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李砚君“下海”创业了。
2016年8月,幼师口袋完成千万人民币的Pre-A轮融资,与此同时,幼师口袋一周年庆在华师大学前教育学院举行,学院为其提供了免费的场地。幼师口袋全国各地的微信群主都在这一天自费飞过来庆祝。
去年7月,李砚君刚刚辞去体制内的工作,创立幼师口袋。在此之前,李砚君在上海最好的幼儿园当了3年的老师。随后跳出一线,在上海市教委体制内负责学前教育信息化方面工作。接触了大量幼师和幼儿园园长之后,李砚君发现老师的很多需求没有被满足。
第一,缺少优质资源,没有一个好的教学资源分享凭条,幼师在资源搜索上花费时间很多。
第二,缺少互动性,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平台,专业能力有限的老师无法得到成长。
第三,缺少传播性,老师制作的资源只能使用在本园内,是对资源的浪费。
李砚君告诉界面记者,2016年,全国有幼儿园24-30万所,幼师人群总数约230万,其中“80”、“90”后女性幼师占总数70%以上。这群互联网原住民,对社交产品有天然的需求。于是,李砚君决定做幼师职业人群的社交产品。
如何获取幼师群体这批用户?幼师口袋的第一步是做工具切幼师的高频刚需。
环境布置和区角活动是幼儿园老师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以往,幼儿园老师要么自己花时间构思,要么上网搜索。网上的资源既不集中,也不优质。”李砚君说。创立之初,幼师口袋通过PGC的方式在公众号上提供优质的教学内容,4个月内累积了5万粉丝。12月,幼师口袋App上线,公众号上的粉丝被导流到App上,UGC逐渐成为主流。
幼师口袋的产品形态类似于Pinterest,用户可以在平台上以图片的形式分享创意内容,也可以收藏别人分享的内容。
在幼师口袋上,老师可以按照不同的维度搜索内容。搜索内容分为环境布置、区角活动、角色游戏和运动游戏,每一个栏目下面又分设主题、材料、年龄的维度。例如,环境布置包括大厅、活动室、门窗、走廊、户外、主题墙等版块,区角活动包括音乐区、阅读区、植物区、语言区、美工区、生活区、益智区等。每个版块下面,用户可以搜索图片形式的创意内容,还可以留言、点赞和收藏。用户在平台上的分享、点赞、收藏行为都能获取积分,可在积分商城兑换教学素材。
“过去,老师花一个星期做的环境创意,只能用在一个幼儿园里,现在她可以分享给全国的幼师,教育资源得到流通。”李砚君说。
目前,幼师口袋App和公众号均有超过20万的用户,App日活最高超过3.8万,平均2万,首页每篇图文分享的阅读量超过2万。
通过工具的属性解决用户的高频刚需之后,社区的打造才能让用户留下来。
即便获取了全国的幼师,用户也只能在200万左右,对于一个社交产品来说,这个群体并不庞大。如何保持社区的粘性,发挥社区的作用?
针对这个问题,幼师口袋的答案是做产业延伸,帮助幼师通过专业性变现。
李砚君介绍说,“老师们会经常在网上购买纽扣、布料、剪纸等材料,80%的购买渠道来自于淘宝。”针对老师好的创意,平台可以帮助联系上游的材料开发商,将老师的创意产品化,并在老师分享的图片下面添加导购链接,平台和老师获取交易分成。
帮助老师的创意版权化,是幼师口袋的另一条思路。目前,幼师口袋已经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达成合作,将平台上优质的创意内容集结成册,把老师的创意IP化。
【幼师行业的LinkedIn?幼师口袋要连接全国的幼儿园老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