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6-05-05 收藏 投稿
名字作为一种代号,最早是用来呼喊的。在没有文字的时代,名字只以口头语言的形式存在,因而音韵就极其重要。就字形来说,“名”这个字是用古代六种造字法之一的“会意”合成的,可以分解还原为“口”和“夕”,它的意思是:晚上(夕)看不见你,你看不见我,碰头时要用嘴巴(口)说出自己的名字来,相互才能知道对方是谁。这就要求名字的音节首先要响亮明白。除了这个基本要求之外,名字的声韵还应该富有音乐美,叫起来悦耳动听。
名字的声韵首先要响亮、清晰。响亮、清晰是指要能让人听得清楚明白,是对名字声韵的最起码要求。否则,名字的交往功能就不能实现或不能很好地实现。因此,取名的时候,就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声韵哑仄的字眼,搭配上也要避免造成这种效果。
名字的声韵是否清晰、响亮,不仅关系到人际交往,而且往往给人一种暗示,影响听者的心理。试想,一个声韵哑仄的名字和一个声韵响亮的名字给人的感觉如何呢?情形往往是这样的:读来哑仄、听来模糊的名字,会使人联想到名字的主人同样消沉、颓唐;无精打采,疲沓困顿,甚至让人联想到他身体瘦弱、个头矮小……相反,一个读来响亮、听来清晰的名字,会使人联想到名主目光炯炯有神,举止自信有力。性格刚毅,胸襟开阔,无论魁梧高大还是短小精悍,都是浑身充满朝气。已故主席的名字,最后一个字落在“东”上,声韵极其开阔,有力;阴平声调又使韵律平稳、悠长,富有很强的穿透力。使人联想到他的言行举止、音容笑貌以及伟人的性格、风采。有这么两个名字:杨天丽和张湘江。你读了以后,一定会觉得前一个顺口,而后一个拗口。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张湘江”这个名字,三个字的声调都一样,韵母也相同或相近,所以读起来既单调又拗口。看来,要让你取的名字叫起来琅琅上口,还得注意点语音学的问题。
我国历来有声韵之学,不仅写诗要讲究声韵,而且散文、对联等等,都要讲点抑扬顿挫,姓名自然也不例外。那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1.声调。一个名字叫起来是否顺口,声调的搭配是最重要的。一般来说,姓名的几个字最好不取同声调的。有人从北京地区抽取了988个人名,并对这些姓名的声调搭配情况作了一个统计。(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所选名字的格式均为“单姓+双名”)。根据用字的声调情况,把这些名字分成四类:第一类,三字同调,即“平调型”的,读起来感觉费力而单调;第二类是相邻两字同调(或前两字,或后两字),即部分抑扬型的,读起来感觉较好;第三类是一、二字同调;第四类是三字异调,而三、四两类都属于抑扬型。第三类虽然是两字同调,但不相邻,所以实际上形成了两个变化,效果和第四类相同。抑扬型的名字听起来起伏跌宕,读着也顺口。四类名字的统计结果如下:
┌─────────────────────────────┐
│ 类型 │ 三字同调│相邻两字同调│ 一、三字同调 三字异调│
├─────────────────────────────┤
│ 数量 │ 51 265 246 426 │
├─────────────────────────────┤
│ 百分比│ 5.2% 26.8% 68% │
└─────────────────────────────┘
由上表看出,三、四类即抑扬型的名字占了大多数,再加上第二类部分抑扬型,这三类名字就占了绝对优势,三字同调的名字只是极少数。这说明人们在取名时,遵从了声调变化的规律。
我们既然知道了姓名的声调规律,就可以在取名时有意避免三字同调,而安排声调不同的字。这里还应注意一点:如果你的姓是个复姓,而且复姓的两个字是同调的,比如东方、司空、淳于,那么你在给你的孩子取名时,若取单名,这一个单名用字就不要和姓氏字同调;若取双名,则双名的第一个字不要和姓氏字同调,像“东方闻樱”、“司空图”、“淳于髡”这样的名字,在声调搭配上都是较好的。
2.注意声母和韵母的配合。几个声母发音部位相同的字放在一起,读起来就有些费力;如果同时韵母也相同,费力就更大。“绕口令”就是根据这个道理编出来的。我们起名字,自然要力求好读,避免拗口,这就要注意不使所起的名字的几个字出现上述情况。下面,我们把应避免同时出现的声母列成表格,供大家参考。
【婴儿起名——讲究声韵的起名方法】相关文章:
上一篇:婴儿取名——婴儿起名的重要性
下一篇:宝宝起名——孩子取名姓名命理分析