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精心呵护和培植幼儿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这将使幼儿永远保持探究和学习的热情,获得终身积极主动学习的动力机制。”因此,许多幼儿园都开展了“小种植”活动。但是,从活动开展的现状来看,不少“小种植”活动所涉及的植物种类相对单一,儿童参与照顾得也很少。这不仅忽视了儿童的亲身体验,更压抑了儿童对探索的热情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发展。我认为,我们不仅应该重视“小种植”区域活动对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应该创造一切可能创造的条件,为“小种植”区域活动的开展提供方便。
先举个例子,来说说我班的小朋友,是怎样在“小种植”活动中得到发展的。我班的“小种植”活动并没有把照顾对象限定在已经成形的植物,而是从一颗种子的发芽开始。小朋友洋洋在种植小麦的过程中,先将小麦种子泡在水里,每天换一次水。3天后,发现小麦发芽了,上面出了略带黄头的小白芽儿,下面出了两个小毛叉。他惊喜地告诉大家:“小麦发芽啦。”于是,我开始引导他观察小麦种子在不同条件的生长状态。在我的协助下,他将这些小麦分成了3份,一份放在泥土盆里,一份放在铺有棉花的盘上,还有一份放在纱布上。洋洋每天悉心换水,每隔几天就用自己的画笔记录小麦的成长。他发现,土里生长的小麦长势最旺,颜色最绿;根在水里的小麦长势最旺,叶子的长势细而无力,颜色发黄;而把棉花当棉床的小麦处于两者中间。我就引导他总结发现结果,并跟小朋友分享他的发现。在分享的过程中,洋洋像小老师一样耐心地跟小朋友讲解小麦嫩芽生长状态的不同,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了显著提高。据洋洋家长跟我们交流的信息,洋洋回到家里,又主动继续做起了小麦生长实验,他把刚发芽的小麦放在毛线上、纸上、布上、沙土上、锯末上。同时,在爸爸的协助下,洋洋还在网上了解了小麦生长的资料。就这样,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一步步培养起来了。我认为,幼儿的自主学习应该是一种动态的个性活动,而每一名幼儿都作为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参与学习过程的始终。从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小种植”的确是一项充满个性并表现幼儿个性的活动,因此,要善于利用“小种植”,帮幼儿在自主学习能力发展方面打下良好基础。那么,应该怎样创造条件,使“小种植”活动更好地开展,从而为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搭建平台呢?
第一,创设丰富的、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物质环境。摆植物的柜子尺寸要符合幼儿的身高,便于幼儿观察和照顾。植物种类要丰富,为幼儿自由选择提供便利。幼儿随时能够对“小种植”进行观察、照顾,通过充分调动视觉、触觉和思维,把对植物的观察、照顾,与已有的绘图经验相结合,用日记的形式去记录自己的观察所得。
第二,种子、植物的摆放要按一定规律呈现,还要将其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进行分类编号。把简单、适合低年龄幼儿选择和观察的植物放在最下面,摆放在柜子上、托盘里都要贴有相应的编号和植物名。便于幼儿自由选取和归放到位,有助于幼儿自理行为的养成。
第三,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还准备有棉花、蓬松棉以及海绵、布、酸奶盒、各种饮料瓶等废旧材料。如活动“玉米种子的发芽”,有的幼儿选择用布来当棉床,有的幼儿选用毛线来当棉床,有的幼儿用水果网来当棉床,有的幼儿用土来当棉床,还有的幼儿选择用海绵来当棉床。孩子能充分选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尽情地展示自我,从而其自主学习能力得以进一步发展。
现在正值春季,万物复苏,正是开展“小种植”活动的最佳时期。作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儿童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小种植”以独特的优势,与儿童的生活紧密相连。只要我们开展好“小种植”活动,并能够将活动内容延伸发展,一定能够激发儿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儿童自发学习的潜能,并促进儿童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让幼儿在小种植中学会自主】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