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知识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管时代如何变迁,都不能忽视学习和知识的重要性。要始终坚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知识能够改变人生,这样才不枉苦读诗书数十载。日前,温州乐清市蒲岐镇两名学生考上名牌大学,当地村名们给没人发10万元奖学金。
8月14日下午,温州乐清市蒲岐镇里锣鼓喧天,当地村民自发列队一路敲锣打鼓,给两名考上一本大学的本村学生每人送上10万元奖学金。围观的村民不失时机,纷纷给自己身边的孩子现场说教,鼓励他们以此为榜样,求学上进。
钱江晚报记者了解到,两年前,蒲岐镇成立了周氏教育基金,50多名周姓村民认捐800余万元,用于重奖考上大学的当地周姓学生。
如今,当地已有好几个村成立了类似的助学基金,尊师重教的氛围越来越浓。
50多名村民捐钱助学
最多一人捐了120万元
今年高考揭晓,乐清市蒲岐镇的周姓高考生中,周亦振和周志爽上了一本线。其中,周亦振高出一本线100多分,被中山大学录取,而周正爽选择了温州大学的外语专业。两人也由此获得每人10万元的奖励。
这个教育基金的发起人是村民周明严,今年57岁,以前因为家里没条件,我小学毕业就没读书了,在社会打拼多年,也让我越来越明白知识的重要。周明严说。如今,他三个子女均是国内名牌大学的博士或硕士。
几年前,周明严放下了北京、深圳等多地的生意,回家乡致力于教育公益事业。
周明严说,由于在外经商的蒲岐人大多只在过年过节时回到家乡,为了成立教育基金,当时,周明严通过发邀请信、登门动员等方式,鼓励众多村民于当年春节回乡捐资。
在两年前教育基金的成立大会上,周明严带头认捐120万元,周明远等5名村民各认捐100万元。其余还有近50名村民,有认捐50万元、20万元、5万元的,也有捐数千元数百元的。目前,这笔教育基金的总金额超过了800万元。
钱江晚报记者了解到,对于这笔资金的管理,由专人负责,用于稳健的投资,收到的回报,用以奖励当地优秀的周姓学生。
考上一本奖10万元
北大清华奖50万
周氏教育基金成立两年,此前只发过一次奖金。没想到今年一下子考上两个。负责基金管理的村民周存松说,设立奖学金的目的,就是希望让孩子们懂得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以奖学金制度来激励他们努力学习。
经村民讨论规定,在当地周姓考生中,考上一本可奖10万元、考上北大清华重奖50万元。同时,对家境贫困的学生,教育基金还会发放补助。
一位村民告诉钱江晚报记者,蒲岐镇大约有1000多名周姓村民,其中学龄人数在200人左右,每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大约有四五名。我们有比较浓厚的家族观念。在我们看来,只有家族兴,才能国家强。大家还有个远大目标,就是让家族子弟能普及大学教育。
刚刚获得这笔奖学金的周亦振说,拿到这10万元,除了支付大学学费,我还打算以此创业,积累社会经验。
没有知识很难创业
当地尊师重教的氛围越来越浓
这两年来,在乐清市蒲岐镇,不少村设立了武术基地和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每周请乡贤给孩子们免费授课,引导良好的社会风气。
在当地注重创业的村民们纷纷说,现在没知识是很难创业的,只有重教育才能出人才,有思路才有出路。
此外,蒲岐镇还注重农村精神文明家园建设,积极鼓励引导各村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有效改善了教育整体环境。
昨天,钱江晚报记者从乐清市相关部门了解到,当地经济条件很不错,基本不存在学生因贫困而上不起大学的现象。当地教育部门一位负责人表示,在乐清当地,已有多个乡村成立了类似的教育基金,包括溪西村的连南夫教育基金会、下仙垟村的联缘基金会等。
这些教育基金坚持发挥帮扶和奖励的功能,向社会传达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价值观念,营造出良好的尊师重教的氛围。(通讯员 陈晓泉 记者 王益敏)
【两学生考上名牌大学 村民给每人送上10万元奖学金】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