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推行,儿科荒的现象日渐加剧,日益受到大家的关注。尽管国家及相关部门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但是,这种现象在短时间内仍然是无法根除的。据悉,陕西一65岁儿科医生至今仍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为大家提供这最好的服务,着实让大家感受到了当下儿科荒的现实。
讯(记者 郎俊琴 彭芬) 焦富勇的头发已经花白了,他的身份是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童病院院长、世界卫生组织临时顾问。今年65岁的他,已经在儿科医生这个岗位上干了近40年。坚持下来的原因是,我把儿科当成是自己的专业和事业。焦富勇说。
65岁的儿科医生仍在坚守
1975年,焦富勇从西安医科大学(现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毕业,先被分配到榆林第一医院工作,后调到天津武警医学院,然后调到陕西省人民医院工作。
虽然现在担任儿童病院院长的行政职务,焦富勇还得需要门诊、查房、科研、教学等工作。4月21日上午,在急诊室,焦富勇前倾身体,以便更清晰地听到科室主任介绍病情。
大家都知道,儿科医生确实紧缺,我们国家缺口是20多万。焦富勇说,从1999年起,很多院校已经停止专门的儿科专业招生了,医生这个职业本身风险就大,儿科医生这条路更艰苦了。幼儿表达不清楚,病程发展快,病情急,成年人感冒发烧可能没什么事儿,儿童就有可能发生抽风等紧急情况,孩子是一个家庭的精神支柱,用药特别讲究,医生承受的压力比较大。
说起儿科医生这条路,焦富勇只说了三个字:很辛苦。除了工作之外,还要承担课题研究、带学生、发表论文。在省人民医院的介绍中,焦富勇擅长于小儿神经精神疾病的诊治,对小儿呼吸及心肾血液疾病的诊治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很多家长都慕名来找他看病。
儿科变成小儿科
省人民医院在西安市友谊西路,高大茂盛的梧桐树让这条路显得很清凉。这么多年,焦富勇往返于这条路,也习惯了这里的一切。
到目前,焦富勇已在美国、英国、意大利等10余个国家的医学杂志发表过论文10多篇,与外国学者合作在美国、埃及出版专著2部,在人民卫生等出版社出版专著5部,获国家专利二项,承担完成了国家科技部意大利、匈牙利政府间合作项目。
培养一个医生的周期太长,工作之后,我还先后到日本、孟加拉国、澳大利亚、瑞士等短期研修学习。过去的通讯方式不像现在这么发达,我当年和国外的专家联系,主要都依靠的是书信和传真。 在焦富勇看来,儿科医生荒的背后,压力大、待遇低,没有吸引力。这些年,他也遗憾地看到,有不少年轻的同行陆续离开了这个行业。不少人说费力不讨好,职业吸引力差,在综合性医院,儿科也变成了小儿科。
儿科荒五至八年或有所转变
1999年,全国高校儿科系停止招生,至今已有16年。一直以来,医学院毕业生大多不会将儿科作为首选,儿科大夫不好当。儿科少,以及现代人们的育儿要求高等原因造成大医院拥堵。焦富勇分析。
今年7月,已有8所高校本科恢复了儿科专业招生。随着各种各样的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和各地已经开始破解这个难题,我估计五至八年以后就会有转变。焦富勇说。
从去年开始,为充实陕西省各市基层儿科力量,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童病院已开展起全国儿科住院医生基地,从榆林、延安、铜川等选取了8位医生培训,经过三年的学习培训和考试后,回到当地将成为儿科的主要力量。
让焦富勇欣喜的是,今年,有两个北大博士毕业生即将要到儿童病院工作了。现在这些问题都在慢慢解决了,我希望今后能提高儿科医生的待遇,国家要在这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你们这代人就放心生二胎吧,条件都会改善的。
【"儿科荒"五至八年或有所转变 65岁儿科医生仍在坚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