是母亲声音很大,大家都听得见,大意不外是“我这么辛苦赚钱,你不好好读书,花了这么多钱补习,怎么考试还是这个烂分数!”大概分数实在太烂了,母亲动了气,就骂孩子:“你实在笨得跟猪一样。”想不到原来低头挨骂闷不吭声的孩子突然爆出一句:“如果我是猪,那你就是猪妈!”大家哄堂大笑,孩子一看闯了祸,一溜烟逃到别的车厢去了,留下母亲愣在那里。
实验证明,母亲的智商决定孩子的智商。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找了107个低收入家庭,针对孩子作特别的辅导。从4个月大起到小学三年级为止,提供语言发展及拼音识字技巧的介入性训练,然后追踪这些孩子到21岁时的表现。
结果发现,一开始时,介入组(经过辅导的孩子)的表现优于对照组(无介入,即没有专门训练的),越早参加这个“介入”计划的孩子在学业、智力上的表现越优越,开始阶段介入组的大大超越无介入组的;到12岁时,仍然明显,介入组的孩子平均智商为94分,而未介入的平均只有88分。但是随着年龄继续增加,介入的效果开始减少,到15岁时,介入组只比对照组多4.1分。当实验者把别的因素都分离掉后,发现母亲的智商因素居然比参加计划的长短更能解释孩童的表现。母亲的智商可以解释12岁时介入组和对照组儿童学业差异的25%,而参与介入计划的早晚只能解释3%到6%的差异。
除了智商的遗传,上面的实验还有一个结论:母亲的个性,不管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居家环境所造成的,对一个青春期孩子的影响力都超过早期的介入计划。
如果母亲好、父亲不好,孩子不太受影响;但是父亲好、母亲不好,孩子就变坏了。所以联合国不断提倡女童的教育,因为你教育一个男童,教育的只有这个男童;但是当你教育了一个女童,你是教育了整个家庭和下一代。
美国太空总署的总工程师希坎姆在他退休以后写了一本自传《十月的天空》。在这本书中,他说他之所以能够从贫穷的煤矿小镇学校脱颖而出,拿到西维琴尼亚州科学展览的第一名,跟他的母亲有关。
他当年为了研发比较有效的炸药使火箭飞得高一点,曾经把他们家的热水炉给炸掉了。他当时非常紧张,害怕得不敢回家。当他饿得受不了硬着头皮回家时,想不到他的妈妈居然没有骂他,只跟他说:“我早就告诉你父亲这个热水炉要换了,他都不听,现在他必须要买一个新的了。”他听了非常感动,决定一定要将火箭发射成功来报答他妈妈,他母亲的态度改变了他的一生。
曾经在美国总统布什身边最红的赖斯女士也说,她小学五年级时,有一天放学回家看到她家的东西都堆在马路边,原来她母亲付不起房租,被房东赶出来了。她当场决定辍学去做工赚钱,但她母亲不肯:“没有房子住一样可以读书,但是不读书一定不会有房子住,你要改善我们的生活只有读书,读了书以后一定会有房子住。”赖斯一路靠奖学金读书,最后,当了总统的特别顾问。她的母亲果然盼到了一栋房子。
所以不论环境怎么辛苦,母亲正向乐观的态度,是造就孩子拥有信心与信任的最大因素。我们一向说每个成功的人背后都有个伟大的女人,这个研究只是更肯定这个看法而已。父母不要妄自菲薄,小看自己的孩子,找出他的长处,肯定他,他以后会十倍来报答你。
好几个心理实验都发现女性韧性强,虽然体力不及男性,但其实女性才是家庭的真正支柱。
【智商和情商主要取决于母亲】相关文章:
上一篇:看《功夫熊猫》学育儿
下一篇:该花多少时间来陪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