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问题是当今社会上最普遍的问题,国家忧心,父母担忧,但是在短时间之内,仍然是不能彻底解决得了的。因为,长期的留守对于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造成了严重的打击,因为缺乏父母么的关爱,使得他们渐渐的失去了最未来的憧憬,只是日复一日的干着枯燥无味的事情,很多孩子最终会走向自暴自弃。对此,小编真心的希望社会各界多给予这群可怜的孩子们一点关爱,家长们真心的为孩子们考虑考虑,别让他们在留守的边缘苦苦挣扎了。
17岁的农村姑娘李芳(化名)失踪了。
在新疆打工的父母赶回家发现,刚上小学的儿子已经饿了几天,厨房和卧室许久未打扫,一片狼藉。
夫妻二人最终在北京一家小饭店找到女儿。靠洗盘子谋生的女儿看不出悔意,被父母拖回甘肃农村老家时,她一遍遍地强调:再给弟弟做一年的饭,我就出去打工了。
东部农村一个10岁的男孩提起父母扭头就走;华中某村上小学的女童直言父母是多余的;一对在外打工的父母回到西北农村老家,劝说儿子回校上课,话没说完母亲就挨了儿子一耳光
这些故事,都与《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5年)》(以下简称《白皮书》)有关。今年,公益组织上学路上对山东、云南、甘肃等6个省(区、市)的农村儿童心灵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发布此《白皮书》。
《白皮书》显示,在总数达6100万的留守儿童中,15.1%的孩子一年没有见过父母,4.3%的孩子甚至和父母已有一年没有联系,留守儿童的烦乱指数和迷茫指数都比非留守儿童高。长久缺失亲子交流,他们孤独、敏感、自卑,对前途不明确甚至感到悲观。
只让孩子吃饱穿暖哪够?没有亲子教育和情感支持,整个家就像个空壳,亲子关系早已是有名无实、岌岌可危了,孩子和父母都很危险。《白皮书》的编撰者、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李亦菲说。
留守儿童的父母大多羞于和孩子聊自己的工作,他们缺少自信,不知道该聊什么,只能用盘问式的口气一次次关心孩子的学习
被父母找到之前,李芳已近一年没见到他们。
他们把我当什么,现在凭什么管我?她向特地前来调研的摄影师刘飞越,盘点起了父母的种种罪状:对自己不闻不问、一年到头也见不到人、好几个月连个电话也没有
镜头里,李芳语气冷漠,像是在谈论两个陌生人。
在刘飞越的调研中,类似的场景并不少见。李芳老家邻村的三姐妹也是留守儿童。她们和爷爷一起生活,父母都在浙江一带打工。一天晚饭后,母亲打来长途电话,问大女儿是否想自己。
正看电视的女孩不假思索:不想。
咋说话呢?一旁的爷爷忍不住嘀咕。
想。
电话那头的母亲干笑了几声,改口道:那让妹妹接电话吧。
大女儿像是如释重负一般,把手机扔给了刚上小学的二妹。结果妹妹摇摇头,意思自己不想接。
不到两分钟,电话挂了。
这是几个月来母亲打来的唯一一个电话。10岁的大女儿满不在乎道:问来问去都是那些东西,没什么意思。
孩子对父母的冷漠,引发了研究者的思考。父母和孩子的话题贫乏得可怜,无外乎是问成绩、问吃饱穿暖。根本原因是父母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太少,一点儿不了解孩子的情况,更谈不上什么亲子互动。李亦菲理解孩子的表现,这种模式化、盘问式的交流谁会喜欢?
这名学者认为,究其原因,在于父母的工作性质。留守儿童的父母多在外从事体力劳动,不体面。不体面的工作意味着歧视和价值认同的缺失,他们缺少自尊,在孩子面前不自信。所以他们不知道能聊什么,只能一遍遍叮嘱孩子要好好学习。无形中,留守儿童对自己的成绩非常在意,成为一种持续的压力。
懂事一点儿的孩子清楚一件事,他们的父母非常在意自己的成绩,甚至最在乎的就是分数。李亦菲说,归根结底是这些父母都不想孩子再走他们的老路。
《白皮书》统计显示,69.2%的留守儿童不知道父母在外所从事的工作,留守儿童对自己成绩不满意的比例高于非留守儿童。
这样的交流,注定只会让孩子和父母越走越远。刘飞越回忆道,孩子接电话时难得微笑,反倒是常常露出一种冷漠和应付的表情。在他的镜头中,有男孩听到父母打来电话,头也不抬继续打游戏,更多的孩子接了电话,满口嗯还行知道了,再无其他。
一个13岁女孩因为埋怨母亲离婚后远走,最近几年已经很少和妈妈通电话了。调研人员问她:你妈妈现在在哪儿、做什么工作你知道吗?
女孩平静地回答:可能在北京吧,没准儿已经死了。
会说出这样的话,可以想见她对家庭的概念已经淡薄到何种程度。李亦菲叹息道,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矛盾与隔阂越积越深,亲子关系中的情感互动和支持或已崩塌。
太多留守儿童缺少家庭教育,这让他们没有人生目标也养不成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最后几乎只剩一条路自暴自弃
回到老家,李芳没再去上学。她每天给弟弟做早晚两顿饭,剩下的时间跟着村里的人上山挖树苗,一天挣30块钱。
这个17岁的女孩至今没有小学毕业。刘飞越问她以后想干什么、有没有什么理想,李芳的眼神里没起一丝波澜,思考了好一会儿:不知道。
【留守儿童生活现状调查:没有目标最终走向自暴自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