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安全感是可能出现的对身体和心理的危险和风险的预感。它是一种感觉,一种心理,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自由的感觉。所谓的安全感,就是渴望稳定安全的心理需求。它是一种信念,一种相信,只要你信任这个世界,包括信任你自己,你便有了安全感。
查字典网小编认为安全感就像在生命的根基,根基打好了,孩子在面对挫折和挑战时更加自信。在孩子成长的路上,和谐的家庭,父母温暖的拥抱,真正的爱,高质量的陪伴,会给到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这份安全感,将伴随在他以后的生活里,即使坠入谷底,他也有能力自己爬起来,也有勇气微笑地面对这个世界。但是家长稍不注意,可能在细节上把安全感打破,可能就是一句话,一个行为,或者没有意识到严重性的夫妻关系等,但是在孩子心理都是一个个不安全的烙印。
今天查字典网小编带大家看北京师范大学名师钱志亮的查字典幼儿网查字典幼儿网分享,查字典网小编进行了内容的精华提炼,希望这份破坏孩子安全感的行为,一定能为家长提供专业、实用的育儿知识和理念。
1
让孩子有被抛弃的感觉
你再这样,我不要你了,这句话我相信很多父母都对孩子说过,它能非常快速地制服一个孩子,然而,带来的伤害也是无法估量的。
一个孩子最害怕爸爸妈妈对他说:我不要你了,他们常常因此变得胆小,害怕真的被父母抛弃,造成了长久的恐惧和压力。
这种最有效的绝招,本质是粗暴和冷漠,深深地伤害了孩子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小孩子是很难分辨大人是真话是假话,是气话还是实话,大人口中吓唬孩子的玩笑话,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攻击和伤害。想让孩子有安全感,就不要经常吓唬他。
2
希望他从来没存在过
有节目曾调查过父母生气时最常对孩子说的五句话,其中也有一条就是:我真后悔生了你。
诸如此类希望孩子从来没存在过的话语,很多都是一时气话,但是却让孩子不知所措。
孩子内心独白是:我的父母不爱我们,我在这个家里是不受欢迎的,一切都是因为我才变得这么糟糕的。他们开始会怀疑自己的存在,开始嫌弃否定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安全感瞬间崩塌,甚至会想尽办法证明自己的存在,讨好父母。
3
趁孩子不注意偷偷溜走
当孩子出现分离焦虑时,这种情况尤为常见,有的妈妈见不得孩子伤心,会趁着孩子不注意,偷偷溜走,不辞而别。比如,送孩子第一次入园的时候,爸爸妈妈们就会用这个办法。
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方法。这很容易让孩子以为他是被你抛弃的,有的孩子一天都处于惶惶不安,更加没有安全感,并且在第二天更害怕你突然消失。
面对和孩子分离,即使孩子大哭,也要主动告诉他:放学妈妈就在门口等你!鼓励孩子主动跟你说再见,再履行你的承诺,及时出现在他面前,次数多了,孩子就知道了你只是暂时离开。
4
夫妻关系不和谐
父母关系不和谐,孩子往往是最先感受到的。
前段时间,《少年说》里有个六年级的小男孩谈及爸妈吵架的事情。
有一次父母吵到兴头上还提到了离婚。离婚两字就像一把尖锐的刀,深深刺伤了孩子的心。
说完这些话,男孩已经泣不成声,他对父母说:如果我学习很好,习惯也很好,爸爸妈妈应该就不会吵架了吧。台下的父母羞愧难当。父母总是吵架,对孩子来说就是一场噩梦。
他们经常会担心父母随时会分开,自己随时会被抛弃,长期生活在紧张的气氛中,长期生活在父母关系不和谐的家庭里,孩子是很难有爱和安全感的。
5
不带孩子或者抚养人不稳定
认识一位妈妈因为工作原因,在儿子两岁时,把他送回乡下给老人带。分离后的一个多周,儿子突然看不到妈妈,每天哭到撕心裂肺。她与儿子分开一年后才把他接回身边,孩子吵着要奶奶,经常闹到半夜,性格也有点胆小,见人总是躲在大人身后。
这个孩子缺失的安全感,需要妈妈花双倍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弥补回来。其实,孩子3岁前,是建立安全感的关键时期,也是孩子建立依恋关系的关键期。如果这个时期,孩子越缺少父母的关爱,很容易变得胆小孤僻。孩子3岁前,再难也要尽量自己带孩子。
【破坏孩子安全感的5件事,北师大老师提示不要再做了】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