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份名为《一张表说明孩子毛病背后的家庭教育》的表格在网络疯传,其中列举了17种孩子的负面表现,引发了广大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深思。教育专家纪大海表示,表格虽不具有倾向性,但疯转却反映出家长对家庭教育看重。
表格中详细列举了17种孩子的表现,包括自卑、懦弱、喜欢暴力、不善良、不懂是非等。每种孩子的表现都对应一种家庭教育的情况。同时,表格还分了干涉型家庭教育结果、暴力型家庭教育结果、溺爱型家庭教育结果等多种家庭教育类型。网友“刘克敏ZZ”表示,家庭的影响将伴随一个人的一生,所以做一个好父母很重要。
“其实有很多教育方面的著作都强调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这份表只不过适当地罗列了出来。”著名教育专家纪大海认为,表格并不具备倾向性,不是说家庭中有苛求的家长就一定会让孩子出现自卑、懦弱的心理,“疯狂转载的背后,反映出家庭教育是大问题。”
案例
父母不和 让女儿性格变沉闷
“看着孩子闷闷不乐,心里非常着急。”昨日,市民唐女士向记者讲述了她的“无奈”。原来,她的女儿今年读初三,正处于花样年华,然而在孩子的脸上却难得看到笑容,大多时候拉长着一张脸,仿佛在用行动无声地宣泄自己的烦闷。
据唐女士介绍,她和丈夫长时间两地分居,女儿一直由自己照看,丈夫每年也就只能回家一次或两次,这造成家庭或多或少的有“残缺”。唐女士回忆称,有一次一家人好不容易在一起吃饭,因为一件小事而闹得不可开交,甚至大打出手,而这一切都被她女儿看在眼里,一个人偷偷在角落流泪。初中之后孩子的性格变化更加明显,不快乐整天板着脸,和同龄孩子形成了鲜明对比,“现在我们也在尝试改变自己,希望以后她的性格有所转变。”
孩子孤僻?家长应多陪陪孩子
天府新区万安小学教师张兴玉也给记者讲述了一个案例。“如今已毕业的小曾在刚转入学校时性格有些孤僻。”张老师说,“在发现孩子有这些负面情绪后,我们通过各种形式和家长沟通,向他们讲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从那之后,小曾的父母一下班就来接孩子下课,晚上一起吃饭、散步,睡前还给小曾讲小故事,一家人其乐融融,慢慢小曾变得越来越自信。如今,孩子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一所中学。
家庭教育讲科学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到孩子的未来发展。家长的责任是培养孩子成为适应社会的独立的人,然而近年来,许多家长对家庭教育的不重视、不科学,偏离了家庭教育的原始轨道,为孩子的成长帮了“倒”忙。如果说从更广的意义上认识学习,注重培养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效果会截然不同。陪孩子晚餐、融洽的家庭环境……其实,我们要做的很简单,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及成长环境,让“境教”滋养孩子成长。
大数据颠覆你的家庭教育常识
近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北京、黑龙江、江西和山东四省市2万名家长和2万名小学生进行了家庭教育状态调查,调查结果颠覆了以往家长们习以为常的常识。
1:学前班不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2:择校不能带来家长期待的效果
3:课外班与课外作业不能提升孩子的成绩
4:家人共进晚餐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5:会做家务的孩子学习更好
6:男孩成绩不好和父母有关
7:家庭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成人”
【孩子犯的错 都是家长惹的“祸”?】相关文章:
上一篇:幼儿园虐童案频发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