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体育素质问题再次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体育大学校长杨桦,全国人大代表张淑琴、潘永兴,明星委员姚明、刘翔等都对青少年体育给予关注,并在此间展开热烈讨论。如何扭转青少年体质下降的颓势,成为全社会需要凝聚共识、合力解决的难题。
“改不起”的教育观念
杨桦两会期间表示,在现行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体育仍是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对学校体育重视程度不够,保障条件不力,开展效果不好,影响和制约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
据调查,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开课率不高,仅有42.7%的小学生和25%的初中生每周上3节体育课,73.5%的高中生每周上2节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可有可无,这与中央文件规定的“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目标相差甚远。此外,体育场地设施严重不足;各级学校体育师资力量在不同程度上短缺;体育课和体育锻炼的质量和效果也大打折扣。
福建省教育厅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尴尬处境和现行教育选拔机制密切相关。高考指挥棒如果能够有所变动,也许会给现在的教育理念带来一些改观。现行体制下,学校和家长最关注的依然是文化课和升学率。
福建师大附中体育教研组组长林宇彩表示,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只要没生病就是健康,高考之后上了大学再加强体育锻炼也来得及。殊不知,中小学是养成发掘孩子体育爱好和培养锻炼习惯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中体育锻炼的缺失是孩子一生的损失。
福州市钱塘小学六年级学生徐安森(化名)的父亲徐兆方认为,大多数家长没有意识到体育锻炼对孩子的重要性。家长要为孩子的长远利益和综合成长做全盘打算,不可以只是功利化地关注考试升学。
“伤不起”的安全隐忧
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受伤是学校和家长都不希望看到的,骨折、猝死、溺亡等极端意外事故更是家长不能接受的后果。无论体育课、体锻课,还是体育节、运动会,安全意识这根弦,学校和老师都不敢放松。
基层体育教学人士反映,安全意识的觉醒是全社会的进步,但对于安全问题的过度担心难免会让学校在组织体育活动时畏首畏尾。一些技巧性的器械训练不得不取消,一些耐力训练不敢加压,一些时尚的、有特色的体育项目不敢推广。
很多中小学校长都曾因学生受伤问题和家长打交道,甚至在理赔方面发生纠纷。“赔钱容易解决。”福建师大附中副校长温青说,“糟糕的是,自媒体时代,事故很容易被放大,对学校声誉会产生消极影响。”
林宇彩说,学校对运动受伤有一套应急方案,该怎么处理流程很清楚。“我们尽力避免受伤,但无法保证完全杜绝这种小概率事件。”
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李圣鑫建议,减少受伤隐忧对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首先要让更多的家长了解运动科学,懂得体育常识,要意识到运动受伤是客观存在,不可避免的;不经常运动的孩子偶尔运动才更容易受伤。
其次要引入社会保障制度,甚至更多的商业保险到校园运动领域。按照教育部门规定,学校目前都会给每位学生上“校方责任险”,但是保额不高,力度不大。家长也要更新观念,利用保险来保障孩子的体育运动。
“这样也会避免学校和家长的纠纷。比如车辆的交通强制险就可以让当事双方快速地解决事故问题。”李圣鑫举例说,“我们愿意一年给爱车上几千块钱的保险,为什么不肯给孩子多一些保障呢?”
“了不起”的社会力量
出于安全考虑,学校大多建立清校制度。学生如果放学后,周末和节假日期间参加体育活动就需要依靠更多社会组织的介入。专家认为,利用好课余时间加强体育锻炼是提高身体素质不可或缺的环节。
李圣鑫表示,引入社会力量可以有效补充学生在校园体育锻炼的不足。学校在保证必要的体育课时和教育部门规定的身体锻炼时间之外,能够发挥的空间不多。如果社区有足够的体育设施,社会上有其他的青少年体育运动俱乐部、爱好者协会、志愿者团队来引导学生和家长,把校外的时间利用好,学生的身体素质也会有显著提高。
福州三中金山中学校长连仁昌表示,如果学校和社会上的青少年特色体育社团良性互动,对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也有巨大推动作用。“发达国家很多高中以某项运动著称,近些年,我们也要把体育做成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氛围,对老师、学生、家长都会发挥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福建省体育局提供的最新资料显示,福建已经投入巨资在城区建设88个青少年校外体育中心,占地面积56.87万平方米;并在乡镇建设785个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场所。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课余时间体育锻炼场所严重不足的矛盾,改善了社区体育活动设施,为青少年提高身体素质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
福建省体育局青少年体育处负责人侯玉珠表示,这些校外体育活动中心目前也面临着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管理人员和经费不足、运营保障能力有待提升等发展困境,接下来会借鉴参考少年宫、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益机构的管理经验,加强与学校体育的衔接配合,为学生参加校外体育活动提供周到的服务,配合学校和家长,为孩子们健康优质的体魄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还孩子健康优质的体魄须社会合力】相关文章:
★ 儿慈会携手青蛙王子 联合30位企业家签名呼吁“六一半天假”
上一篇:学前教育应该纳入十二年义务教育
下一篇:沈阳解决入园难 明年新增学位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