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听到不少家长说,孩子因为太爱玩影响了功课,要他学习好必须克服贪玩的坏习惯,言下之意,孩子的玩耍和学习经常会发生矛盾,两者不能兼而有之。当然孩子在复习功课和完成作业时,不能想到玩,不然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影响学习的效果。但是孩子的玩和学习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完全可以结合起来,玩可以促进孩子的学习和成才。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13岁考进中国科技大学,20岁赴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的周峰,他的父母常采用玩和学结合的方法教育孩子。小时候,家长用“说文解字”的方法教周峰识字,告诉他“林”和“森”是树木放在一起,“旦”是太阳(日)跃过了地平线,“安”是女子在家中最安全,“取”是在战场上战士用手(又)割下敌人的耳朵来请功……。这样,每天教10个字,孩子像听故事一样学习,觉得很有趣,结果用一年的时间,教了3千个常用字,完成小学6年的识字量。周峰好动好玩,父母又鼓励他在玩中多观察多思考,于是周峰用酒精醉蚂蚁,在泥墙上掏蜜峰,折卸收音机,在大橱里观察“小孔成像”现象。由于不断地探索和思考,他的数理化各门功课都学得十分出色,父母为了满足他的求知欲望,为他买了100多本科普读物。
无独有偶,北京有一对未满,14岁的孪生兄弟金石和金天,,1995年被北京航空大学双双录取,成为该年录取生中年龄最小的大学生。他俩的父母从小教孩子数字游戏,使孩子在3岁时就掌握了百万以下的数字进位和大小比较,接着用扑克教数字运算。父母还满足孩子的要求,让他俩发展各种兴趣爱好,6岁学中国象棋,8岁学国际象棋,9岁学围棋,小学三年级时,兄弟俩双获北京市三年级少年棋星证书。同时,兄弟俩学弹电子琴,学游泳、跳水……,有多种兴趣爱好。
·分析·
从上面两个实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的玩和学并不是一对矛盾,完全可以相互结合,相互补充,这就是“玩中学习”的方法,即让孩子在参加各种兴趣活动和游戏中,边玩边学习,寓教于玩,寓教于乐,学玩结合。
这种“玩中学习”的方法完全可以成为家庭学习辅导的一种有效的方法,而且特别适用子小学和学龄前的儿童。这个时期的孩子直觉形象思维占有优势,行为又易受到情绪的支配,而游戏活动具有直观形象性和趣味性,正满足了孩子的需要,于是他们特别喜欢,乐于参与。
玩不只是他们的生活内容,也是他们接触社会、学习社会、学习知识的重要形式,因此“玩中学习”是一种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较好形式,“玩中学习”方法的好处在于,充分调动孩子探索世界、认识未来的主动性积极性。因为孩子对玩有很大的兴趣,活动中完全处于主体地位,能充分地投入,积极地作出反应,这样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又很容易接受和掌握玩中所接触的知识和事物;
其次,在玩耍中,孩子和孩子、孩子与父母完全处于平等的地位,能与同伴、与父母充分地进行沟通和思想情感的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能学会社会的行为规范,学会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方法,可以为他们实现社会化奠定基础,如果父母能参与孩子的活动,在玩中还可以进一步密切亲子关系。
可是,要正确运用“玩中学习”的方法也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掌握不当,过分突出了玩,也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产生影响孩子学习的不良后果。
为了掌握好“玩中学习”法,家长必须把握四点:
其一,对孩子的玩耍加以引导,让孩子玩并不是放任自流,一定要给予必要的启发和引导。有条件父母可以直接参与孩子的活动,告诉孩子哪些活动是有意义的,告诉孩子在玩中应该学些什么,注意些什么,接受些什么,让孩子逐步认识到应该从事有目的的玩,而不是盲目的胡闹和捣蛋。
其二,家长对孩子的兴趣要进行分析和培养,孩子玩的兴趣有多种多样,一种是对各种活动都有兴趣,另一种是对某种活动喜欢。前者的兴趣尚未分化,有比较广砭的指向,缺乏选择性,容易改变,其变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活动的本身,所以是一种低层次的兴趣;后者的兴趣有一定的选择性,指向也比较明确。家长在分析儿童兴趣的种类后,有必要将他们的兴趣引向分化和集中,以利于逐步发展他们的个性和特长。
其三,家长在孩子玩时要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使他们的玩和学相结合,孩子玩到高兴时,也正是向他们传授知识的最佳时机,这个时机一定要抓住,因为这时孩子的大脑反应最灵敏,注意力最集中,对知识最容易理解和接受,这时安排适当的学习内容,对他们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都是有明显作用的。
其四,孩子在玩耍中难免要出一些差错,甚至同伴之间会发生争吵和不和,遇到此种情况,家长要耐心劝导,切不可训斥和打骂,不然会在孩子的记忆中留下阴影,影响他们的人格的健全发展。
【这样教孩子学习事半功倍!】相关文章:
★ 孩子要升一年级
上一篇:警惕家庭教育中的“坏苹果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