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自己的宝宝也到了即将上幼儿园的年龄了,在这个时候大家都很关心一些招生的信息,今天查字典幼儿教育网就给大家分享了2014年扬州市中小学(幼儿园)招生工作的意见,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各县(市、区)教育局,市开发区城乡管理局,市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科教文卫处,市生态科技新城社会事业局,市直各学校:
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工作的总体部署,根据 国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教基一〔2014〕1号)、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意见》(苏政发〔2012〕148号)、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苏教职〔2013〕9号)等文件精神,结合今年招生工作实际,现就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招生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关于幼儿园招生工作
1. 坚持属地招生、就近入园。各幼儿园原则上在所属县(市、区)范围内就近招生,按规定控制班额。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应优先招收本小区内小班适龄幼儿。企事业单位和机关部门设置的幼儿园,除招收本单位、本部门工作人员的子女外,有条件的要向社会开放招生。今年幼儿园小班入园年龄为3周岁(2011年8月31日前出生)。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幼儿园招生的计划管理和统筹协调,确保全市适龄幼儿入园率达98%以上。
2. 坚持依法招生、免试入园。各级各类幼儿园招生严禁组织任何形式的测试,不得将幼儿参加亲子园与入园招生挂钩。凡未登记注册或不具备举办幼儿园、托儿所基本条件的一律禁止招生。
3. 坚持规范收费、严守标准。各级各类幼儿园要严格执行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不得超标准收费,不得擅自增加收费项目。要按规定格式向家长和社会公示收费标准,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4. 坚持守法依规、推进残疾幼儿入园。各地特殊教育学校要积极做好3-6岁听力、语言障碍儿童入园招生工作。
二、关于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
1. 坚持分级属地管理。根据《义务教育法》关于义务教育“以县为主,属地管理”的规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区域内学校的实际条件,健全体现“科学、明晰、便利”要求的小学、初中招生制度,合理制定入学工作实施方案,规范招生入学行为,促进教育公平。要通过布局调整、试行九年一贯划片入学、集团化办学以及校长、教师合理轮岗交流等途径,标本兼治,多管齐下,规范办学,切实减少每一所热点公办学校的择校比例。
2. 坚持依法规范招生。公办学校坚持免试、免费划学区就近入学。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公办学校的分布、规模和本年度生源分布情况,按照“就近入学、连片成块、不留空白”的原则,科学制定各类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计划,合理确定各学校学区,保证学区生源数量与学校招生规模基本适应。个别学校有空余学额时,要采取公开报名和随机派位(如采取摇号等)的方式确定择校生的录取。
民办学校实行自主招生、免试入学,自主报名人数超过学校招生规模时,采取电脑摇号等多种方式录取。各民办学校不得以举行选拔性考试方式录取新生,不得以获奖证书为依据组织所谓“择优录取”,不得以举办“实验班”、“双语班”等各种名义进行招生,严禁按“奥数”成绩录取学生。各学校招生办法须按规定在招生前向社会公布。
新生入学编班程序必须公正合理、公开透明,保证平行班之间的学额数量、教师配备、教学条件公平均衡。严格控制办学规模和班额,提倡小班化教育。
3. 落实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 《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小升初试行学区制,即为每一所初中合理划定对口小学(单校划片);对于城市老城区暂时难以实行单校划片的,可按照初中新生招生数和小学毕业生基本相当的原则为多所初中划定同一招生范围(多校划片)。
4.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今年升入初一年级的学生,到2017年,全市各热点高中学校要将不少于70%的招生指标作为定向指标生分配到初中学校。热点学校的名单分别由市教育局和各县(市、区)教育局确定,其中省四星级高中应该确定为热点高中学校。
5. 坚持促进教育公平。积极做好特殊人员子女入学服务工作。根据省、市相关政策规定,对引进高层次人才、军烈属、军人子女以及对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子女给予入学照顾。
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市直学校要认真落实《关于推进教育民生工作的意见》(扬教发〔2014〕1号)精神,不让一个适龄儿童因贫失学。稳定并不断扩大宏志班招生规模,加大宏志班教育资金的投入,切实提高宏志班办学质态。
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外地来扬创业、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纳入招生计划,坚持公办学校接纳为主原则,确保每个适龄儿童少年有一个公办学位,确保外来人员子女100%入学。
6. 切实保证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今年小学一年级应招收2008年8月31日前出生的未入学儿童少年,确保小学入学率100%。严禁小学招收不足入学年龄的幼儿接受义务教育。
今年初一年级招生对象为年龄在15周岁以下(1999年9月1日以后出生)的应届小学毕业生。对年满15周岁、已接受义务教育9年以上的小学毕业生,原则上不再发给《义务教育学位通知卡》,对其中要求继续升学的学生,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提出书面申请后,可作为非义务教育学生试读。
扬州市区各小学新生报名时间统一为7月3日—6日。市区所有初中学校招生必须在市区小学毕业考试后进行,市区小学毕业考试时间为6月26日,市区初中招生时间为6月30日—7月5日。各县(市)义务段学校招生时间由各县(市)教育局自行确定。
7. 依法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权利。确保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8%以上。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要求在普通小学、初中随班就读的,应安排在施教区内学校就读,任何学校不得拒收。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到特殊教育学校入学的,应同时到施教区学校登记备案。
8. 规范学籍电子化管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利用全省中小学生(幼儿园)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组织实施小学、初中招生工作,提高学籍管理信息化水平,严格实行“一人一籍、籍随人走”,充分利用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为小升初学生登记、随机派位及遏制学生无序流动等提供基础性保障。各学校应当从学生入学之日起1个月内为其建立学籍,并逐步完善学籍的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
三、关于普通高中招生工作
1. 加强招生工作管理。今年全市继续实行统一网上中考阅卷,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工作由市教育局统一管理,县(市、区)教育局和市教育局分别组织实施。市教育局组织实施的普通高中(含职教“3+4”、“3+3”项目)采用网上填报志愿、网上录取与市场招生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办法另行通知)。
各地各学校必须加强高中招生计划的管理,严格执行招生计划,凡擅自突破招生计划的,将追究相关学校和负责人的责任。未纳入招生计划的招生无效,教育行政部门不予办理学籍。
2. 严格规范招生范围。公办普通高中学校坚持属地招生原则。除扬州中学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面向全市招生外,其他公办普通高中不得跨区域招生。
民办高中招生统一列入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民办高中可自主决定招生范围,可以提出跨省辖市招生的要求,招生范围及招生计划经市教育局审批后纳入全市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如需跨省辖市招生,须到生源地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并经批准后方可进行招生,录取手续由学校到生源地市级招生工作管理部门办理。民办学校跨省辖市招生时,要参照本市最低控制线分数在中考总分值中的占比,相应确定各有关市的控制线,所录取的学生中考成绩不得低于控制线。未经生源地省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民办学校一律不得到该省辖市招生,凡未经生源地省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而擅自招生,致使所招收学生不能按期办理学籍的,市教育局将取消该民办学校下一年度所有招生计划。
3. 严格执行“三限”政策。普通高中阶段学校录取择校生严格执行“三限” 政策,即限人数、分数、钱数。普通高中录取遵循“高分优先、尊重志愿”和“同校、同线、同费”的原则。
4. 强化会考成绩在录取中的作用。会考是中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生物、理化生(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为毕业会考科目。会考科目成绩均合格者方可报考三星及以上普通高中,有会考科目成绩不合格并要求升入省三星及以上普通高中就读的,市教育局一律不予办理普通高中学籍。
5. 坚持热点高中定向指标生招生办法。继续实行热点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定向分配办法,定向招生指标应不低于学校统招生计划数的50%,并按一定分配办法分配到初中学校。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当地招生实际确定热点普通高中,其中省四星级高中应该确定为热点普通高中。
6. 实行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线办法。市教育局根据各地中考情况以及“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招生计划大体相当”等原则,确定各地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线。任何普通高中都不得录取最低控制线下的学生,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为最低控制线下的学生建立学籍。
7. 执行优秀运动员升学特招政策。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各普通高中要根据《关于做好2014年全市普通高中招收优秀运动员工作的通知》(扬教办体〔2014〕2号)和《关于公布2014年广陵区、市直普通高级中学招收运动员计划的通知》(扬教办体〔2014〕5号)的要求,切实做好优秀运动员选招工作。
8. 落实高层次人才子女优先录取政策。根据《扬州市高层次人才子女就学保障实施办法(试行)(扬办发〔2013〕55号)文件要求,报考普通高中的,在中考成绩达到入学地普通高中最低录取分数线的情况下,实行优先录取。
9. 严格规范学籍电子化管理。按照全省高中学籍电子管理工作要求,实现中考系统与高中学籍管理系统的数据对接。市教育局将各地各校高中学校招生计划于6月份报省教育厅,根据招生计划建立学籍,超计划招收的学生将无法注册学籍,不符合高中学籍管理规定和本文件规定招收的学生一律不予注册。各县(市、区)教育局应于8月25日前完成普通高中招生工作,9月5日前报省学籍平台,9月30日前建立学籍。没有取得高中学籍的学生,不能作为在籍生参加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不能作为应届毕业生参加高考。
四、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
1. 保持职业教育适度规模。各地要根据市教育局、市发改委联合下达的全市2014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计划,加强对本地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计划的统筹管理,引导初中毕业生确定合理的升学意愿,坚持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与普通高中大体相当,防止因初中毕业生生源下降而导致职业教育规模滑坡。
2. 抓实招生关键环节。各地要加强职教招生过程监控,重视抓好招生过程中志愿填报、初中毕业生家长会等每一个关键环节。各职业学校要明确专人负责,充分利用每个关键时段做好招生咨询服务。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招生逐级日报旬报制度,在招生期间及时将招生情况上报市教育局。
3. 深化职教招生宣传。各地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进行深度宣传,大力宣传国家支持和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教的意见及国家有关崇尚技能、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政策措施;宣传职业教育的就业、升学优势,尤其是面向职业教育的对口单招、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中职与高等专科“3+3”分段培养及高等职业院校注册入学等升学政策;宣传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先进典型,形成主流舆论导向。各职业学校要通过校园网站向社会公布今年经批准的招生专业及专业教学计划,宣传优良的办学实绩,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4. 拓展职教招生渠道。各地各职业学校要面向往届初中毕业生、未升入普通高中毕业生、退役士兵、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等其他群体开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将参加中职学历教育的人数统一计入当地年度招生统计范围。要继续做好外省市生源基地稳固和拓展工作,采取多种合作办学形式,充分利用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吸引更多的外地学生来扬就读。要积极拓展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增加企业订单培养班招生数量,订单培养班要在教学计划制订、课程内容设置、师资聘请培养等方面进行实实在在的合作,零距离服务企业需求,确保各职业学校招收的企业订单培养班数量达70%以上。
5. 加大招生考核力度。市教育局将把职业教育招生任务完成情况、初中毕业生升入职业学校情况列入对各县(市、区)教育局、各职业学校年度工作综合考评范围,并与申报上级财政支持的各类创建项目挂钩。同时,把初中毕业生升入职业学校情况列为对市区各初中学校的考核内容,确保生源不流失。各地各学校要对在招生过程中表现积极、招生贡献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五、关于招生工作要求
1. 强化组织领导。各县(市、区)教育局要成立中小学(幼儿园)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一把手”负责制,强化对招生工作的领导,切实担负起执行招生纪律、维护招生秩序的职责,加强招生监督管理,严肃查处违法违规招生行为,确保执行招生政策不走样,确保招生工作有序进行。各招生学校(幼儿园)和生源学校要成立主要负责人牵头的相应招生工作班子,严格执行政策,精心规范操作,确保各项招生工作顺利进行。
2. 重视舆论引导。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及时向社会宣传国家、省、市制定的招生政策,特别是要加强对义务教育免费就近入学、严格控制择校生比例和普通高中严格执行“三限”政策的宣传,引导学生和家长理性、有序入学,减少盲目、非理性择校行为。生源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会、家校通、校讯通等渠道,将今年的招生政策宣传到每一位家长,全面阐述招生政策内容,特别是让小学六年级家长知晓就近入学的意义,充分宣传今年升入初一年级的学生在2017年中考时热点高中学校70%的招生指标将分配到初中学校,大幅提升热点高中指标生比例,大幅提高指标生录取率等政策的优势。
3. 加强过程管理。各地各校(幼儿园)要加强招生过程管理,坚决执行招生政策规定,切实按照程序和规定招生。要做好信息公开工作,增强招生工作的透明度,保障学生及其家长对各类学校招生的知情权,提高招生工作的公信力。各招生学校(幼儿园)要向社会公布招生电话,做好招生咨询工作。市教育局将统一向社会公布市教育局中招办、监察室电话,各地也要相应向社会公布上述电话。
4. 严明招生纪律。各学校(幼儿园)要严禁无序招生,要严格遵守既定的招生时段要求,任何学校(幼儿园)一律不得提前招生,不得发放预录取通知书,不得提前收费或预定生源,不得与学生签订协议或作出其它违反招生规定的许诺等。各学校(幼儿园)要严禁虚假宣传,在招生宣传中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不得发布虚假招生信息,不得诋毁其他学校(幼儿园),不得误导学生及其家长。各学校(幼儿园)要严禁侵害学生合法权益,不得组织教职工通过各种方式强拉生源,不得有意隐瞒、封锁招生信息,不得限制、强迫、包办考生选报志愿;各生源学校(幼儿园)的学生信息须由专人负责管理,任何学校(幼儿园)、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泄露或向外提供与招生相关的毕业年级学生个人信息(包括考试成绩、获奖情况等)。各学校(幼儿园)要严禁违规收费,禁止学校(幼儿园)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抬高收费标准,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必须严格执行“三限”规定。各学校(幼儿园)要严禁有偿招生,招生学校(幼儿园)不得以任何方式向生源学校进行有偿招生,生源学校(幼儿园)教师不得接受招生学校的有偿招生费用;严格规范工作人员行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和学校(幼儿园)领导、教师不得参加与招生、入学有关的吃请和请吃活动,不得收受学生家长的财物。
5. 规范择校操作。各地各校要严格执行招生工作纪律规定,建立以“信息公布、分类实施、备案管理、社会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操作流程,严格执行招生政策,规范学校招生行为,治理公办中小学违规招生及乱收费行为,提高治理水平,促进教育公平。要做好信息公布,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依据省市招生政策科学制定招生计划,制订好高中、初中和小学招生实施方案,为义务教育阶段各学校合理划定招生范围,为高中学校合理确定分档收费标准,并将相关信息向社会公布。要坚持分类实施,普通高中段和义务教育段分类实施,普通高中录取择校生严格执行“三限” 政策,并遵循“高分优先、尊重志愿”和“同校、同线、同费”的原则;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坚持“划区招生、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公办学校有空余学额时,应采取公开报名和随机派位(如采取摇号等)的方式确定录取择校学生。要加强备案管理,各地在招生工作结束后,由学校将择校生姓名(高中择校生的中考成绩、缴费金额)等详细信息汇总报教育主管部门备案;教育主管部门依据招生计划中各校的择校生人数审批学籍,凡违反规定招收的学生,不予建立学籍,不能作为在籍生参加各类考试和升学,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要强化社会监督,各地在招生前,要通过多种形式主动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让家长知晓,让群众监督,让社会支持;招生期间,要公开操作过程,邀请有关部门和各界代表参与,并建立监督举报平台,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6. 强化责任追究。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招生全过程的监督和检查,及时纠正、查处招生工作中的违规违纪行为,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确保所有环节操作规范刚性运行和效果延伸,坚决维护招生工作的严肃性,确保各类招生工作有序进行。对违反规定、扰乱秩序的学校(幼儿园)、单位和个人将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市、县(市、区)教育部门将各学校招生工作纳入年终考核内容。
7. 提高服务质量。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各招生学校要做好招生期间的服务工作,安排专人接受家长咨询。要实行首问负责制,积极主动帮助家长释疑解惑,提高招生服务质量,提高家长、社会对招生工作的满意度。
以上意见,各地要及时传达到所管辖的每所中小学(幼儿园),并认真贯彻执行。
【2014年扬州市中小学(幼儿园)招生工作的意见】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