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尽心尽力地教宝宝说话、教宝宝自己吃饭、自己穿衣、自己解决大小便……教宝宝各种各样的技能。你付出了很多,但是,令人沮丧的是,你似乎看不到宝宝有任何进步的迹象,于是,你着急了、气馁了,决定放弃了。可就在你决定放弃的时候,也许,一切都被改变了……
宝宝能力爆发需要经历积累期
一些原始部落的土著,他们能在喧嚣的夏夜听到蛇在草丛中发出的细微的声音,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毫无疑问,在他们具备这种能力之前,必定有无数个星稀月明的夜晚,他们趴在草丛里,冒着遭受毒蛇袭击的危险仔细地聆听、分辨,他从分辨不出蛇活动的声音到最终轻而易举区分出蛇活动的声音与其他声音的差异,这期间一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磨炼过程。宝宝任何一种能力的发展也都遵循同样一个规律,那就是从积累开始,进入量变,再过渡到质变,最终爆发出来。这个从积累到能力爆发的阶段,我们可以称之为宝宝能力发展积累期。这个积累的过程可能十分漫长,有时候甚至漫长得让爸妈失去耐心和信心。因此,当我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看不到一丁点“响动”的时候,我们很容易产生一种挫败感,要么认定宝宝不够“聪明”,要么怨恨自己没有把握最有效的教育方式,于是,在这种挫败感的支配下,我们很容易就会放弃努力,甚至变得怨天尤人。
宝宝能力爆发呈现出不确定性
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宝宝能力的爆发并非我们以往认为的那样,一定会在某个阶段具备某种能力,或者他一定要到某个阶段才能具备某种能力。宝宝不同能力的爆发存在着相当大的个体差异,并且爆发的方向也会呈现某种不确定性,以下的事实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中央电视台10频道“走进科学”栏目曾经报道了一个6个月的宝宝识2000多汉字的事实。
有个3岁多的宝宝,叫虫虫,虫虫提出了一个令他爸爸惊诧的问题:“为什么有的东西很沉,但是不会沉到水里,有的东西很轻,却会沉到水里?”
2岁多的浩浩读论语读得朗朗上口,断句严谨……
有报道, 生长在互联网时代的宝宝们有着惊人的能力:9岁的宝宝能建立自己的网站,13岁的宝宝能攻入美国国防部的网站,19岁的宝宝就有了自己的拳头产品……
我曾经参与过对宝宝进行心智测评的活动,结果发现,现在大多数宝宝的发育都超前,而这个标准是儿科学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反映了当时进行这项研究的宝宝们发展的普遍规律。于是,为了更好地向爸妈展示这个评测手段的使用方法,我们不得不特意挑选一些发育不那么超前的宝宝来说明问题。而那些不那么超前的宝宝之所以不超前,不是因为他们智力有问题,恰恰是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接受过这种训练。
宝宝能力爆发呈现不确定性的原因
随着教育手段和方式的发展,以及宝宝接触到的传递知识的媒介的更新与日趋高科技化,宝宝们可以透过更多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获得更为丰富与有益的刺激。他们各项能力的发展也完全有可能比我们想像的提前很多,前提就是我们是否为他们能力的爆发提前准备了积累的环境,以及我们是否让我们教育的方式变得充满乐趣,具备足够吸引宝宝注意力的快乐的特性。环境在改变,人类自身也在进化,人类积累的知识与经验似乎有可能通过某种方式遗传,并在现实生活中通过某些适宜的条件被激发,进而爆发出来。动物界一些有趣的现象也许可以成为这个论点的一个重要证据。我们都知道,很多动物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展出一些新的能力,这些新的能力会在它们的后代中延续下去,而这种延续最可靠的解释应该就是遗传。这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是相吻合的。
换句话来说,人类发展的生物学基础已经得到提高,加上促进婴幼儿发展的手段同样得到提高,这就为他们发展进度的提升提供了可能。因此,给宝宝提供的环境不同,他们能力积累的状态自然也不同,他们能力爆发的方向与年龄也会千差万别,呈现出某种不确定性。
为什么这个规律被打破呢?我想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还从来没有像近些年这样重视过早教,并且从宝宝一出生就给予了他比以前多得多的刺激,而这些刺激提前触发了宝宝各项能力的发展。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就好比一个手法娴熟的按摩大师和一个初学按摩的人给我们做按摩,我们身体的感受肯定会差别很大一样,我们给予宝宝刺激的手段与方式不一样,我们带给宝宝的刺激强度以及结果也肯定是不同的。有位网名叫叮当妈的朋友,她的宝宝脑积水,但是经过她的努力,小叮当各方面能力的发展都超前于同龄的很多宝宝,这应该就是很好的一个例证。同时这也说明了另外一个问题,如果你的宝宝在做心智评测时各项指标发育都超前,请千万不要因此沾沾自喜,以为宝宝就是天才。也许真正的原因不过是你提前为他准备了适宜的环境。
抓好积累期,迈好能力爆发第一步
早教可以比喻为一个养育宝宝的有趣实验,并且是一个可能影响宝宝终身的实验。这个实验的条件怎么创设,实验过程如何调整,又如何根据突发的实验现象加入恰当的干预措施,这才是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的。这一系列的工作,我们以不同的方式去做了,自然就可以获得不同的实验结果。
创设实验条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为宝宝能力积累准备环境的过程。宝宝各项能力的培养一定要提前准备环境,而不能等他已经进入某个爆发期再给予他提升某种能力的相关刺激。如果这样,这种刺激就是滞后的,就不能达到最好的效能。因此,作为爸妈,我们需要在宝宝的某种能力还没有发展起来之前,就试探性地根据他的情况给予他一些必要的刺激,并根据他的反应调整我们给予他的刺激,为他这种能力的发展作足够的铺垫,给他一个有准备的头脑,他才会在这种准备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爆发出某种能力。并且,这种准备工作越充分越完善,它爆发的力度就会越大,越令人惊叹。这就好比有一颗种子,如果我们给他足够的水分、温度、光照和合适的土壤,它就会发芽生长,并且以极大的力度破土而出。假定还有另一颗种子,我们没有那么用心地去体察它的需求,所以,我们给它的水分有点欠缺,给它的温度也不是特别适宜,给它的土壤也差那么一点,给它的光照也不是十分充足,尽管这颗种子也会萌发,但是它成长的力度就会小很多,它的长势比前一颗种子自然也会差很多。
以语言能力的培养为例,大多数宝宝会在1岁左右开始说出一些有意义的语言,尤其到两三岁,宝宝的语言能力进入爆发期,变得像个小麻雀一样,整天叽叽喳喳,说个没完。当宝宝的回应变得越来越生动有趣的时候,爸妈往往会因此受到鼓舞,给予宝宝越来越多的语言刺激,于是,宝宝的语言发展就会越来越快,表现出爆发期的很多特性。但实际上,没有我们前期对牛弹琴式的唠叨,这种爆发就不可能发生。并且,宝宝前期语言经验积累越多,他语言能力的爆发就会呈现出更为令人惊诧的力度。所以,有的宝宝很小就会说话,有的宝宝一说话就语言十分丰富生动,看起来似乎远远超出他那个年龄段可能的表达水平。想要宝宝具有非常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给予宝宝语言的刺激不应该等待他语言能力发展起来之后,而应该从宝宝一出生就开始为他准备丰富的语言环境。从宝宝一出生,我们就可以采取以下的方式来为宝宝语言能力的积累准备环境:
从宝宝一出生,就坚持给他朗读,为他提供一种声音的刺激。对于宝宝来说,这个世界上没有比妈妈的声音更动人的了。因此,在宝宝6个月之前,我们可以给他朗读任何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等到他懂的事情多一点了,就可以选择一些他可能感兴趣,也能理解的婴幼儿读物念给他听。
给宝宝喂奶、换尿布的时候,或者带着宝宝一起玩耍的时候,随时根据当时的情景与宝宝的反应,跟随他的兴趣点,给予一些描述,帮助他将他所见所闻以及所接触到的一切跟这些描述性的语言有机地联系起来,为他语言的发展创造条件。
爸妈做家务或者做别的事情的时候,不要冷落宝宝,利用这个机会跟宝宝聊聊天,把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自己的动作,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及时描述给宝宝听,并且认真观察宝宝的反应,针对他的反应给予一些贴切的描述,这是帮助他理解事物因果关系,了解人类情绪、行为、各种自然现象等的非常好的契机,对他语言能力的发展很有帮助。
当宝宝咿咿呀呀发出各种声音的时候,即便他的发声毫无意义,爸妈也要给予积极的回应,学他发出这些声音,或者说一些夸奖他的话等等,爸妈这种积极的回应会鼓励宝宝更多地通过这种方式来与人交流,帮助他的语言能力迅速地发展起来。
正如语言能力的发展一样,其他能力的发展也都存在一个看不到效果的积累期。正因为有这样一个积累期存在,在养育宝宝时,我们就有必要提前为宝宝能力的发展准备环境,帮助他积累经验,顺利地跨越各项能力发展的积累期,以最大的力度与速度进入能力发展爆发期。
【积累期:奏响能力爆发第1乐章】相关文章:
★ 宝宝哭闹一定要抱
上一篇:0~2岁宝宝的不同益智方案
下一篇:帮助宝宝健康成长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