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熊孩子的话题永远也讲不完,今天查字典网小编和大家聊聊熊孩子的打人等暴力行为。
有一位网友写道:
老婆怀孕五六个月,晚饭后我们在小区散步,有个熊孩子抱着篮球,跑过来朝老婆的肚子上扔过来,我还没反应过来,老婆本能地拿手一挡,但还是砸中了。
老婆当时有点疼,就坐下了。幸好后来去医院检查没什么事。
和朋友在公园长椅上聊天,我突然被球砸到。看到一对双胞胎姐妹就朝我们跑来了。
本来也没多疼,就打算把球还给她俩,结果两个小孩一冲过来就开始踢我打我,让我把球还给她们。
孩子的妈妈就在不远处一脸温柔宠溺(黑人问号脸)地看着我们,丝毫没有要管的意思。
去年,我带5岁的女儿到广场上玩,玩累了她就坐在一个健身器材上,这时过来一个小男孩,上来就指着我女儿的位子说:我要玩!然后不由分说就照着头给了我女儿一巴掌!
面对这些行为,很多熊孩子的家长认为:孩子小,还不懂事,长大了就好。
真的是这样吗?
有一项研究发现:10岁左右爱发脾气的孩子,长大后多与同事关系紧张;8岁时有攻击性的孩子,成年后更容易在人际关系上出现问题,如夫妻不和、犯罪等。
可见,不是每个「年龄还小,不懂事」的孩子,在长大后,就会改掉打人这种恶习;相反,如果任由这种习惯发展,会对孩子的一生都产生不好的影响。
查字典网小编也经常收到宝妈担忧地问:我家孩子1岁半,很喜欢打人,我应该怎么办?
3岁前,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能让孩子慢慢改掉这个行为;
等孩子再大了,打人形成了习惯,再加以制止,孩子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不过0-3岁的孩子,打人的原因也不尽相同, 在不同的阶段,我们也需要采取不同的应对办法。
面对孩子打人
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
|| 1岁以前
1岁以前的孩子打人,往往都不是有意为之的。这些行为在他们的世界里只是一种游戏,他们只想知道小手小脚能干什么,是正常的发展过程。
查字典网小编记得有人查字典幼儿网查字典幼儿网分享了这样一段亲身经历:
有一次,两个堂妹来我家做客。小马达的小姑很喜欢他,没事就把脸凑过去跟他玩儿。冷不丁的,小马达突然打了小姑一巴掌。
小姑先是一惊,然后边拿着马达的小手亲,边笑嘻嘻地说:我对你这么好,你还打我呀?
马达姥姥就在旁边惊叹:看看,这个小子还会打人诶!
话未落音,小马达又打了小姑一巴掌,小姑愤愤不平:别光打我,去打大姑。
大姑是个高冷的妹子,和小姑的态度千差万别,小马达转身看看大姑,大姑挑了挑眉,假装威胁小马达:你打我试试?
小马达抬起手,落下去的时候轻轻地摸了摸大姑的手。见小马达如此反应,全家人都哈哈笑起来,说他人小鬼大,从小就会看人脸色。
事实上,这里每个人都做了错误的示范:
1、言行和表情不统一
小姑虽然语言上在阻止小马达的打人行为:我对你这么好,你还打我呀?,但是动作和表情却显得很高兴,不仅笑嘻嘻的,还亲小马达的手。
这会让小马达误以为,小姑喜欢这种打人行为。
所以,当遇到孩子打人时,我们不应该笑,而应该很严肃地跟孩子说:打人不对,我们不打人。
2、不能用任何方式支持孩子的打人行为
小马达第一次打人的时候,姥姥的语气显得很骄傲,有一种我外孙真出息的感觉。
马达接收到的信息就是:打人是一件让姥姥骄傲的事情。
小马达第二次打小姑时,小姑不是阻止,而是让他去打大姑。这会让马达误以为:打人是可以的,但不要盯着一个人打。
全家人哈哈大笑,觉得小马达看人脸色很聪明,表现出了很赞赏的意思。
这样可能会误导孩子:哦,原来我可以打好欺负的,不好欺负的不能打。
以上大人的这些反应,都无意支持了小马达的打人行为,如果不及时制止,他以后可能会越打越上瘾,养成习惯。
3、需要及时给孩子做正确的示范
小姑在小马达打人后,亲了亲他的小手,这本来是个正确表达友好的示范,但是小马达没有领会;
而大姑阻止小马达打人的方式,是以成人式的威胁为主,小马达能被唬住,但是可能会让他和大姑的距离越来越远。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拉拉马达的小手,认真地告诉他:你刚才是想和我玩对嘛?你喜欢我吗?那你可以这样抱抱我亲亲我。打人是不对的哦,这样我会痛,会伤心的。
最后鼓励他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喜欢:你现在喜欢我吗?那你来抱抱我好吗?
小年龄段的孩子,一两次示范是不能让他们完全学会的,可能还会出现类似的事情。
但是养育孩子没有捷径,这期间必然需要我们不厌其烦地示范和引导。
|| 1岁-3岁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有了自我意识,懂得你和我之间的区别。
他们打人不再是为了观察别人的反应,而是为了扫平自己生命中的障碍自我意识的建立:
这是我的玩具,打你!(保卫自己的所属)
你不给我玩,打你!(没满足自己的需求)
你不理我,打你!(想引起关注)
这个阶段的孩子的世界观就是:全世界都该以我为中心!
由于孩子的语言能力有限,还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需求,着急的时候就容易诉诸武力;
同时,他们也没办法很好地理解自己的行为和后果的关系。所以更加需要我们为他们做正确的示范和引导。
比如,现在有两个孩子在一起玩,我的孩子突然把另一个孩子打了。这时候我该怎么做?
1、首先要搞清楚孩子为什么打人
如果孩子没有生气,只是为了表达友好,但是下手过重,我们可以说:你是希望和XX一起玩吗?那你可以拉拉他的手。
给孩子做正确的示范,并让他重新表达友好。
如果孩子生气了,可以帮助孩子说出自己的情绪:你现在很生气吗?有多生气呢?有这么生气?(对小一点的孩子,我们也可以借助肢体动作帮他们表达生气的程度。)
如果孩子情绪已经失控了,可以先把他抱离现场,等他情绪平复下来,再帮助孩子梳理情绪。
帮助孩子认清自己的情绪,让他们慢慢明白自己行为背后的情绪是什么。只有明白了情绪,才能学会如何控制情绪。
2、要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等孩子的情绪平复之后,我们需要让他给被打的小朋友道歉。这个过程,不仅让孩子知道,自己做错了,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是在给孩子强化,应该如何表达友好。
3、如果孩子再次发生打人行为,要对孩子进行适当惩戒
我们可以对孩子说:如果你继续打人,我只能让你自己一个人去其他地方玩了。这是很清晰地和孩子表达:这种行为不对,如果你继续做,需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后果。
4、帮助孩子建立社交规则
想打招呼,要轻轻地挥手say hi!
被别人抢走玩具的时候,可以坚定地说:不行,是我的!
如果想玩别人的玩具,需要提前询问:我可以玩你的玩具吗?
在公共场合,还没有轮到自己时,要排队等待
当然,我们不能太高估孩子,这种引导我们可能需要在他们耳边不停地念念念,他才能慢慢地学会正确的自我表达和控制。
建议每个阶段给孩子设立一个小小的目标,比如他会主动道歉了,那么就给他一些鼓励。这样我们和孩子都能看到进步,会对改变更有信心。
5、营造一个非暴力的环境
避免孩子观看有暴力情节的动画片。
避免孩子玩暴力型游戏。
父母要起到表率作用,学会控制情绪。
尤其是最后一点,这比之前说的所有的都更重要永远不要低估言传身教的影响力。
在教育孩子如何控制情绪之前,大人首先应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做好情绪管理。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认为:
孩子天生有一种攻击的冲动,在婴儿期就已经具备;但是父母可以通过一些严格的要求和引导,可以让孩子的行为不那么野蛮,更具人性化。
所以说,打人是很多孩子发展的必经之路,父母也需要用一颗平常心来看待,不要过分焦虑;
而预防攻击行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宝宝幼儿期和学前期,给他提供稳定、安全的家庭生活,稳定的、充满爱的管教和全天候的照料。
孩子打人是一个必经的阶段,所以各位爸爸妈妈也不需要太着急,只要我们耐心引导,孩子一定可以戒掉这个坏习惯。
养育孩子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孩子不是一下子能成长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给予孩子更多的耐心,更多的接纳。
【面对孩子有打人等暴力行为,家长们可以这样引导纠正】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