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一天天长大,不管是个性还是习惯都在日渐凸显,这其中,不乏一些暴力的孩子,让家长、老师都束手无策。大家知道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吗?其实很多时候都源于父母,孩子们大多数时间跟父母生活在一起,看着父母吵架打架,久而久之,有样学样,就成了所谓的暴力王。
熊孩子哪都有,无非是喜欢调皮捣蛋,但那些浑身充满暴力因子的熊孩子却让人不敢靠近。今年只有7岁的小山(化名)就是这样一个带着暴力标签的孩子,他在学校总是欺负同学,跟老师顶嘴、对着干,还敢动手打老师。在家也经常惹怒妈妈,如果妈妈稍加管教,他就狂吼、撒泼、打滚,甚至打妈妈。养出这样的一个熊孩子,让小山的妈妈王女士伤透了心。
无奈现状
孩子太暴力 被学校劝退
小山是个7岁小男孩,刚上小学一年级。虽然年纪小,但他的火气可不小,似乎没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一发起脾气来不是打人就是咬人,像只狂躁的小狮子。小山的妈妈王女士说,他发起火来就像是得了躁狂症,声嘶力竭地哭喊、吼叫,满地打滚撒泼,谁也拦不住。
王女士说,小山很聪明,动手能力很强,很多益智类的玩具他都玩得比同龄的孩子要好,但老师经常向她反映,小山在课堂上总是坐不住,叽叽喳喳找周围同学说话,扰乱别人的学习,也影响老师的授课。小山在学校与同学难以相处,动不动就跟同学争吵,还经常攻击同伴,有时会用铅笔、橡皮、纸团来攻击同学。如果老师批评他,他就和老师对着干,捡到什么东西就用什么砸向老师。自从小山上小学以来,王女士隔三差五遭到学生家长和学校老师的投诉,她频频帮儿子擦屁股,搞得已是焦头烂额。
王女士说,一年级下学期刚考完试,她就收到学校老师、家长的投诉和联名建议,很多家长联名要求小山转校,因为他太危险了,会对其他孩子造成伤害。学校老师也建议她把孩子领回家,等把孩子管教好了再送到学校学习。这孩子劣性大得很,学校都管不好,我更加没办法了。王女士无奈地哭诉。
血腥回忆
7岁娃成暴力王 原因还在父母
小山长得很可爱,个子高高的,皮肤白白的,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线,见到陌生人也会亲切地打招呼,看着就让人心生欢喜。但王女士却说,他看着是让人喜欢,但他一动起来,谁也拦不住。
王女士说,大概在小山3岁多的时候,她就发现小山的情绪比一般孩子更容易波动,喜欢生气。小时候带他去超市,如果不给他买看中的洋娃娃,他就会满地打滚,哭闹着不肯回家。跟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时候,他总喜欢去推搡别人,打别人,那时候她都是跟在儿子后面给别的家长道歉。4岁的时候,王女士和老公因感情破裂离婚。当时我们经常吵架,一吵架他就打我,有时被打得满身是伤。王女士说,当时孩子还小,她也不想离婚,但夫妻俩经常就这样在孩子面前吵架甚至大打出手,孩子都看在眼里,她觉得也隐瞒不下去了,干脆就离了。
离婚后,小山跟随王女士生活,有时也去爸爸那里生活几天。小山说,他不喜欢去爸爸那里,因为那里有个他不喜欢的阿姨(爸爸的女朋友),如果小山不跟阿姨打招呼,爸爸就会训斥他不讲礼貌,甚至动手打他。他很害怕爸爸,因为小时候他经常看到爸爸妈妈吵架,每次吵架爸爸都会打妈妈。他曾经看见爸爸把妈妈打得满嘴都是血,而且还用脚踩在妈妈头上,他吓得蜷缩在角落里瑟瑟发抖。那时候他才4岁多,他提到的情形是我们打得最厉害的一次。回忆过去,王女士泪流满面,坐在一旁的小山也露出伤感的神色。
我知道这些年我跟他爸爸吵架、打架,给孩子带来了很多不好的影响,我当时选择离婚,也是希望他跟他爸爸分开,让他不要受他爸爸的影响。王女士说,她在教育小山的过程中,说得最多的话就是:你爸爸打人是不对的,你不能像他那样,不能打人!但是说了那么多,孩子还是有暴力倾向。王女士觉得很纳闷,为什么自己越强调不能打人,孩子反而越喜欢打人呢?
专家分析
小山爱打人 都是跟爸爸学的
小山小小年纪就充满暴力倾向,着实让人头疼。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南宁心动力心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喻冠娟认为,小山在学校坐不住,总是去打扰旁边的孩子,根源在于孩子的焦虑心理。
那么,孩子这种焦虑来自哪里呢?喻冠娟分析说,小时候,因为爸爸妈妈经常吵架,小山就会很担心爸爸又打妈妈,担心妈妈受伤;爸爸妈妈不吵架的日子,他也总在提心吊胆,指不定哪天父母又吵起来,他想保护妈妈,但自己比爸爸弱小太多,因此他变得焦虑,他把这种弥漫性的焦虑和担心带到了学校,无心学习。
都说父子是前世的敌人,小山4岁多的时候,爸爸妈妈离婚了,在孩子的潜意识里,在与爸爸的这场争夺妈妈的战斗中,小山赢了,他完全拥有了妈妈,这种获胜的恐惧同样让他充满担心和焦虑,他的潜意识里非常害怕爸爸会惩罚自己,于是长时间背负着这种恐惧惴惴不安。同时,他在潜意识里会认为,爸爸动手打人的形象就是强者的形象,小山渴望成为强者(强大后可以保护母亲),因此在内心认可了父亲的暴力行为。
喻冠娟说,男孩成长的过程中,是需要得到爸爸认同的,其中3-6岁是一个关键期。在小山的家庭里,父母经常争吵,他还多次看到爸爸打妈妈,在这样的环境里,爸爸无疑给孩子提供了一个很坏的榜样。
教育启示
父母不要做孩子的坏榜样
在小山的身上,混杂了许多复杂的情感:焦虑、愤怒、恐惧、不安等等,这些情绪交织在一起,让孩子很难忍受,因此他会通过各种暴力行为或狂躁情绪表现出来。小山的性格是在与爸爸的互动中形成的,解决的办法也只能是重塑亲子关系。喻冠娟建议家长带小山进行系统疗愈,在咨询师的引导下以社会允许的方式尽量释放出来,通过与治疗师的互动,帮助小山习得和谐的、适应社会的交往模式。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对事物是缺乏判断力的,此时,父母怎么做孩子就会学着怎么做。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如果父母双方有一方不注重个人的行为模式和语言交流方式,孩子往往会去效仿不好的一方(因为蛮不讲理的一方往往都显得比较强势),那么另一方在孩子教育上做再多努力,也只会事倍功半。因此,做父母的千万不要给孩子当坏榜样,否则父母辈的不良习气就有可能在孩子身上延续,贻误孩子的前程。编辑:江音
【父母当孩子面打架 7岁男孩成"暴力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