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五六月份是儿童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虽然该病不是什么疑难杂症,但其具有发病突然、短时间内感染人数多、影响范围广等特点,所以是重点防范对象。手足口病是细菌感染性疾病还是病毒引起的?家长和学校如何预防手足口病暴发?本期话题邀请南京儿童医院郑帼和南京市中医院隆红艳两位专家为大家讲解相关知识。
专家简介
郑 帼 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从事小儿内科临床工作近30年,擅长小儿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尤其对小儿神经内科各种疑难杂症的诊治具有丰富的经验。
隆红艳 南京市中医院儿科副主任中医师,医学博士,副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儿科的临床及科研工作近20年,主要擅长中医药诊治小儿神经精神性疾病、脾胃系疾病及青春期疾病。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自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以来,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告。手足口病常出现暴发或流行,我国自1981年在上海始见本病,以后北京、河北、天津、福建等十几个省市均有报道。近年来我省该病患儿也不少见。
5岁以下患儿最常见
据南京儿童医院郑帼介绍,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CoxA)、B组、肠道病毒71型(EV71)、埃可病毒(ECHO)等,其中以EV71及CVA16型较为常见。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并发症。
人类对人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传播途径主要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
手足口病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病程一般为7-10天。该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全年均可发生,一般5-7月为发病高峰。托幼机构等易感人群集中单位可发生暴发。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控制难度大,容易出现暴发和短时间内较大范围流行。
该病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以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多数患儿有发热症状,且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流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患者无发热,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患儿一般预后良好,少数病例,特别是EV71感染患儿,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障碍等,病情凶险,可致死亡或留有后遗症。
大多数患儿可自愈
手足口病目前无特异性治疗方法、无特异性疫苗,也无特殊预防方法,提高监测敏感性是控制本病流行的关键。在治疗上以支持疗法为主,绝大多数患者可自愈。
郑帼介绍说,如果儿童出现发热、出疹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婴幼儿的尿布要及时清洗、曝晒或消毒;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在手足病流行期间,学校要坚持每日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采取立即送诊、居家观察等措施。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10天;1周内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经风险评估后,可建议托幼机构停课10天。对住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必须消毒后才能继续使用;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
轻症患儿在家隔离即可
手足口病是现在儿童常见疾病,这类疾病对儿童身体影响较大,家长在发现症状时应及时送患儿至医院就诊,对合并脑炎、脑膜炎、心肌炎、神经源性肺水肿患儿应住院治疗及抢救。
大多患儿居家治疗隔离即可,现提供如下常见症状护理方案,以供小儿家长参考:
保持口腔清洁。90%以上患儿有口腔粘膜的损害,患儿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等。要保持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患儿,可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亦可口服维生素B 、维生素C,辅以超声雾化吸入,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预防细菌继发感染。
皮肤要防止抓伤。患儿皮肤可出现多发、甚至泛发的炎性丘疹、疱疹,加上出汗刺激。皮疹可因患儿搔抓而继发感染,而且抓破疱疹,疱诊渗出会引起病毒的传播。因此,应每晚给患儿洗澡,并更换柔软的棉质内衣;洗澡时不用肥皂、沐浴露;剪短患儿的指、趾甲。必要时可给患儿戴棉质手套,内衣要宽松、透气。加强臀部护理,预防红臀,向患儿及家属讲解皮肤自护方法及皮肤受损的危险因素,如有感染可患处外用抗生素药膏。
中医治疗手足口病有妙招
手足口病是一种以手足肌肤、口咽部疱疹为主要症状的急性儿童传染性疾病。根据其发病的季节性、传染性、传播规律等特点,可归属中医“湿温病”范畴。中医药因人而异、辨证论治地遣方用药,可以有效缓解发热、疱疹、口腔疼痛等症状,并具有调节机体全身状态的优势。
南京市中医院隆红艳说,每年五六月份是小儿手足口病高发的时间段。因为南京地处江南,水网密布,春夏之交气候温润,湿热邪气较重。中医理论认为,湿热之邪经口鼻、肌肤入里,致湿热内蕴、心经火盛,内外交争:心经之火上蒸于口舌,脾胃湿热熏蒸于四肢,则出现发热,口腔、手足心、臀部等部位发为疱疹。
随着家长保健意识的增强,目前很多家长对手足口病的知识了解是比较多的,如很多家长都知道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但部分孩子早期有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有的可能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实际娃娃的生病过程中,家长不会意识到孩子是手足口病引起的。大多数孩子在发热1-2天后,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疱,手、足出现斑丘疹、疱疹,形状圆形或椭圆形,如米粒大小,比水痘皮疹小,质地较硬,周围有红晕,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见到点状或片状的糜烂面等。
另外,除手足口外,也可见于臀部及肛门附近。有的患儿不发热,只表现为手、足、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这时候家长才会意识到孩子是手足口了,而最初的两天,病毒的传染性比较强,还属于活动期,所以幼儿园会出现一个小的潜伏期之后,有不少孩子就开始陆续发病了。
“抗病毒”是治疗首选
隆红艳说,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75%酒精和5%来苏不能将其灭活,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对紫外线和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以及56℃30分钟可以灭活病毒。病毒在4℃可存活1年,-20℃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也可长期存活。
从治疗来看,一般以中成药里的抗病毒药物治疗为主,这也是卫生部2010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里面认可的。但专家提醒,中成药不能作为校园预防性用药。有报道说,有些幼儿园会建议家长给宝宝喝点抗病毒药物来预防,这点不可取。从预防的角度来讲,应该是环境方面,注意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避免继发感染。
中医认为,手足口病是邪热之毒耗伤阴液,而且口咽部的疱疹影响患者的进食,所以在宝宝的恢复期,应该以阴伤脾虚为主,症见疱疹渐消,伴有身热渐退、口渴、纳差、舌红少津、脉细数。这时候的治疗宜健脾助运,生津养阴为主。可选用沙参麦冬汤、四君子汤等方剂作为恢复期调护方。
患儿口腔护理很重要
当患儿口唇、咽峡部发生疱疹时,疼痛拒食, 除上述内治方法外,尚可对患者疱疹采取外用药物进行局部治疗,而且局部外治更显得尤为重要。可用西瓜霜合冰硼散吹敷口腔患处,或珠黄散、锡类散涂搽口腔内患处;对手足疱疹可用金黄散或青黛散撒布患处,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隆红艳说,宝宝在家“隔离”过程中,尽可能给宝宝吃点消化的饮食,很多孩子伴有口腔疼痛,少吃刺激口腔黏膜的食物。一定要多喝水,辅助使用一些抗病毒及对症的药物。如果宝宝有低热(37.5℃~38.5℃)的情况,可考虑洗温水浴等物理降温。如果孩子体温高过38.5℃的话,应适当使用退热药。
手足口病的治疗,一定要及时和对症,如果发现孩子有呼吸系统方面的症状,也应该提高警惕,看是否是一个病毒感染,一般来讲,病情较轻的孩子,建议自行回家进行隔离、休息,直到热度、皮疹消退和水疱结痂,一般5-10天即可痊愈。
手足口病重在讲卫生
夏季湿热,各类传染病的发生比例在逐渐增加,提高宝宝抵抗力是关键,如果孩子出现发烧,精神萎靡,或腹痛吐泻,应该及时就医。另外,手足口病多与娃娃的抵抗力下降有关系,所以一定要对症治疗,科学预防。
隆红艳说,手足口病多半有口腔溃疡,因此在饮食上,应给患儿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温以偏温略凉为宜,不能过咸,以减少对口腔溃疡面的刺激,避免辛辣。对疼痛明显而拒食的患儿要适当给予静脉补液,进食前后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
预防手足口病,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在疾病高发期,饮食应清淡而富于营养,增强抵抗力。2.督促孩子养成饭前便后勤洗手、不喝生水、不食生冷和不净食物的习惯。3.将孩子的餐具、玩具等用品及时消毒。4.尽量避免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以防孩子与患儿密切接触。5.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防止因过度疲劳降低抵抗力。
在这里再介绍几种预防手足口病的中药处方:
1、黄芪15g,生薏苡仁、绿豆各10g,先煮黄芪去其液,然后加入薏苡仁、绿豆,煮粥食用。
2、生薏苡仁10g,金银花、大青叶各6g、绵茵陈15g,生甘草3g。水煎服,每日分两次服用,连续5-7天。具有健脾化湿的功效。以上为3-6岁的计量,三岁以内的婴幼儿服用减量,6岁以上可以增量。
3、金银花12g,板蓝根9g,白菊花、竹叶各6g。水煎服,每日1剂,少量频服,适用于平时健康的儿童。
4、黄芪12g,防风、炒白术各6g。水煎服。
【怎样让宝宝远离恼人的手足口病】相关文章:
上一篇:新妈看这里 宝宝哭闹不停9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