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家长会在不知不觉中把食物当成育儿工具,控制、诱惑、处罚……殊不知,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和食物的关系变得扭曲而不健康,对孩子影响深远。
我们希望孩子能够从食物中获得营养,能够与健康的食物做朋友,远离不健康的食物。可是,就像中了魔咒一般,长辈将食物作为工具的做法一不留神就出现在我们自己身上,让我们陷入误区里。
常见误区1:食物当奖励
“只要你听话,我们就去吃XX。”
这是很普遍的一种现象。很多父母都会说:“宝宝乖,我们就吃一个冰激凌。”“宝宝今天睡觉好,奖励一个棒棒糖。”但是,他们不知道这样做会对孩子带来很大的影响。
用来奖励的食物常常是不健康的食物或零食。这些食物一般的特征是:高热量、没有太多营养、口感比较好,平时吃不到的。
这些食物由于平时稀缺,再加上积极的奖励,其实已经在宝宝的心理层面建立了关联——
他会觉得被奖励的食物是特别好的。但事实往往并非如此,只是父母无意中给宝宝造成了这样一种不正确的关联。
常见误区2:食物当慰藉
“把这颗糖吃掉,会让你心情好一点。”
还有些父母在孩子心情不好时,或者哭闹时,就用蛋糕、冰激凌或者糖果来哄孩子,这也是一个常见的误区。
人在心情不好时,由于生理机制的反应,本来就会多吃甜食,如果父母再进一步强化,就会让孩子产生不恰当关联。
孩子上小学或者成人之后,可能会出现遇到挫折或压力通过吃不健康的东西来缓解压力。这种牢固的心理慰藉就是小时候不恰当的关联所引起的。
现在有很多人失恋了或者工作压力大时,就开始暴饮暴食,或者吃高热量的食物来缓解压力,比如炸鸡、巧克力、热可可、蛋糕等。(原来院君的暴饮暴食是从小埋下的隐患……)
如果在孩子小时候,父母提供的慰藉食物是健康的食物,他长大以后也会偏爱这种食物。哪怕在压力比较大时,他也会选择健康的食物和方式,因为这种选择代表的是安全感,是心理抚慰。
常见误区3:把食物变成愧疚
“把盘子里的东西全部吃掉,还有很多小朋友在挨饿。”
还有很多家长会规定孩子吃一定量的食物,如果孩子吃不完,会告诉孩子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的小朋友没有饭吃,不能浪费粮食,必须把碗里的食物吃完。
确实,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但有时候家长给孩子的分量确实太多,超过了孩子的需求。如此下去,孩子不容易建立对食物的控制感,反而容易被食物控制。
现在都倡导吃到七分饱,但是真正能够做到的人不多。
这是因为我们常常缺乏对食物的控制感,很多时候虽然已经饱了,但是如果不把盘子里的东西都吃完,如果不感觉吃饱了,心里就会觉得不舒服。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就是来自于小时候我们常常被告知:“这一盘东西你必须得吃完!”
于是,我们失去了食物的控制感,被食物控制了。这也是造成一些饮食障碍的原因。
因此,从小建立对食物的控制感,让孩子与食物建立良好的关系其实非常重要。建立吃饭的控制感,比较好的做法是让孩子自己来决定吃多少,而不是一定要限制他必须得吃完。
父母可以告诉孩子:“放到碗里的东西必须吃完。但是,我不知道你可以吃多少,所以,你自己可以每次都少一点,如果不够吃,可以多来几次,直到你自己觉得够了为止。”
常见误区4:食物当处罚
“把蔬菜都吃光,否则别玩游戏。”
还有一个常见误区就是把食物当做处罚。我们发现,把食物当作奖励时,奖励给孩子的都是零食或不健康的食物,而把食物当作处罚时,处罚孩子的食物往往是孩子不喜欢吃的健康食物。
奖励不健康食物:巧克力、蛋糕、冰激凌……
惩罚健康食物:胡萝卜、苹果、大白菜……
如此一来,孩子跟健康食物之间的关系就变得更加恶劣了。有些孩子会在大人的强迫下吃掉食物,但他的心里非常抵触。此时,跟食物相关联的是孩子的负面情绪。
基本上可以预料,如果以后没有人强迫,孩子是绝对不会吃曾经被逼迫吃的食物的,因为这个食物在他的心里已经象征着处罚与痛苦了。
甚至,他会将这种厌恶情绪泛化,如果一盘菜里有某种食物,或者像某种食物都会觉得厌恶,而且会非常敏感。
这其实也是人的自我保护机制在起作用。孩子一旦讨厌某种事物,这种厌恶的泛化比积极的泛化会更快,而且影响更大。
人有独特的学习语言的能力,能够把事物的概念、意义、功能进行关联,所以我们可以把健康食物与积极的情绪、情感、乃至积极的认同,转移到吃健康食物这件事情上。
如果父母希望能够培养宝宝一些较好的心理品质,或者说希望宝宝能够吃一些健康的食物,就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关联,而不是让不健康的食物与好的情绪情感关联,或者让健康的食物与不好的情绪情感关联。
【听话就用食物奖励,这样很毁孩子!】相关文章:
★ 坐月子食物禁忌
下一篇:母爱是为了分离, 你却学不会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